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歲成詩是冬郎
1654年,廣源寺裡寒意料峭。
清廷重臣納蘭明珠,帶著身懷六甲的夫人前來拜佛求子。
納蘭明珠:大師,我老婆肚子裡的是男孩女孩?
大師很肯定地告訴他:會是一個男孩。
納蘭明珠大喜,又問:求大師給我兒賜個名字。
只見大師捋了捋泛白的鬍鬚,說到:《易經》有雲,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這孩子就叫成德吧。
幾個月之後,即1655年臘月十二這一天。
室外寒風凜冽,明珠府內卻一片喜悅,因為大師預言的那位男孩——納蘭成德出生了。
生在冬天,又是男兒郎,父母給他起了一個乳名:冬郎。
這位冬郎,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男豬腳——
「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字容若,也叫納蘭容若。
在我看來,「冬郎」這個乳名沒那麼簡單。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納蘭冬郎出生800多年前的晚唐。
一天,北漂青年李商隱離開京城,好基友韓瞻在家炒幾個小菜給他餞行。
三杯兩盞過後,韓瞻的兒子韓偓(wò)突然上前搶戲。
「姨夫,我即興賦詩一首,給您送行。」
李商隱驚呆了,這孩子才十歲啊,就會吟詩?
不料說罷,韓偓真的七步成詩,神童之才讓人驚呆!
離別後,李商隱對這孩子念念不忘,先後寫了兩首詩作為回謝,力贊韓偓的才華。
這兩首詩有一個名字,《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
韓冬郎,就是神童韓偓,冬郎是他的乳名。
所以說,納蘭明珠在給納蘭性德取「冬郎」這個小名的時候,或許已經把兒子當作神童了。
若是這樣,他老人家確實慧眼,因為納蘭冬郎的第一首詩,也是在十歲寫的。
康熙登基後的第三年,元宵那晚發生了月蝕。
剛滿十歲的納蘭冬郎看著月亮,看著看著靈感就來了,寫下了一首《上元月蝕》:
夾道香塵擁狹斜,金波無影暗千家。
姮娥應是羞分鏡,故倩輕雲掩素華。
在玩泥巴的年紀,他就已經寫出這樣的詠月佳篇。
果然乳名叫冬郎的,都不簡單。
2
一個是美玉無瑕
神童納蘭冬郎,官二代出身,從小含著金鑰匙長大。
他老爸納蘭明珠,是康熙身邊的重臣。
看過《康熙王朝》的人應該記得,他就是那位每天和索額圖、李光地相互掐架的明珠。
康熙在位60餘年,主要政績裡基本上都有明珠的參與。
納蘭家多有錢,納蘭容若又有多帥?我們可從《紅樓夢》中略見一斑。
當初,和坤給乾隆呈上曹雪芹新鮮出爐的神作《紅樓夢》。
乾隆讀完《紅樓夢》,八卦了句:這不就是納蘭明珠家的事嗎?
天子首開一家之言,一句話把明珠府和大觀園聯繫起來,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是納蘭性德的摯友,他眼中的納蘭是「貌姣好」。
容貌姣好,大概是古代形容美男子的極高檔次了。
豪門,多金,人帥,有才,靈魂還特別有趣,滿足了一個女子對心儀男子的全部想像。
若放在今天,他也是妥妥的富二代、高富帥。
今天的無數文藝青年,即使不知道他長什麼樣,也要強行腦補:
理想中的白馬王子,就應該是鍾漢良,噢不,就應該是納蘭這般模樣。
此處應有配圖。
《康熙秘史》裡的納蘭容若
一些富二代給人的印象就是紈絝子弟,花花公子。
但納蘭跟一般繡花枕頭似的官二代不同,全靠自己的真本事。
他17歲進入大學,18歲成為貢士,19歲開始編錄《祿水亭雜識》,一炮打響。
這個祿水亭,就是明珠府的後花園。
不僅文化課科科A+,他還把武功和騎射修習得精湛。
22歲,納蘭穩穩考中進士。
康熙見他文武雙全,直接讓他連跳三級,成為皇帝的貼身保鏢。
想當初,納蘭明珠從一個蝦兵蟹將,逆襲成為皇帝身邊的大紅人。
納蘭性德比他爹有才,起點也比老爹高,按理說前途將不可限量。
可偏偏這位文藝青年對權勢根本不上心,醉心於詩書琴畫,調風弄月,絕對的痴情種子。
3
一生一代一雙人
和賈寶玉一樣,納蘭容若也有個美若天仙的表妹,雪梅。
兩人青梅竹馬,情竇初開,玩過家家都以娘子和相公相稱。
女大十八變,18歲的雪梅,出水芙蓉,天生麗質。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表妹,冬郎好逑。
他們在同一個書房讀書,一天,太陽都曬屁股了,還沒見到表妹來晨讀。
納蘭急了,跑到表妹的閨房,丫竟然還在擦粉底。
看著對鏡梳妝的表妹,納蘭文思泉湧,一首《眼兒媚·詠梅》,獻給我們的一號女神:
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進東牆。
冰肌玉骨天付與,兼付與悽涼,可憐遙夜,冷煙如月,疏影橫窗。
表面上是詠梅,其實是在詠表妹雪梅。
梅花的清氣和姿態是上天的恩賜,你也是上天對賜給我的寶貝啊。
幾句土味情話,就把表妹的芳心撩得不要不要的。
理想中的愛情:青梅竹馬,伉儷情深,白頭偕老。
但現實是殘酷的,跟納蘭搶女人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領導,康熙。
按當時的規定,13歲到15歲的花季少女要參加選秀,落選後才能婚嫁自由。
以雪梅這樣的身世和才貌,不出意料被選中了。
納蘭聽到消息後,寒疾又犯了,大病不起。
相親相愛的一對璧人,被上級領導挖了牆腳,納蘭能不氣嗎?
拖著病體,他寫下了這首《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表妹啊表妹,我們終究是錯過了。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一入後宮深似海,從此冬郎是故人。
表妹在深宮中過得好不好,咱不懂,咱也不敢問啊。
畢竟他只是個御用保鏢,敢跟天子搶女人,找死不成?
不只是屌絲,原來高富帥的愛情也這麼傷……
4
一往情深深幾許
失去表妹後,納蘭的詩詞中就泛著憂鬱的暗光。
明珠見兒子飽受失戀之苦,就自作主張給他包辦了一場婚姻。
20歲,納蘭性德迎娶第一任妻子盧氏,名字無法考證,我們姑且叫她小盧吧。
這個小盧來頭可不小,她是兩廣最高長官盧興祖的千金。
很明顯,這是一場上流社會的政治聯姻,傳宗接代,無關愛情,爹媽開心就好。
但納蘭沒想到的是,小盧遠比自己想像的要有趣。
琴瑟和鳴、一唱一和的夫妻生活,讓納蘭很快從表妹的陰霾中走出來。
在小盧的鼓勵下,納蘭用三年時間,編著了1800多卷的《通志堂經解》。
通志堂,就是明珠府書房的名字。
此書一出,立馬在學術圈引發熱議,甚至驚動了康熙。
納蘭二炮成功打響,哦也!
只可惜幸福總是很短暫,悲傷總是太綿長。
婚後三年,小盧在難產中不幸去世……
剛剛走出抑鬱的納蘭,很快又陷入更漫長的憂傷中。
1677年,北京城郊雙林寺。
一臉鬍渣的楞伽山人法師,守著一副靈柩,念著一部《楞伽經》。
念及往昔,塵緣未了的法師在悲戚中寫下這首悼亡詞:
心灰盡,有發未全僧。
風雨消磨生死別,似曾相識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搖落後,清吹那堪聽。
淅瀝暗飄金井葉,乍聞風定又鐘聲,薄福薦傾城。
——《憶江南·宿雙林禪院有感》
這位法師,便是納蘭容若。
他在雙林寺給亡妻小盧守靈,一守便是一年,自號楞伽山人。
自那以後,納蘭容若的悼亡詞一首接著一首,根本停不下來。
5
當時只道是尋常
幾百年過後,我們仍能從這些悼亡詞中,感受到一個男子的款款深情。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要理解納蘭這首《蝶戀花》,得先從《世說新語》的一個故事講起:
一個叫荀粲的人,他的妻子高燒不退。為給愛人降溫,他脫光衣服站在紛飛大雪中,讓身體冰凍後再回屋給她降溫。
如果可以,我願意像荀粲一樣,用皮肉之苦換你歲月靜好。
在你墳前哭乾眼淚也不能釋懷,不如和你的亡魂化作蝴蝶,比翼雙飛。
小盧去世那年的重陽前夕,納蘭夢見她跟自己說了很多話,夢醒後在悵然中寫下:
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節選《沁園春·瞬息浮生》
美好的夢境總是短暫,夢醒後,我哭得像一個孩子。
小盧去世二周年,納蘭再次和她夢中相會:
乍偎人一閃燈花墮,卻對著琉璃火。
——節選《尋芳草·蕭寺記夢》
剛才你還依偎在我懷裡,夢中驚醒,對著我卻只有這寺廟裡的寂寞燈火。
小盧去世三周年,納蘭寫下: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
——節選《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如果我的書信能寄到黃泉該多好啊。
這樣,我就可以知道你這三年過得怎麼樣,孤單時有誰陪在你身旁。
小盧去世多年後,納蘭在遺像上題詞,寫下: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節選《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在我老去之前想給她畫一幅畫,以便日後留給念想。
可是呢,剛提起畫筆,淚水已經模糊了雙眼。
在納蘭的眾多悼亡詞中,最是偏愛這首《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賭書消得潑茶香」,納蘭借趙明誠和李清照的典故,懷念他和小盧的生活點滴。
「當時只道是尋常」,簡簡單單七個字,勝過千言萬語。
八年時間裡,無數個不眠夜,納蘭寫下一首又一首悼亡詞。
現存的349首納蘭詞中,有近一半都是給小盧寫的。
悼亡詞,也是納蘭詞的精髓。
6
我是人間惆悵客
沒人能懂納蘭的心事,錯過初戀的哀愁,失去愛妻的悲痛。
人人都覺得,一個高富帥,大不了再娶就是了。
納蘭確實也這麼做了。
後來他在家人的催促下,跟大家閨秀小宮結婚,又納知書達理的小顏為側室。
可他再也找不到當初跟小盧在一起的感覺。
「人到多情情轉薄,而今卻個悔多情」,納蘭痴情,卻不濫情。
納蘭的哀愁,不僅僅是因為男女之情。
他嘆息的,有時光易逝、愛人不在,也有對命運的掙扎和無奈。
當時,康熙的二兒子寶成(乳名),被封為太子。
因為都有一個「成」字,為了避嫌,納蘭成德才不得不把名字改為「性德」。
為皇室改了名,心愛的女孩卻進入皇室成了嬪妃;
被領導搶了女人,卻不得不為領導賣命。
這是納蘭的宿命。
更戲劇的是,他讀了這麼多書,可到頭來就是一個一品侍衛。
這就跟一個北大清華高材生,卻讓人家去當保安一樣。
初入職場時遇上三藩之亂,他請求去前線殺敵,但父親不許,康熙不批。
納蘭這首《長相思》,連王國維都豎起大拇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但這首出塞作品,也不過是他陪同康熙考察工作時所作而已。
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節選《蝶戀花·出塞》
納蘭的「鐵馬金戈」不過是夢一場,辛棄疾的「金戈鐵馬」才是實戰。
納蘭給好友顧貞觀寫的一封信裡,有這樣一段文字:
人各有情,不能相強,使得為清時之賀監,放浪江湖,亦何必學漢室之東方,浮沉金馬乎?
意思是說,他不想做東方朔那樣沒有自由的公務員,反而羨慕賀知章那樣的流浪詩人。
心在江湖,身在相門,你如何逃脫?
對皇室的厭倦、對權勢的不屑,註定讓他得不到重用。
所以就算在陪康熙出差時,他寫的也是悼亡詞,還自嘲「不是人間富貴花」。
別人問他,你這樣的家庭,這樣的才貌,不是人間富貴花是什麼?
納蘭答:我是人間惆悵客。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
這首《浣溪沙》太扎心,舴艋舟也載不動納蘭的哀愁。
又或許,他天生就是半個抑鬱症患者。
就在病入膏肓時,一個女人出現了。
她叫沈宛,也許是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7
人生若只如初見
沈宛,江南才女一枚,也是納蘭的忠實fans。
初次相見,納蘭就被她的氣質吸引,給她寫下「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
才女在這樣的男人面前,完全沒有抵抗力。
他們成為了一對地下戀人,兩個有趣的靈魂在一起,像是彼此生活裡的一道暗光。
然而好景不長,不容於世的地下情,讓他們遍體鱗傷。
明事理的沈宛選擇為愛放手,黯然離去。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沈宛走後,納蘭寫了這首《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是有多美好,還是有多遺憾?
這是千古一問,幾百年後依然是人們心中的一個心結,一塊軟肋。
1685年,納蘭在一場大酒後寒疾纏身,昏迷不醒。
幾天後的五月三十,帶著「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深情和遺憾,納蘭容若溘然長逝,年僅30歲。
而那一天,恰恰是亡妻小盧的忌日。
梁啓超說他:容若小詞,直追後主。
王國維說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死後十年,好友詠詩懷念他,寫下了傳世名句: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人這一生,最怕你看清了一切,卻沒人讀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