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川普政府以各種理由為難在美外國留學生之際,同樣為留學熱門國家的英國則選擇放寬政策,進一步吸引外來留學生。
英國政府近日宣布,自2021年夏天起,作為新「畢業生工作籤證(PSW)舉措」的一部分,在英國高校獲得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畢業後在英國居住和工作的時間從原先的兩年延長至三年。
英國政府還建立了一個「人才辦公室」,以評估現行法規的有效性,並將確保整個移民系統的服務質量。
隨著7月6日,位於中國武漢和西安的英國籤證申請中心重新開放後,英國在華的15個籤證申請中心均已重啟運行。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向中國留學生發出邀請:「歡迎中國學生繼續申請到英國學習。英國大學不僅能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會讓學生體驗到真正的多元化國際環境。」
據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數據顯示,自從2013年起,英國的中國留學生數量就一直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在2017/18學年,漲幅從2016/17學年的同比增長4.2%飆升至12%。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英國,澳大利亞也將在近日調整留學生籤證待遇,給予留學生赴澳求學畢業後兩年的工作籤。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這項政策的目的是,在澳大利亞邊境仍然關閉的情況下,提高留住亞洲留學生的能力,因為北美和英國的大學正全力爭奪這些生源。預計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這項新政策。
「最好的學生籤證待遇」
英國政府的數據顯示,2019年9月發出的T4留學生籤證數量約為27.7萬份,比前一年上漲16%。創下自2011年來的新高。同時,2018~2019年間,高等教育機構所招收的學生數量為238.4萬名,比2017~2018年增加了2%。其中,中國留學生佔據英國海外留學生群體的32%。
6月28日,新東方發布的《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顯示,英國今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中國學生首選目的國。其中,英國佔比為42%,美國則為37%。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衝擊,英國的留學教育業也不例外。在近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移民研究所聯合發布的報告中,英國前教育大臣詹森(Jo Jhonson)警告道,受疫情影響,國際學生數量將會下降50%~75%,這將會暴露大學財政中「真正的隱患」。
為了能夠爭奪留學生第一目的地的寶座,他表示,對英國來說,重要的是要發出明確的信號,體現英國開放而包容的態度,並且提供「最好的學生籤證待遇」。
為此,英國首相詹森甚至建議將PSW工作籤證中允許留學生畢業後留英的時間延長至四年,並輔之一系列其他措施,幫助英國高等教育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和脫歐帶來的打擊。此前,由於擔心其在移民系統中被濫用,PSW籤證在2012年被取消,直至2019年才恢復。
同時,英國政府還將出臺多項旨在進一步簡化移民流程的措施,包括延長計劃留學英國的學生在申請籤證方面的時間、取消對研究生類課程的學習時間限制等。現有學生以及今年秋季開學的學生將受惠於這些政策的變化。
對英國經濟貢獻巨大
一直以來,留學產業對英國經濟貢獻巨大。根據英國獨立商業會員組織「倫敦優先」(London First)的一項最新調查研究顯示,僅在倫敦地區讀書的國際學生每年就為英國經濟貢獻23億英鎊的淨利潤,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是這一群體構成的主要來源。該調查結果還顯示,歐盟學生每年貢獻12億英鎊,非歐盟學生每年貢獻20億英鎊,並且根據留學生學習階段的不同,對經濟的貢獻也不同,其中碩士階段的留學生帶來的貢獻最多,每年高達16億英鎊。
根據該機構與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研究獲得的數據,國際學生的學費和日常生活開支的費用每年高達28億英鎊。由此產生的相關產業還為倫敦地區提供並維持了近7萬個工作崗位,但是國際學生所耗費的公共服務開支卻僅有5.4億英鎊,因此國際學生所帶來的經濟淨收益高達23億英鎊。
在接受採訪時,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負責人希爾曼(Nick Hillman)稱:「我們相信政府在高等教育上最大的錯誤就是阻礙國際學生來英國求學。近十年來,留學生所處的環境一直不太友好。赴英國際學生數量沒有下降,證明了我們的高等教育仍存在著優勢」。
在他看來,如果政策制定者在2012年沒有取消留學生的工作權,後者會帶來更多的貢獻。根據上述報告,取消PSW籤證令英國每年損失了1.5億英鎊。當時,為了能夠留在英國工作,非歐盟畢業生只有4個月時間的期限找工作以申請T2工作籤證,且條件較為嚴苛。
(實習生肖夏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