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的老武漢麻辣燙,如今搬到了高雄路上!

2020-12-19 美食奈良

去年我拍攝過一家武漢目前最老的火鍋店,滿天星太珍,那篇文章推完之後,有一部分特別熱愛老武漢火鍋店的朋友,一直在後臺詢問我是否還有此類型火鍋店!

而我那個年代,只經歷過了凱威啤酒屋、青島路6號的傻兒火鍋城和小肥羊!

這一次我終於在高雄路找到了一家90年代就開了的老武漢火鍋店,那時候他們稱這個為"麻辣燙"!

李師傅,六十年代生人,97香港回歸那年,在三眼橋的武漢第三針織廠旁,開了一家麻辣燙。

李師傅告訴我,一開始自己身邊有一幫樂山的朋友,在武漢做滷菜生意,後來自己也想著做點小生意,所以在朋友的陪同下去到了四川的樂山,學習製作"樂山小火鍋"!

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包含重慶、成都、樂山、內江、自貢等地方菜的特色風味。

樂山的美食既承襲了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鮮明個性風格,又以「小河幫菜」的麻、辣、鮮、香的特點享譽省內外,所以他們也稱自己的火鍋為"小火鍋"!

回漢後,李師傅根據武漢人的口味特點,對"小火鍋"進行了改良,降低麻度,並在鍋底中增加飽滿的大蔥,以提香味和甜度,這種改良後的鍋底被我們稱作為"武漢式的火鍋",不過在那個年代,他們都叫"麻辣燙"!

隨著武漢的城市規劃和發展,在2005年的時候,做了8年的老店面臨拆遷,中間兜兜轉轉換了幾個陣地,都因為拆遷而被迫離開,找不到合適的門面,老李選擇了休息。

四年前,在窄窄的高雄路上,碰到了一個小小的門面,頗有當年老店的感覺,一時間又點燃了老李這顆"火鍋心",上下兩層一共9張桌子,起名為 毛丁子 ,因為這是老李曾經的"外號"!

不過老李年紀大了,炒火鍋底料是個費勁的活,於是拉來了兒子幫忙,老李每天還是負責採購,切配一些鮮食,兒子主要負責炒料,熬鍋底,偶爾幫老李切配一下小菜!

一大清早,老李去菜場採購新鮮的食材,小李就在店裡提前備餐、炒制鍋底,老李堅持所有工序都要親自製作,不願意採購成品鍋底,所以中午的時間都無法營業。

鍋底高湯熬製大同小異,牛骨、豬骨、雞架、財魚骨頭一起下鍋熬製幾個小時,老李講了一句很多老闆對我說過的話......

"做飯沒有巧,好不好吃,首先老闆要捨得用好東西給客人,客人才會心甘情願掏錢給你賺"

辣椒的用料上面,老李告訴我他說不出專業的話,一般就是自己過去試,對了那個感覺,就選它了,花椒儘量挑選三顆連在一起的,夠香麻。

店裡最棒的菜,要屬這個蒜蓉生燙牛肉,老李說看過我們"悅興小廚"那篇文章,很高興現在還是有年輕人真的懂得運用合適的食材,黃瓜條和牛裡脊都是很好的部位,但是黃瓜條會更有韌勁,適合做幹煸或者下火鍋,裡脊肉太嫩一涮就沒口感了!

蒜泥牛肉這個菜每天只能準備30份左右,因為這個"黃瓜條"真的又難買又難處理,蒜味十分濃,一般的牛肉我們追求更加嫩的口感,會選擇短時涮煮,而這盤蒜蓉生燙牛肉,騷哥建議你們久煮,會非常入味,也不影響口感。

第二個要推薦的就是這個再普通不過的"手打蝦滑"了,這道菜可謂是每個火鍋店都有,但是讓人吃起來像港式蝦餃一樣,有蝦仁口感的可謂是寥寥無幾。

鮮嫩的蝦肉不要打太碎,裹上蛋清調和醃製,因為店內也只有9張桌子,老李說蝦滑這種菜都會現點現做,提前做好容易氧化影響味道和口感,輕沾一些調料,主要去感受蝦的鮮甜和一顆顆蝦肉的口感!

蟹柳我把它排在了第三位,雖然我本身不從事火鍋類餐飲,但是深知火鍋食材中,蟹柳的等級劃分算是很多種了,全澱粉型現在基本已被摒棄,這樣一絲絲的算是火鍋店的使用的標準。

口感順滑,絲絲分明,帶些許蟹肉味道,吸飽鍋底的鮮辣,蟹柳一直都是一餐火鍋中最搶手的菜品,15塊錢一份,這個等級,我為老闆的良心打Call。

這麼小的店裡會做鮮鵝腸我已經很詫異了,大部分品牌火鍋店裡的毛肚和鵝腸,都是從成都總部空運過來,據說是我們武漢本地做不出來。

不過老李告訴我這就是武漢市場上拿的貨,新鮮度脆度都夠,如果他不說,我真以為就是四川發過來的,也許"成都空運"是最早火鍋店的一種噱頭,但只要好吃,英雄不問出處

三分鐘彈牙小香腸,因為我是一個特別愛吃廣式臘腸的人,過年家裡醃製的那種燻味或者辣味什麼的,不太感冒,喜歡甜甜的帶些酒香味道,這種小隻的,一口一根,實在過癮。

老一輩的人習慣用最原始的食材,那時候吃個野生財魚沒什麼了不起的事,可如今想穩定地收到野生的財魚,沒幾個關係渠道是很難收到的。

暫且不提野生財魚的營養價值,因為吃一盤你的傷口也不會馬上癒合,就論魚肉的口感都是冰凍貨無法比擬的,沒人搶,我自己可以慢慢涮著吃,一切顯得多麼愜意

我好像從未見過一家火鍋店會賣兩款午餐肉,一款是梅林午餐肉,家喻戶曉,但老李個人還是更愛在大潤發買回來的雙匯午餐肉,澱粉含量不多,口味適中,梅林的會比較偏鹹。

我說這種東西還需要去大潤發買嗎?老李說華南批發市場只賣雨潤的午餐肉,那個吃起來不過癮,澱粉太多,感覺寫在這裡是不是得罪了大品牌,擔心ing......

藕圓子都是自己買的藕,自家炸的,吃火鍋的時候下進去,不要煮太久,吸附了湯汁的藕圓子口感綿密,香甜又辣口

最後,我提一下這個小學門口經常吃到的,梭衣乾子,下鍋煮上幾分鐘後撈出,吹一吹,小心翼翼咬下一半,生怕燙到了嘴,頗有兒時的記憶。

毛丁子就是那種特別小的火鍋店,他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把每一個產品做好,昨天下午自己去吃的時候,聽到他跟客人說今天的魷魚不好,沒買到新鮮的,建議別點,很良心的老闆,食材不都說是頂級,但絕對也是這個消費檔次中,做得非常好的了。

相關焦點

  • 97年火遍襄陽的麻辣燙,現在就只剩這一家正宗的了……
    重口味的襄陽人,對於麻辣燙也有著別樣的情懷,不說現在滿大街的麻辣燙串串店,光是廣場的紅棚子就已經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97年左右襄陽的大街小巷全是賣麻辣燙的小攤,幾個人圍坐一團吃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麻辣燙,在那時候就是一種潮流。
  • 長春麻辣燙封神榜!
    從最早三塊、五塊、到如今的十幾塊,雖說價格變了,但始終不變的是銘記於心的味道。 在至善路上一做就是16年。 凡是跟平陽有過交集的人,一定都吃過「王老丫麻辣燙」。王老丫是老楊的媳婦!
  • 臺灣高雄一精神照護機構8年死亡97人 檢方調查
    臺灣高雄一精神照護機構8年死亡97人 檢方調查 2018-01-05: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資料圖:臺灣高雄龍發堂去年底被高雄市衛生局宣布為阿米巴痢疾及結核病的法定傳染病流行地點後
  • 南航開通武漢直飛臺灣高雄的航班
    (長江網記者 葉聖凡 通訊員 桂文超 李帆 沈蕾)南航股份湖北分公司繼2012年3月23日開通武漢直飛日本靜岡、大阪等國際航班後,再次攜手中國國旅、長江海外等兩家旅行社,將於4月15日正式開通武漢直飛臺灣高雄的航班。這也是武漢直航臺北後,南航在武漢開通的第二條直航臺灣的航線。
  • 武漢將開通至臺灣高雄直達航班
    武漢將開通至臺灣高雄直達航班 2012年04月12日 15:1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高雄捷運前董事長探訪武漢地鐵
    臺灣高雄捷運前董事長探訪武漢地鐵 2013年04月08日 09:03:00來源:長江日報   清明節期間,臺灣高雄捷運(即地鐵)公司前董事長吳濟華來漢探訪武漢地鐵。
  • 高雄中山大學蔣介石銅像被拆 學生熱議:該把老蔣銅像搬到西子灣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經過校園討論及公投後,位於高雄中山大學內的蔣介石銅像終於沒能逃掉被拆除的命運。臺灣聯合新聞網24日報導稱,高雄中山大學圖書館前的孫中山坐像與蔣介石立像去留爭議不斷,老蔣銅像多次被潑漆抗議。
  • 夏秋換季南航武漢—高雄航班將改為正班經營
    民航資源網2013年3月18日消息:目前,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湖北分公司開通武漢始發至臺灣的航線有武漢—臺北、武漢—高雄,其中武漢—臺北為正班,每周五一班,武漢—高雄為臨時加班,每周日一班,執飛機型均為波音737-800,設置有
  • 為了韓國瑜,臺灣最大的烤肉店斥資3億將旗艦店搬到高雄
    兩岸要聞百家號12-3103:32本網12月31日訊元旦小長假,高雄市長韓國瑜一樣行程滿檔,昨日清晨才到高雄市六龜參加馬拉松,出席「碳佐麻裡」時代店開幕,該燒肉店老闆邱彥騰特地將旗艦店從臺南搬到高雄,斥資超過
  • 武漢至高雄航線開通 大步邁向國際航空樞紐
    沈蕾   提要:繼本月12日武漢至巴黎直飛航線開通後,昨日,武漢至高雄直航首航,158名旅客嘗鮮。而本月內,還將陸續開通武漢-新加坡等3條國際航線。1個月內密集開通5條國際和地區航線,創下10年來武漢國際航線發展新速度,這意味著武漢國際航空樞紐地位日益凸顯。
  • 誰來改變「又老又窮」的高雄?高雄市民恐成最大輸家!
    陳其邁重回高雄民進黨僥倖過關真正的輸家恐怕是高雄老百姓戳視頻,看詳情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高雄市長的補選已經塵埃落定了,民進黨籍的候選人陳其邁最終順利當選。在這樣一個沒有什麼意外的選舉當中,國民黨仍然出現了一些意外。
  • 繁華不再 臺灣高雄為何變得「又老又窮」?
    當時,此事就在島內引發廣泛討論,民進黨在高雄的施政也備受質疑。   高雄曾是島內第二大城市,但島內相關人士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民進黨在高雄沒有著眼於產業升級轉型和城市長遠發展,讓這座老牌都市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講述「在高雄找到對口工作,很難!」
  •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被搬到了武漢
    開學第一課首次在北京武漢同時開播【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被搬到了武漢!】 9月1日,全省中小學及幼兒園正式開學。當晚8點,所有中小學生將統一收看2020年《開學第一課》,這也是持續了12年、每年新學年開學季的「同一堂課」。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漢同時設置電視課堂。
  • 蔡英文贊"9合1"選舉高雄選得好 稱考慮搬到這來住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南下高雄出席「高雄市藥師公會會員大會」。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3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天傍晚南下高雄參加高雄藥師公會會員大會,現場加油聲不斷,致詞時蔡英文說,高雄是一個很溫暖、很熱情的地方,考慮搬來高雄來住。
  • 陳幸妤情緒失控 其弟勸她搬到高雄
    陳致中看到姐姐情緒如此失控,說全家都勸陳幸妤搬到高雄。報導稱,陳幸妤昨天早上去臺北市內湖區牙醫診所看診時遭記者包圍,記者追問她被限制出境的事情,並關心她兒子趙翊安是否要南下念書,她一聽到這些字眼情緒即失控,立刻破口大罵:「你們太欺負人了!」陳幸妤隨後開始狂喊「你們這樣天天跟,影響我的孩子!」
  • 瀋陽藏在小區裡的老式麻辣燙,10元1碗火了26年,多麻多辣是最愛
    瀋陽人的口味多變,除了瀋陽當地特色美食,很多外地的美食也是愛得不得了,大冬天的時候,來一碗熱騰騰的麻辣燙真是太過癮了,這幾年瀋陽的麻辣燙品種可是很多,從川式麻辣味,到什麼海鮮味、菌菇味、番茄味,不知道還有沒有喜歡吃老瀋陽傳統麻辣燙的小夥伴呢?大家舉個手啊!
  • 陳水扁託中介秘密賣屋 「定居高雄」是鏡花水月
    定居高雄是假的? 傳陳水扁託中介秘密賣屋  臺海網8月25日訊 2007年曾公開表示要定居高雄,還積極在高雄挑屋的陳水扁,日前傳出悄悄將已經下訂的高雄新家,委託房仲業者秘密出售。當初講的信誓旦旦,一度讓附近地段的房市看好,如今卻傳出託售消息,讓高雄人相當錯愕,認為他們又再一次受騙。  據臺媒報導,「阿扁已經愛上高雄,已經計劃要在卸任之後,把家搬到高雄來住…」當時就是這段話讓外界半信半疑,但扁家也以密集的挑屋動作來證明,2007年1月陳水扁承諾搬到高雄住,2008年3月就傳出陳水扁的新家真的有譜了,地點選在高雄市美術館區的氣派豪宅大樓。
  • 真正又老又窮的不是高雄 而是它
    華夏經緯網12月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年韓國瑜高雄選戰主打經濟牌,以又老又窮、北漂為主題,吸引年輕選票,成功翻轉高雄,但其實真正「又老又窮」的並不是高雄,而是四面不環海的南投市。    據報導,自從1999年的「921」大地震後,南投縣市就鮮少大樓建案,缺乏投資的情況下,南投地區越來越陳舊,人口年齡也越來越高。
  • 這碗擺攤24年的重慶麻辣燙,小推車推到哪,泉州人就追到哪
    Chapter Ⅰ這碗麻辣燙來自重慶,被泉州人愛了24年 —黃叔叔是泉州人,年輕時在重慶跟著張阿姨學習做麻辣燙,而後和張阿姨一起,將這門手藝帶回了泉州。「我們最開始是在寶洲路擺攤,擺了10年。後來搬到東門橋頭這裡,又擺了14年。有些客人會專門從寶洲路找到這裡。」對於很早就和這個攤子結緣的食客來說,也許他們已經記不清24年前泉州的樣貌,但這碗24年前的味道,卻深深地刻在他們的記憶裡。
  • 老武漢幾近消失的油香,我在中山路上這家小店尋到了
    老武漢幾近消失的過早小吃——油香,現如今還能吃到的人屈指可數了。好在武昌尚存一家油香老店,28年如一日的堅守,只為這門手藝不會失傳!油香,顧名思義「油香撲鼻」而得名,上世紀70年代前後在武漢風光無限——揉好的麵團揪下一個小劑子,按壓碾平後,中間擱上一勺紅糖,捏握成形後,碾平投入油鍋,就等那一抹金黃浮起……這種小時候的味道,我在中山路的「老油香」小店裡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