央廣網北京3月31日消息(記者馬喆 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全面二孩政策從今年1月起正式實施,原有的晚婚晚育假同步取消。目前,全國已經有北京、上海、福建、山西等19個省區市陸續公布了各地新的婚假產假方案,其餘省市的有關條例也正在加緊修訂中。
從各地已經出臺的方案看,在取消晚婚晚育、規定延長生育假的大原則之下,山西省的婚假到達了30天,是19個省區市中最長的。而福建省則以產假180天,位列各地產假長度之首。更人性化的婚假產假,在多地受到歡迎。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廣西、山東、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山西、寧夏、四川、遼寧、河北、江蘇、青海等19個省區市陸續公布了各地修改後的本地區計生條例。其中的共同點是,各地都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明確了產假、婚假和配偶陪產假的天數。在婚假天數的調整過程中,很多省份把取消的晚婚假天數增加到了現在的婚假當中。比如,山西省原來晚婚假一個月,現在取消晚婚假,婚假變為30天。30天的婚假在已經公布的各地婚假中,時間是最長的。今年27歲的常先生是山西人,正在準備結婚,他覺得30天的婚假特別好。他說,「我覺得山西30天的婚假政策特別的好,像我們上班族,平常工作已經很忙了,平常休息都很少,現在30天的婚嫁,我覺得第一可以調節自己的身心,第二我可以和我老婆一起出去旅遊一下。」
目前,山西以30天的婚假天數暫時排名第一,位列第二位的是河北,新人可以享受18天的婚假,福建和青海則以15天的婚假並列第三。同時,天津、廣東、山東等地婚假仍然是3天,並沒有延長。在產假方面,各省都在國家規定的98天產假基礎上有所延長,其中福建以180天的產假位居首位。有網友發言稱,這樣可以安心把寶寶帶到六個月大了。已經懷孕七個月的準媽媽小李在福建莆田市龍橋街道計生辦辦理二孩生育登記,對於即將享受到比生一胎時多出整一倍時間的產假,她很高興。「自從二孩政策出臺以來,最關心的也就是產假的長短的問題,這次新政出臺以後,非常高興說能夠有長達180天的產假,感覺大家傾向於積極地爭取生二孩。」
記者梳理發現,各地產假天數大概分為五檔:福建最長是180天;其次是包括山東、安徽、山西等8個省份,產假是158天;再次是廣西的148天;第四位的是河北143天;最後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重慶等地,產假都是128天。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北京,北京的政策是,女性職工經所在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組織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1-3個月。照此計算,北京女職工產假在原來的128天外,可以進行彈性調節,最長可達7個月。對於產假的延長,今天24歲、正在談戀愛的任女士覺得很人性化,「多加了一個60天的產假,我覺得這個也比較好,因為有這段時間,對於女生來說可以更好的去照顧孩子,然後去更好的調養自己,讓自己有一個全新的狀態去投入工作,這樣是比較人性化的。」
更人性化的地方,還體現在對特殊情況孕產婦的關愛上。安徽省衛計委巡視員楊武介紹,在安徽,生育一胎或二胎,產婦的產假是158天。而難產、剖腹產等特殊情形將按規定增加產假天數。
楊武指出,「不光是兩個孩子,你只要符合政策生育的孩子都享受延長產假60天。這在其他省的條例修正案來看,安徽的60天相應來講長一些,不少省是30天。」
同時,這次各地還明確了男性配偶陪產假的天數,其中,廣西和寧夏的政策最給力,能達到25天。而在其他各省中,最短的陪產假也有7天,一般省份普遍是在15天左右。市民林先生高興地說,「這次陪產假有15天,對於我們這些丈夫來說確實是很好的一個消息,也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決定。」
此前,一些新婚夫婦和孕產婦在休婚假、產假期間,最擔心的是工資待遇和晉升前途的問題。在上海的政策中,對休婚假、產假,以及配偶陪產假的工資進行了明確。上海市衛計委主任鄔驚雷介紹,增加的婚假,享受婚假同等待遇,由用人單位承擔。生育假期間享受產假同等待遇,資金渠道保持不變,即從生育保險基金支出。如果生育保險基金出現缺口,由市級財政按規定程序進行彌補。配偶陪產假期間的工資,按照本人正常出勤應給的工資發起,由用人單位承擔。
為什麼各地的婚假、產假天數在國家規定天數的基礎上,有所差異?這主要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生育假如何延長的權力交由各地。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不同省份具體實施辦法。此外,延長,產假、陪護假的天數,對於產婦恢復、嬰兒成長,都有科學益處。福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池慧娟表示,產假增加,即增加母親跟嬰兒接觸的時間,這個對於增進母嬰親子的感情肯定有幫助。另外, 能夠增加按需哺乳的時間,這對小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是很有好處的。丈夫陪產假增加,對產婦的精神方面、對嬰兒撫育方面,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