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剛開啟全新的高中生活的同學們來說,每個同學都會無數次地設想自己的三年高中生活。大家是否認真地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三年過後,我將去向哪裡?去那裡做什麼?我怎樣做才能讓理想變為現實?這,其實就是你的生涯規劃。
生涯是什麼?生涯之「生」者,生命也;生涯之「涯」者,邊際也。所以,生涯就是人的一生,就是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終結的整個過程。生涯規劃既是一個實現你終生目標的時間表,也是一個實現那些影響你日常生活的無數更小目標的時間表。高中階段,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個私人訂製的生涯規劃。
那麼,如何來訂製生涯規劃呢?
在高中階段,學業規劃是指同學根據自我興趣特長、學業水平、專業傾向、生涯發展意向,科學合理安排高中三年的課程學習計劃。職業規劃是同學對自我未來生涯發展做出較為全面的設想和計劃。學業規劃是實現職業規劃的基礎,職業規劃是學業規劃的目標和方向。
學業規劃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內容。同學們要在了解初中和高中課程、學科知識體系、學習要求差異的基礎上,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樹立積極態度、發掘學習潛能、發展學科特長、尋找適合高中階段和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和策略;科學安排三年必修和選修課程的修習計劃,明確自己的選科意願;指定參與社團活動、社會實踐、體育鍛鍊等計劃,培養和發展自己的興趣與特長,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係,科學合理地安排課餘時間,養成正確的學習休息方式。
跟隨哪個層級的老師學習,如何學習?學些什麼?
對於孩子是至關重要的,選擇非常重要。
職業規劃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讓同學在了解國內外主要高校的專業信息與社會職業需求、了解專業發展趨向和人才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培養專業傾向,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選擇適合的選修課程和實踐活動,了解和體驗不同的職業特點。
關於學業生涯規劃,升入高中後,大多數學校都會對同學有系統地指導和建議,這裡,我主要想對職業生涯規劃加以說明。職業規劃的中心理念,首先,要了解自我。對自己進行深入的了解,從各層面認識自己。其次,要探索世界。對於世界的認識,了解這世界廣泛與多元的可能性。最後,要整理相關資訊。對自我的了解與對世界的認識結合,對未來做出可能性評估,嘗試可能的方向。
職業生涯規劃一般包括五大要素:知己、知彼、抉擇、目標、行動。
知己
即認識自己的能力、性格、興趣、人格特質和價值觀等。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自我提問獲得信息: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我如何去?以上的每一個自我提問又包含許多內容,比如「我是誰?」包含了「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最在乎什麼?我喜歡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的生理特徵如何?我的家庭因素、教育因素都有什麼?……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問自己的問題。這些對自我的一系列提問,可以形成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除此以外,我們還需要綜合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以及一些科學性強、信效度高的相關心理測試,通過綜合以上這些信息,最終形成對自己的一個真實客觀、清晰全面的分析了解。當同學們擁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自我認知的同時,也就開始懂得了如何規劃自己、規劃自己的未來。
知彼
即了解社會及經濟發展趨勢、行業就業狀況、未來就業機會等。對熱點信息的了解和相關國內外高校的專業信息的掌握,可以幫助同學們在選擇時更加從容和堅定。這個任務量還是蠻大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多途徑、多方面地獲取相關信息,儘可能多地做好充分的信息資源儲備。
抉擇、目標與行動
即做決定的技巧、勇氣、毅力、確定目標並且有計劃地採取行動、落實有效管理生涯規劃事項。大多數同學表示,家長是對自己生涯規劃影響最大的人,但是,自己平時卻很少跟家長共同探討生涯規劃。因為,家長平日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學習,其次是心理健康,最後才是興趣、理想等,這令孩子們也挺無奈。因此,希望家長們在抉擇前,多與孩子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傾聽並尊重孩子們的感受和想法,讓孩子們能化被動接受為主動選擇。這樣,才會讓孩子意識到在決定自己的人生大事,會有一種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
經過慎重的抉擇後,我們就明確目標了。目標是一個人期望未來能達到的狀態。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目標。小到瑣碎的日常生活,大到人生,都不能沒有目標。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目標組成的。目標能夠調動人的積極性。它是一種召喚、一種動力、一個吸引,也是一種激勵。目標能夠開發人的潛能。有了清晰的目標,才能夠集中精力,會聚自己的能量,使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目標能夠引導人走向成功。有了目標,人就知道要往哪裡去,去追求些什麼。
我們求學的路上充滿艱辛,但更有快樂,面對新的一天,我們要全力以赴,滿懷感激。對人寬容,對己克制,對事努力,對物珍惜。積極帶來希望,主動創造機遇,自信贏得尊重,熱情充滿動力。自立自律,努力學習!自強自信,奮鬥不息!三年刻苦,三年磨礪名校就在腳下,努力終將抵達!
* 部分圖片文字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編輯 | 劉老師
排版 | 劉老師
圖片審核 | 侯老師
文字審核 | 孫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