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如果相遇,請格外關心,格外照顧

2020-09-21 國韻教育


今天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



什麼是自閉症呢?


自閉症也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發育障礙,其概念由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家萊奧·坎納於1943年首次提出。自閉症的症狀一般在3歲以前就會表現出來,主要特徵是漠視情感、拒絕交流、語言發育遲滯、行為重複刻板以及活動和興趣範圍的顯著局限性等。


早在 2016 年,中國首部全面介紹自閉症的行業報告《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就向社會披露了中國的自閉症患者數目:1000 萬。其中, 0~14 歲的患兒可能超過 200 萬,總體患病率在1% 左右。


事實上,這樣的數據並不讓人意外,隨著公共衛生意識和診斷能力的提高,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 2014 年修改了自閉症發病率的數據,從 2000 年的 1/150 到 2010 年的 1/68。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Ta孤僻寡言,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表情總是冷淡默然,喊他也不理不睬。


Ta害怕眼神交流,不肯改變原來的習慣和行為方式,即使微小的變動也會焦慮不安,甚至是大哭大鬧,難以適應新環境。


Ta刻板重複某些動作,行為奇特怪異;或是重複蹦跳、搓手,或是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只吃少數幾種食物……


Ta似乎是個啞巴,又好像是智力低下,還伴有一些強迫症?


其實不然,或許Ta只是位孤獨的天使。


孤獨症,又稱自閉症或孤獨性障礙,是一類一般起病於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不是心理疾病,也不是父母養育不當的後果。


2018年,美國疾控中心發布了一項調查,約59個孩子中就有一個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其中男孩發病率為1/37,女孩發病率為1/151 (註:你可能根據覺得發病率沒有這麼高,是因為自閉症譜系定義比較寬泛,有一些症狀比較輕的,平時不會注意到)。


2017年,《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中顯示,中國的自閉症患者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兒童達200萬。


3月27日,美國疾控中心發布了一份兩年一次的全國兒童孤獨症患病率的最新報告,該報告基於對美國11個監測點8歲兒童的醫療和/或學校記錄的分析。


監測結果是:孤獨症患病率上升了近10%,佔美國兒童的1/54,大約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有孤獨症。



不僅僅是美國,孤獨症發生在所有人種、民族和不同社會經濟階層的群體中。在亞洲、歐洲和北美的研究已經確定患有孤獨症的個體的平均患病率在1%—2%,且在男孩中的發病率是女孩的4倍多。


中國兒童發育行為研究院專家指出:根據權威數據表明,我國已確診自閉症患病人數約在160萬以上,未確診人數應該在500萬以上,而就診人數卻不足這個數字的1/10。


雖然還沒有能夠找到徹底治癒自閉症的方法,但通過科學幹預、合理治療,自閉症兒童還是可以獲得有效改善的。


自閉症兒童可能會有的日常表現?


1.社會交流障礙


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係等。


2.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發育落後,或者在正常語言發育後出現語言倒退,或語言缺乏交流性質。


3.重複刻板行為


4.智力異常


70%左右的孤獨症兒童智力落後,但這些兒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較強能力,20%智力在正常範圍,約10%智力超常,多數患兒記憶力較好,尤其是在機械記憶方面。


5.感覺異常


表現為痛覺遲鈍、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的恐懼或喜好等。


6.其他常見行為


包括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這類行為可能與父母教育中較多使用打罵或懲罰有一定關係。


7.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繫


即是缺乏與人交往。交流的傾向,有的患兒從嬰兒時期起就表現這一特徵,如從小就和父母親不親,也不喜歡要人抱,當人要抱起他時不伸手表現期待要抱起的姿勢,不主動找小孩玩,別人找他玩時表現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有的患兒雖然表現不拒絕別人,但不會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即缺乏社會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時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過去摟人一下,然後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為了找人聯繫而只是一個動作,或者說只存在一個接觸的形式,而無接觸人的內容和目的。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似乎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自己願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生什麼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另外他們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迴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遊移不定,看人時常眯著眼,斜視或餘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


8.言語障礙十分突出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彙有限,並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願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複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不少患兒不會提問或回答問題,只是重複別人的問話。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孤獨症兒童時常出現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至5~6歲或更久。


9.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複,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


孤獨症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裡專注於某種或幾種遊戲或活動,如著迷於旋轉鍋蓋,單調地擺放積木塊,熱衷於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們喜歡的動畫片,兒童電視,電影則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錶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複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自殘,如反覆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10.大多智力發育落後及不均衡


多數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少數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4歲患兒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麼,並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不少詞彙,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說明他們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損害。


每個自閉症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


自閉症不是疾病,自閉症者也不是需要通過治療而可以被「治癒」的患者。他們的大腦工作方式與他人不同,他們只是需要一些額外的支持以幫助他們完成生活中的事。對自閉症者來說,自閉症是與生俱來的,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自閉症者也可以過上充實的生活,就像世界上每一個人一樣,自閉症者也有自己擅長的事物以及與之抗爭的事物。每一個自閉症者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內在。



我們應當認識到,兒童被確診為自閉症,並不是孩子的錯,更不是家長的錯。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為孩子付出的一切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照顧自閉症兒童的同時,家長們也不能忘記照顧自己,應留意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經常和家人、朋友和專業人士談談,更要記得關注自己的其他孩子,他們同樣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

相關焦點

  • 世界自閉症日 | 今天,讓我們格外關心關注這群「星星的孩子」吧!
    眼睛盯著地面,面無表情……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不聾,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在這個聽起來有些浪漫的名字背後,是一個個沉重的家庭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
  • 全世界最喜歡藍色的人:來自星星的孩子和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
    本期熱點英語作文一句話熱點:每年4月2日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由聯合國設立,並選取藍色作為主題顏色,目的是喚醒人們對自閉症患者給予更多關注、關心、關愛。
  • 呼籲更多人關愛「星兒」 「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亮藍燈公益活動...
    -第11個「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亮藍燈公益活動昨晚在海滄舉行  -由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省自閉症康復教育協會、廈門晚報社主辦  ▲嘉賓們揮舞藍色螢光棒,呼籲關注自閉症患者。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 記者 謝雨真 圖/廈門晚報 記者 劉東華) 昨天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
  • 4·2世界自閉症日,讓孩子們的天空藍起來!
    今天是 4 月 2 日,「世界自閉症日」。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了解到一個不被美化也不被妖魔化的「自閉症」人群。01.也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視頻介紹「自閉症患者眼中的世界」,可能引起不適因此,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往往要比普通孩子的父母有著更多的養育壓力,許多家庭因為孩子的自閉症面臨著很大的分歧。03.
  • 自閉症,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並非天才,他們身後才是真實的人間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一個詩意的名字,被稱作是:落入凡間「星星的孩子」,他們給人的印象是孤僻、安靜、不跟人接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男孩多多,今年26歲,就是這樣一個重度孤獨症患者。從4歲確診至今,他的母親周靜便一直陪伴著他與病魔抗爭。
  • 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十年後,當孩子長大,家長這麼說
    4月2日是世界提高自閉症意識日。記者了解到,2020年世界孤獨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是:「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此外,世界自閉症日之際,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邀請了數位家長分享關於他們和孩子的「十年成長故事」。孤獨症的孩子在廣州正逐漸長大,他們面臨諸多挑戰,但也無懼挑戰,在社會多方的支持下多元發展和成長。
  • 關注自閉症兒童,讓孩子不再孤單|合江縣特殊教育學校「格外關注...
    他們沒有辦法把自己的世界告訴你也許,我們的身邊就有他們也許,我們一直從未了解過他們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和關注自閉症兒童吧!自閉症兒童最大的障礙就是融入社會。
  • 【會診通知】4月2日-6日,2020「世界自閉症日」廣東省《兒童疑難病...
    近期,2020年世界孤獨症日中國宣傳主題發布:「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在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為倡導社會對自閉症兒童的關注,進一步推動兒童自閉症知識普及及兒童自閉症康復發展,讓自閉症患兒獲得更專業、更權威診療服務。
  • 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在康復與教育之外,為什麼強調家庭救助?
    2020年4月2日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 - 推動建立孤獨症家庭救助機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自閉症群體,關注自閉症家庭。1/ 自閉症並不是罕見疾病!
  • 自閉症的歷史,如同一部人性簡史丨世界自閉症關注日
    今天是4月2日,第13個世界自閉症關注日。2020年聯合國提出的世界自閉症日宣傳主題是:向成人期過渡/長大成人(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中國精協也根據中國實際,發布了2020年世界自閉症日的中國宣傳主題:「格外關心 格外關注」——推動建立自閉症家庭救助機制。這兩個議題都有些姍姍來遲,但意義卻是格外重要。
  • 想幫自閉症孩子過渡到成人期?這幾點千萬別忽略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自閉症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關懷來自星星的孩子~伴他們成長唷~先前,聯合國在官網公布了2020世界自閉症日的宣傳主題: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提醒大家關注自閉症人士過渡到成人期所存在的問題,如:獨立生活、融入青年社交
  • 世界自閉症日;了解自閉症;讓他們不要再孤獨!
    不喜歡看繁瑣的文字介紹;可以觀看以下五分鐘動畫視頻;全面了解什麼是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本文使用自閉症名詞。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2008年起,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以提高人們對自閉症和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自閉症患者的關注。
  • 河南學子三下鄉:關注心理健康,關愛自閉症兒童
    中國青年網新鄉8月19日電(通訊員 李慕果)四月二日聯合國提出對自閉症兒童格的格外關心與關注的話題。呼籲家長更加關愛兒童心理健康,提高自閉症的宣傳與普及,讓社會提高自閉症的認知與關注。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心理健康知識宣講團開展了「關注心理健康,關心自閉症兒童」的宣傳活動。
  • 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意識在提高 孩子入康復機構年齡越來越小...
    現狀>> 兩歲左右的孩子越來越多4月1日,在德州新語特教學校記者見到了兩歲半的小伊,如果不是老師介紹,絲毫看不出來眼前這個活潑可愛的小伊有自閉傾向,「小伊在一歲半之前還表現的似乎接近正常,不僅可以和家人互動,還能咿咿呀呀地學說話。」
  • 科普|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金錢意識與觀念?
    幼兒物權意識則是指具有對自己私有財產的獨佔、保護和處置自由的意識。其實,從18個月開始,大多數寶寶就逐漸產生了自我意識,與此同時,他們的物權意識也逐漸萌芽。那麼,對於我們自閉症患兒也是如此嗎?關於物權意識,很多人認為自閉症一直呆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這種物權意識也一定很強吧?!不然。
  • 自閉症遠比你知道的常見,全民意識亟需提高
    四月春風,是一年中結伴踏青的季節 但是有這樣一群人,卻始終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他們要付出常人難以理解的努力才能夠與這個世界產生些許聯結 他們就是自閉症患者
  • 世界孤獨症關注日 | 4歲才開口說話的「問題孩子」讀大學了,有...
    原創 宣傳中心 浙大兒院每年的4月2日為「世界孤獨症關注日」(簡稱「世界孤獨症日」)。2020年聯合國世界孤獨症日的宣傳主題:「向成人期的過渡銜接」,將關注點指向了孤獨症人士向成年期過渡的問題,如孤獨症人士獲得高等教育機會、就業機會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體現了對孤獨症人士生命全程支持的關注。
  • 格外造句和解釋_格外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2、小強的新旅遊鞋格外的引人注目。3、那兩枚烏黑眼珠,格外有光,格外玲瓏。4、對那些笑裡藏刀的壞人,我們要格外警惕。5、先頭已經叮嚀過的事,就應該格外謹慎,避免疏失。6、雨後的遠山顯得格外青翠,令人心曠神怡。7、雨後的山色顯得格外蒼翠。8、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雲霄飛車,所以顯得格外興奮。9、這個案件關係重大,警方調查起來格外慎重。
  • 自閉症兒童的90後「媽媽」: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當大多數90後還在恣意瀟灑時,李小姣和她年齡相仿的3個同伴既成為11名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老師,也成為照顧其生活起居的「媽媽」。「只是希望孩子們以後能夠生活自理,有基本的生存能力,會叫"爸爸媽媽"。」今年23歲的李小姣在三年前創辦了位於山西太原市的這家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園。
  • 世界自閉症日 | 關注「星星的孩子」,從了解開始
    有這樣一群孩子:不聾,卻充耳不聞;不盲,卻視而不見;不啞,卻閉口不言……他們被詩意地稱作「星星的孩子」今天,是第13個「世界自閉症日」這是來自聯合國的信息——《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病率約為1%,自閉症患者已超過1000萬,0~14歲的兒童患者達200餘萬,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幼兒園有4個班級,每個班級有25個孩子,其中可能就有一個孩子是自閉症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