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喜歡玩水嗎?
可能有一些不喜歡,有一些孩子特別喜歡。
玩水不肯離開
夏天玩水,可能是孩子貪涼快;冬天玩水,那麼孩子是真的喜歡玩水了。
不放過任何一滴水
如果孩子在家裡有愛玩水的習慣,媽媽們就要密切關注孩子:孩子為什麼這個時候喜歡玩水?
例如:澡盆裡留著一盆水,還沒倒呢。這都是導致孩子喜歡玩水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一開始就不要讓孩子玩水?因為害怕孩子看到水就玩,這可能不是什麼好事。
玩更多的水
幼小的孩子不會知道:水不能玩。但適當地給他們玩一下水,水能和孩子建立一種情感。
比如:
孩子們喜歡洗澡,都會帶上自己的玩具,自己洗澡還不算,還要為玩具洗澡。這是一種好的表現。孩子們也會用杯子,從澡盆裡舀水,把水舀到桶子裡,他們覺得這樣很好玩,從此喜歡洗澡,養成愛乾淨的習慣。
通過水而玩耍的小遊戲
但孩子不要玩得太久,家裡的水也不要存放太多。玩的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過度玩水,從此以後,孩子玩水就沒有一個度。
比如:
我家澡盆裡的水,孩子剛洗完了澡,結果家裡來了一個親友的小孩,2歲多,誰也沒料到,這孩子一屁股就往澡盆裡坐:她玩水來了。
她們家住在河邊。有些孩子看到河,就要去河灘上玩,而且還要下水去,去河裡玩水。
有這樣的行為也算正常。但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
水多了,會淹死自己。那什麼是死,孩子更不知道了。難道家長再告訴孩子:「河裡有鬼?」那什麼是鬼?如果胡亂嚇孩子,孩子就會有陰影,會產生恐懼症。
大海的水更深
我發現,河水、水庫、池塘裡的水,跟家裡的水是有區別的。讓孩子記住這個區別就可以了。這不僅是1個很好的理由,而且也可以讓孩子從小不愛玩水,將來一輩子也不會遊泳落水。
這個區別和理由是:
你看,河裡的水,很渾濁,池塘裡有淤泥,水庫裡的水是淡綠色的;那麼就可以告訴孩子:「河裡的水很髒,池塘裡的水很髒,水庫裡的水很髒,江裡的水很髒。」
水質有所欠缺
其實本來就很髒:因為有細菌。孩子天生就愛乾淨,細菌這個詞在任何場合,孩子都會理解;孩子害怕細菌,害怕生病。所以,這一個理由,對任何年齡層的孩子都有效果。
有一天,我看到河邊有4個孩子在玩水。我們站在橋上,我告訴自己的孩子:「這樣玩水會掉到河裡去,會淹死。」當然這個時候他知道什麼是死,這個死字遲早是需要跟孩子探討的。
這樣不是拿死來嚇唬孩子,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水是生命之源
我覺得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學習,算是「現身說法」吧。
那4個玩水的孩子,最小的應該也有8歲,最大的10多歲;由於和我們的距離很遠,沒辦法制止他們。再說,河水是真的很淺,不至於淹死,只是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場教孩子,比在家裡教孩子更有效果。
如果孩子看見別的孩子在河裡玩,這樣會直接導致孩子也想去玩;這個叫不叫做「蝴蝶效應」?我覺得不算是,孩子學會模仿一種行為,有一部分原因是覺得好玩。
關鍵是讓孩子明白:水不好玩,玩水很危險。
家長去做飯去了,家裡的一桶水很滿,孩子一個人在那邊玩,很容易將頭埋進桶裡,有時會不小心把頭撞到桶裡的水中去,這樣很容易發生事故。家長們需要多多注意。
如果孩子隨同家長去遊泳館裡遊泳,遊泳雖好,但也需要適度。
玩水需要有人陪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謝謝友友們的點讚、轉發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