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工商戶主要需要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其稅款申報繳納繁簡程度主要取決於個體戶的經營規模,以及稅務機關審核確定的徵收方式。
一、增值稅。
個體工商戶計算繳納的增值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小規模納稅人的簡易徵收,一種是一般納稅人的一般計稅法,這兩種計稅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現實中,絕大多數的個體工商戶為小規模納稅人,且採用簡易徵收。
個體工商戶增值稅一般為季度申報和繳納,也就是季度終了後的次月15日前完成申報和繳稅,如果為簡易徵收則相對簡單,個體經營者可以自己完成申報和繳納;如果為一般計稅法則相對複雜,建議請專業機構或專業人員來完成。
1、小規模納稅人簡易徵收。採用這種徵收方式的企業,一般經營規模比較小,且無法提供準確的核算信息和資料,不需要取得進項稅發票。
其增值稅的計算為,增值稅=當期銷售額(不含稅)*核定的徵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分為3%或5%。新冠疫情期間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的徵收率為1%。
其增值稅優惠政策為,小規模納稅人企業月銷售額低於10萬元,或季度銷售額低於30萬元的企業免徵增值稅。那麼,均衡企業的銷售額對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很重要,應做好適度的控制。
2、小規模納稅人的一般計稅法。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個體工商戶,需要準確計算企業收入和成本費用,計算銷項稅額,並需要取得進項稅發票,確定企業的增值稅稅額。如果不能及時獲取增值稅進項稅發票,那麼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企業的稅負。
增值稅的計算公式,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二、所得稅。
個體工商戶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執行經營所得五級超額累計稅率,即5%至35%。其徵收方式也有兩種,一種的查帳徵收,一種是核定徵收。
1、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方式,包括定額徵收和定率徵收(核定所得稅率)。
採用核定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個體工商戶,為沒有設置帳簿,或帳簿混亂、不能準確核算收入和成本,以及不能按期申報納稅的企業。
採用核定徵收小規模納稅人申報和繳納個人所得稅比較簡單,均按照企業當期實現的收入按核定的定額和稅率徵收。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的計算公式:
應納所得稅額=收入總額*應稅所得率*適用稅率
或=成本費用支出額/(1-應稅所得率)*應稅所得率*適用稅率
2、查帳徵收個人所得稅。採用查帳徵收的個體工商戶,在計算收入、成本費用和損失後,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的稅率,得出當期應繳納的所得稅。
經營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或=(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以及損失)*適用的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如,某年某個體工商戶全年取得經營收入50萬元,全部成本費用42萬元。除經營所得外,業主本人沒有其他收入,不考慮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
則該個體工商戶全年應納稅所得額=50萬元-42萬元=8萬元
全年應繳納個人所得稅=8萬元*10%-1500元=6500元
小規模納稅人取得的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月度或季度預繳,在月度或季度終了後15日內,向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預繳納稅申報;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向經營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總之,個體工商戶主要繳納增值稅和所得稅,其增值稅和所得稅申報和繳納的難易程度主要取決於企業的經營規模、核算管理水平,以及當地稅務機關核定徵收的方式來確定。
2021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