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二手衣服用二手生活用品,對於很多人來說似乎已經是十分遙遠的事了,至少在我記憶當中已經過去很遠了。還記得小的時候,從農村來到城市的我家,每年都會收到來自城市職工的親戚家送來的汰換下來的衣服;而等我家經濟條件好了之後,也會將很多衣服送給還在農村的親戚,但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情況好像已經不存在了。
而在二手的生活用品當中,唯獨有一樣一直在人群之中流轉著,那就是嬰兒用品。孩子的成長很快:這個月還在用的東西,下個月很可能就用不上了,年初買的衣服年尾很可能就顯小了,而如果家裡有年齡合適的親戚,將自家孩子不用的東西送過去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家長們卻對於孩子是否能使用別人用過的二手用品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衛生都是被家長著重注意的,哪怕是穿過的衣物,只要經過足夠的清洗也可以給自家孩子用。一方面節約了金錢,另一方面也讓親友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
但很多家長卻對這種行為並不支持,甚至表示出了強烈的反對,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的身體是嬌弱的,是很容易感染病菌的,從別的家庭送來的衣服很可能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危險。另一方面孩子穿別人的剩衣服,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自卑的心理問題,那麼孩子的東西到底可以用二手的嗎?答案是可以的,只不過有三種物品除外,
大多數二手兒童用品都可以用,但這3種不行
一、二手鞋
孩子因為生活環境相對來說更加簡單一些,所以有傳染性疾病的概率其實要比成年人低。因此孩子們穿過的衣服只要經過正常的洗淨烘乾晾曬的其實和新的衣服其實差別並不大,而且家長們也可以想想——哪怕是新買的衣服,不也是由工人製作出來的嗎?其實和別人的舊衣服在衛生條件上相差並不多,真正會有巨大差別的主要就是鞋。
鞋是一樣具有非常強的個人特點的生活用品。如果大家穿過別人的鞋子,就往往會有疑問:明明碼數一致也沒有「擠腳」或者是過於寬鬆的情況,但就是感覺穿著不舒服。
這是因為新鞋一般都結構相對比較蓬鬆,人的腳在穿入其中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行走,會讓鞋有一定程度的形變,變得更加的適合腳的形狀。然而孩子的年齡尚小,走路的方式也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經常就會被烙印在鞋上,如果孩子穿別的孩子穿過的鞋,就很可能將別的孩子不好的走路習慣帶到自己身上。
二、別的孩子玩過的玩具
孩子不在意衣物但往往很在意玩具。給孩子玩別的孩子玩過的玩具,對於兩個孩子其實都是一種傷害。對於失去玩具的孩子而言,可能就失去了他們原來的非常喜愛的東西,而孩子這種喜愛往往在家長看來並不知道,因此經常會有孩子很喜歡一個玩具,但卻被家長私下裡送走的情況,而這也會導致孩子對被贈者產生一定的怨恨之情,並不有利於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友誼。
而對於受贈者,玩別人玩過的玩具,要比穿別人穿過的衣服更加的顯眼,家長如果不向孩子強調,你穿過的衣服是某某某穿過的,孩子便不會意識到,但是玩過的玩具卻很容易被孩子一眼發現,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便會很容易覺得自己用的別都是別人用過的,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
三、二手餐具
二手餐具與二手衣物雖然同是別人用過的,但情況卻很是不同。衣物主要接觸的是孩子的皮膚,而想要通過皮膚使孩子致病需要經過好幾道免疫防線。但餐具如奶瓶,刀叉等是直接入口的,細菌通過人的消化道進入人體,要比通過皮膚簡單的多。
同時由於二手物品的贈送,很少有在自家孩子不用之後就馬上贈送的。所以經常會放在家中一段時間,而餐具奶瓶等東西,則很可能在這一段時間內有大量的細菌滋生。這種細菌滋生是很難通過傳統的清洗模式去掉的,受贈的家庭又往往不具備消毒櫃這種衛生條件,因此很難清除上面滋生的黴菌,而這就很容易讓孩子在使用二手餐具時致病病,因此也是不推薦孩子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