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春耕時。農諺說,「種子不好,豐收難保。種子不純,坑死活人」。種子是一年收成的保證,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這種坑人的事偏偏就有人做。
不久前,有知情人透露,在河南新鄉的馬井工業園區,有一個生產假種子的窩點。記者在這個窩點的倉庫門前觀察到,一些車輛正在裝運貨物,裝袋上標著:「鑫碩豐玉米種子」的字樣。這些貨要運往何處呢?
這輛滿載種子的車七拐八拐,最終轉到了鄭州市順天物流市場。記者通過中國種業信息網進行查詢,並未發現鑫碩豐種業有限公司的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記錄。由此可以判斷,知情人所提供的信息很可能是真實的。接到知情人的電話後,當地農業、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行動,在這裡查獲大量包裝好的種子,有「鑫碩豐1號」、「鑫碩豐3358」等品種,外包裝上還印著「農業部重點推廣」的字樣。經查證,這是一家生產和銷售假種子的窩點。隨後,執法人員又在附近查到兩個窩點,現場有大量包裝為「隆平206」、「良玉88」、「先玉335」等品名的種子。
這一天,執法人員在這3個窩點查獲的種子共計30個品種,涉案金額近千萬元。目前,相關涉案人員已被公安機關拘留。執法人員對其進行了查封,並提取30個樣品送到北京農林科學院做技術鑑定。
農業部種子管理局副巡視員吳曉玲告訴記者,河南新鄉這個案件主要是套牌和侵權,第三種形式就是隨便起一個品種名稱,不是經過審定的。
種子套牌和制假售假行為就是掛羊頭賣狗肉,農民種植假種子會造成糧食減產,由於包裝袋上的廠家地址和聯繫人是虛假信息,農民出現損失,就找不到責任人,無法索賠。不僅如此,套牌侵權種子,侵犯智慧財產權,使育種單位得不到應有的回報,破壞了種業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這種現象如果任其蔓延,將損害農民利益,危害國家糧食安全。
從去年11月份開始,農業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開展種子打假行動,這是近年來,執法力度最大、覆蓋範圍最廣、處罰措施最為嚴厲的一次專項整治行動。五個月來,全國共查處假冒偽劣套牌種子案件2700起,移送執法機關查處的案件8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人,專項整治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對於製售假冒偽劣種子的不法行為,農業部門下一步將繼續重點抓生產、抓市場,打擊無證生產,私繁濫制,嚴懲犯罪嫌疑人。只有嚴厲監管,落實措施,才能「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擔糧。」
《焦點訪談》 20140416 查處假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