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秋:山東科技大學最年輕校長,頂住重壓建設並搬遷到青島校區

2020-08-30 逆流時代

山東最年輕的省屬高校校長

王春秋1962年出生於山東臨朐,自小便成績優異。1978年恢復高考後,時年16歲的王春秋參加高考,並考入山東科技大學的前身山東礦業學院採礦工程系。大學畢業後,由於成績優異,繼續在學校攻讀碩士學位。23歲的王春秋在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開啟了他科研和教育的事業。

王春秋教授

由於王春秋從事的是採礦專業,在這個領域做研究,不僅工作強度高,而且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王春秋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做起研究來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勁頭。二十歲出頭的王春秋沒有節假日和周末,他冒著頭頂隆隆的響聲出現在兗州、山西、邯鄲和開灤等大小煤礦。冒險採集數據,為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正是在這種踏踏實實做研究的基礎上,王春秋的研究很快開花結果,他主持開發的產品也逐漸應用在各大煤礦中。參加工作5年,28歲的王春秋被授予「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標兵」稱號,30歲被授予政府特殊津貼。

王春秋教授

學術做的好的同時,王春秋也受到了學校的重用。1994年,時年32歲的王春秋被任命為礦壓研究所所長,並於次年被破格評聘為教授,是山東礦業學院最年輕的教授之一。1996年,34歲的王春秋再被重用,被山東省任命為山東礦業學院副院長。

這就要求,王春秋需要從科研教學崗位向高校管理崗位上進行轉變。善於學習,善於解決問題的王春秋沒有辜負上級對他的信任。他擔任礦業學院副院長期間,分管學校的科研工作。在這段時間,學校每年都超額完成科研工作,科技成果獲獎數量大幅度提升,更是實現了國家級科技獎勵的突破。

山東科技大學

1999年,37歲的王春秋被任命為山東礦業學院院長,是山東省屬高校最年輕的校長。

合併重組山東科技大學,籌建青島校區

世紀之交的我國高校面臨著大學生擴招,更名改制等具有重要轉折意義的重大機會。彼時地處泰安的山東礦業學院也面臨著更名和建立新校區的歷史機遇。一開始,山東礦業學院想更名為山東理工大學,但遭到了山東工業大學的強烈反對,因此不得以放棄。

王春秋甫一上任,便積極推動了山東礦業學院和同處泰安的山東煤炭教育學院的合併,並將合併重組後的山東礦業學院正式定名為山東科技大學。2001年,又主導了將山東財政學院併入山東科技大學,完善了山東科技大學的學科結構。

泰安

隨著高校的擴招,山東科技大學在泰安的校區僅有750餘畝,顯然已經不適應學校的發展現狀。因此,擴建新校區成為山東科技大學亟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但是當時的泰安擁有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泰山醫學院和泰山學院四所本科高校,僧多粥少,建立新校區在泰安困難重重。

而山東科技大學的前身山東礦業學院起源於省會濟南,因此重返濟南辦學對山科來說也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選擇。但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山東科技大學最終放棄了在省會繼續發展的準備。

濟南

正在此時,省內的經濟龍頭青島相繼向山東工程學院、萊陽農學院和山東科技大學等省內優質教育資源拋來了橄欖枝。於是,山東科技大學最終選擇了赴青島建設新校區。但即使是青島熱心邀請山東科技大學赴青辦學,新校區的地址也是一改再改。據說現浦項鋼鐵的用地就是山科一開始看好的地段,後來無奈搬到現在的位置,與其他高校的位置相對較遠。

但在青島校區有條不紊推進之際,遭到了泰安市的強烈反對,當時的山科管理團隊頂住了很大的壓力。堅持在2002年就將一部分學生搬遷到了青島校區,據說還有老生搬到青島後又搬回泰安的事情。

黃島

但最後,山東科技大學青島校區木已成舟。到2007年,學校將註冊地由泰安更改為了青島,山東科技大學也正式由駐泰安高校成為駐青高校。可以說,今天的山東科技大學能穩居山東省屬高校第一梯隊,與當時山東科技大學頂住壓力,建設並將辦學主體搬遷至青島校區是分不開的。

後序

2011年底,王春秋又被任命為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三年後調任山東省科協。在離開山東科技大學領導崗位後,山東對其在山科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高校擔任領導職務,組織領導能力比較強,專業水平較高,科研能力較強,在山東科技大學工作期間,圍繞建設高水平科技大學這一目標,努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科發展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產出效益,各方面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高。

王春秋校長在閱兵儀式上


您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評論!

如果喜歡,請關注本頭條號,帶給您精彩的高校歷史及發展研究現狀深度分析!

相關焦點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
  • 山東大學真的要搬到青島去麼?為什麼?
    原則上2018屆畢業生視實際需要可不搬遷到青島校區,具體方案由各學院制訂。其他年級按學校統一安排搬遷。針對濟南、青島兩校區實際,從方便學生、有利工作的角度,搬遷採取集中統一搬遷為主,行李和人員分批到位的方式,即學校統一組織並承擔學生行李搬運,搬遷學生在規定註冊報到時間自行到青島校區報到。
  • 展望2020丨這些大學將落地山東!渤海科技大學、央美青島校區、康復...
    渤海科技大學2025年前完成建設 可容納6600名在校生渤海科技大學是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項目中的一個版塊。在早前的2019年濱州市「雙招雙引」現場觀摩會·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觀摩現場,提到了渤海科技大學計劃引入國科大教育資源,計劃2025年前完成建設並對外招生。據了解,籌建的渤海科技大學可容納6600名在校生。
  • 山東科技大學為什麼要搬到青島?
    山東科技大學簡介及校址影響因素山東科技大學,以前的山東礦院,可以說歷史悠久,為國家教育和工業、科技發展輸送了很多人才,在山東的知名度也很高。共分為青島、濟南、泰安三個校區。辦學主體在2004年遷往青島經濟開發區。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山東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王霄凌,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黃島區區委副書記楊玉飛,青島中德生態園黨組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張建國,青島中德生態園管委副巡視員劉雯,帕德博恩大學常務校務副總理佩爾茨,帕德博恩大學理事、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協調人克萊納-布寧,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負責人布萊姆澤,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黨委副書記李慶領,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董事長萬鵬遠
  • 韓國又石大學代表團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人民網青島9月17日電 (宋學春 田靜)應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的邀請,韓國又石大學校長羅鍾一率代表團於9月14日至15日對山東科技大學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
  •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二期,安排!
    2021年,我市將印發《青島市「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青島市教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研究制訂新一輪教育綜合改革方案,積極推動膠東五市教育教學交流
  • 中國科協主席與山東大學生見面會在青島舉辦
    8月15日上午,以「青年·科技·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科協主席與山東大學生見面會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逸夫科技館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與來自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的50餘名青年學子代表進行了面對面交流,15萬人次通過線上平臺同步觀看。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青科大形成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
    3月28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開工建設,成為青島科技大學繼四方、嶗山、高密、濟南校區後的第五個校區,標誌著青島科技大學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正式形成。  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指出,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中國速度+德國質量」的有效途徑,是學校以中德科技學院為平臺、進一步拓展合作方向與合作領域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 青島高教實力怎麼樣?聊一聊青島高校建設的現狀與前景
    ,在1958年,山東大學搬去了濟南,而山東其他省屬高校的建設也都向濟南傾斜,青島的高等教育水平隨之下降。首先是在2002年,青島海洋大學升級為中國海洋大學,並首批進入「985工程」序列;緊接著在2004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搬遷青島;然後在2016年,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成立。這一系列動作使得青島高校建設的整體水平大幅提升。
  • 青島理工大學新校區建設完成,美爆了
    青島理工大學作為山東建築類院校的代表,近年來為山東建築業培養了大批合格人才。2016年,青島理工大學和青島西海岸新區籤署協議,將共建嘉陵江路校區,2020年6月底前長江路校區所有學院搬遷至嘉陵江路校區,同時,市北區撫順路校區也將搬遷至嘉陵江路校區。近日,嘉陵江路校區建設基本完成,我們先睹為快吧。
  • 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簡介
    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簡介 2019-08-01 14:32:01| 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 高密校區作為青島科技大學五個校區之一,以「環境優美、設施完備、校風樸實、質量立校、產教融合、校地一家、奮發有為、萬人大學」為目標,已迅速發展成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和山東省校市合作異地辦學典範
  • 青島科技大學校區增至5個 青理工主校區2020年搬家(圖)
    駐青高校陸續開學,新生也很快就要到學校報到。 8月23日,記者採訪了解到,青島科技大學今年將啟用中德校區,同時迎來首批1049名學生,並形成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青島理工大學今年將會有4個學院遷入嘉陵江路新校區,而明年市北校區兩個學院也將搬入新校區。  青科大校區增至5個  8月23日,記者從青島科技大學了解到,學校位於西海岸新區的中德校區正式啟用的同時,將會迎來首批1049名本、專科生入駐,同時該校校區也從原先的4個增加到了5個,分別是四方、嶗山、中德、高密、濟南校區。
  • 山東科技大學,來了!
    山科近來的進步有目共睹,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山東科技大學共有12個學科上榜,其中礦業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兩個學科位列世界百強。USNews2020世界大學排行榜,山東科技大學位列中國大陸81名,世界排名925名。今年8月,軟科正式發布「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山東科技大學首次入圍全球500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所大學。
  • 相愛相殺的淄博和山東理工大學——當年的青島校區怎麼涼了?
    世紀之初的山東工程學院(今天的山東理工大學)在張福信書記的帶領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名改制,成為全國少有的農轉非院校;又從全國重點大學搶來姚福生院士擔任校長;並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提出「推倒四面牆,迎來八面風」的辦學口號,不拘一格用人才,引進海內外名校博士博士後百餘人。
  • 這些年山東省進步最快的高校--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原為山東礦業學院,建校於1951年,是一所山東省屬重點高校。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山東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炭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山東科技大學。 組建之後,山東科技大學頂著壓力,2001年,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了新校區,當時還稱創業基地。2004年,學校辦學主體從泰安搬遷至青島校區學校。 這些年來,學校勵精圖治,專注發展。
  • 山東省內知名高校,青島科技大學和山東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和山東理工大學兩所學校在山東省內知名度都比較高,畢竟兩所學校相對山東省內眾多「雙非」高校而言,實力都比較強所致。兩所高校都是公辦高校,而且都建立了本、碩、博三級教研體系,而且同為工科起家的高校,整體質量比較高。
  • 佔地3211畝,青島大學膠州校區建設傳來好消息!山東的學子有福了
    近日傳來好消息,困擾青島大學膠州校區建設的用地問題在審批方面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佔地3211畝。青島大學基本情況青島大學是省屬重點綜合大學,是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其前身可以追溯至1909年創建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這樣算的話至今已有111年的歷史。青島大學的另一前身是1924年的私立青島大學。
  • 【重點報導】平度校區: 青島農業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2012年,學校被確立為「山東特色名校工程」首批立項重點建設大學,「應用型大學」辦學特色更加彰顯。同年,學校在青島膠州市膠萊鎮建成膠州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為師生教學、科研和實踐建設了試驗實訓基地;2016年,面向「經略海洋」戰略,位於青島即墨區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的青島農業大學藍谷校區項目正式籤約,為學校開展海洋生物研究、發展一流水產學科鋪就道路;同年11月,青島農業大學平度校區奠基,學校辦學空間進一步拓展,總佔地面積達522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110餘萬平方米。
  •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帶隊調研網安基地校區建設
    9月14日,校長李元元、校黨委副書記馬建輝、副校長梁茜帶隊前往國家網安基地,與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東西湖區委書記楊澤發一起調研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基地校區投入使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