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為什麼可以稱作「成語」之都呢?

2020-12-11 歲月靜好默

關於邯鄲為什麼叫做成語之都呢?邯鄲_成語之都,關於邯鄲有關的成語有多少呢?可以說高達1500多個!邯鄲學步,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黃粱美夢,圍魏救趙,毛遂自薦,胡服騎射,奇貨可居,鷸蚌相爭,智者千慮,一言九鼎,背水一戰,紙上談兵,路不拾遺,以人為鏡……,這些大家都能理解,廣泛傳播的成語都來自於邯鄲,我們常用的成語600多條,看來邯鄲被稱為成語之鄉絕對是實制名歸!

那什麼可以稱為成語呢?學術的解釋是這樣的,眾人之說,成之幹語,每一個成語的後面,其實都是一個典故與故事,信息量特別的大,成語有點像今天的集成塊,表面很簡單但是背後極其複雜, 邯鄲有這麼多成語產生,說明邯鄲這座城市是非常有文化感的一座城市,

邯鄲市位於我國河北省南部,它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秦始皇嬴政就出生在這裡,它也曾是趙國的都城,在邯鄲建設中華成語文化園,就是看中了邯鄲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

相關焦點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邯鄲,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各具特色
    書面語、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習語,但是你知道這些習語的典故來源嗎?這座以成語而聞名的城市,其成語典故遍布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從邊塞到中原的邯鄲成語典故,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各具特色。
  • 河北省「很有文化」的城市,是指南針的故鄉,還是成語之鄉
    河北省管轄的11個城市中,說到「最文化」的城市不是邯鄲屬, 位於河北省南端的邯鄲市是河北省的省轄市。為什麼說邯鄲的「有文化」呢? 讓我們從邯鄲的歷史開始, 邯鄲是國家史名城,我知道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是在這裡發現的, 什麼是磁山文化?
  • 河北邯鄲被譽為「成語之都」,1580個成語相關,邯鄲學步認識了它
    在我國歷史上,城市名稱變更是常有的事情,比如說我們熟悉的西安,在古代叫做鎬京,長安,南京則在古代被稱作金陵。但是在我國也有少數幾個地方,自古以來就一直沒有更改過名稱,其中河北的一個城市就屬於其中的一個,3100年來,一直沒有更改過,這就是邯鄲。
  • 素有「成語之鄉」之稱的邯鄲,歷史悠久,景色獨特
    說到成語大家是不是耳熟能詳呢,畢竟成語也是我們學習過的,那麼大家知不知道被稱為「成語之鄉」地方是哪裡呢。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素有「成語之鄉」之稱的邯鄲,歷史悠久,景色獨特。邯鄲是中國唯一一個兩千多年沒有改過名字的城市,邯鄲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城邑。 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歷史,使邯鄲市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優美的自然景觀。邯鄲的自然風光也毫不遜色,綿延起伏的太行山、水勢浩渺的京娘湖,這一山一水給這座千年古城添了不少靈秀之氣。
  • 河北高校電視成語大賽在中國成語之都邯鄲成功舉辦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深入挖掘中華優秀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重要要求,在全省高校中進一步推動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河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 為何說河北邯鄲是成語之都?不服不行
    河北省南部的邯鄲市,位於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邯鄲之所以名氣大和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以邯鄲為都有很大關係。實際上,邯鄲除了是趙國之都,還有一個「都城」的身份——邯鄲還是成語之都。
  • 河北邯鄲真不愧為成語典故之都,邯鄲學步的典故起源於此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與山東省和河南省相鄰,這是河北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同時還是我國的成語典故之都。據考證,直接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多達200餘條。這些成語典故,也是邯鄲歷史文化的標誌之一。在邯鄲老城區,有一座橋,叫做學步橋,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邯鄲學步」這個成語,實際上這也是邯鄲學步這個故事的發生地。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燕國壽陵有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於是不顧路途遙遠,來到邯鄲學習當地人走路的姿勢。
  • 邯鄲3000年不改名,還是著名成語典故之都,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城市
    在戰國時代,燕國壽陵有一個少年,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特別優美,便不顧路途遙遠,到邯鄲去學習當地百姓的走路姿勢。於是,他不但沒學會邯鄲人走路的姿勢,而且忘了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最後只好爬著回去。那就是成語「邯鄲學步」。這件事發生在今天河北邯鄲的邯鄲——邯鄲。
  • 享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美譽的河北邯鄲,有什麼出名的東西麼?
    邯鄲,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南端,素稱河北省的南大門。邯鄲市區位優勢得天獨厚,5條鐵路縱橫。邯鄲國際陸港坐落在此,邯鄲國際機場坐落於冀南新區。隨著邯黃鐵路通車,黃驊港、京唐港聯繫更為快捷。邯鄲還是劉鄧大軍誕生地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邯鄲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是中國小麥,棉花、玉米等五種農產品優勢產區,小麥、棉花年產量達200萬噸和8萬噸,有「北方糧倉」、「冀南棉海」之稱,形成了雞澤辣椒、臨漳獺兔、館陶蛋雞、魏縣鴨梨等10個特色產業之鄉。
  • 邯鄲成語典故之都街頭「快閃」秀成語故事
    長城網邯鄲10月14日電(鄭風莉 李晉陶)一員大將身負荊條,面向一位文官單膝下跪,雙手抱拳高舉過頭。如果說這是一個成語的場面,無需提示,人們一定能夠脫口而出:負荊請罪!13日下午,在「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市,30名來自河北工程大學的大學生身著古代服飾,在邯鄲市文化藝術中心廣場上演了「完璧歸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等12組成語造型,並與現場觀眾同時揮動手機,共同高喊口號「成語邯鄲搖一搖」。這是邯鄲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碩果金秋·品讀邯鄲」系列網絡宣傳活動中「魅影邯鄲」系列快閃的第二場。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避暑邯鄲 「學步」成語之鄉
    黃粱夢呂仙祠蓮池  邯鄲是一座成語典故之都、山水名城,更擁有數不清的地道美食。  成語之都  彰顯文化底蘊  邯鄲的成語典故文化豐富,黃粱美夢這個成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就出自於黃粱夢呂仙祠。黃粱夢呂仙祠是國內唯一以夢文化為主題的道觀,在這裡,你不僅可以領略朱垣掩映、綠樹蔥鬱、青煙飄嫋的「蓬萊仙境」,還可以領悟寧靜致遠。景區內古建築形式多樣,名家墨寶眾多,泥塑蠟像傳神,石刻手法精湛,園林風格獨特。
  • 華強集團邯鄲打造成語主題公園
    深圳知名文化企業華強集團將在邯鄲打造「中國成語文化主題園  邯鄲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都之一,不僅在歷史上佔據著輝煌的一頁,而且在文化方面也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在人們日常所用的3000條成語當中,有1584條產生於以邯鄲為中心的趙國並與邯鄲相關,因此邯鄲素有「成語之鄉」的美稱。華強集團在文化科技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已經連續六年位列「中國文化企業三十強」。
  • 首站落戶邯鄲華強方特推成語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
    8月1日,河北省重點項目、國內第一家以成語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方特國色春秋」在邯鄲正式開業迎客。當日上午8時,邯鄲市副市長張學軍等相關領導、華強方特集團總裁劉道強等企業代表,以及中央和地方百餘名媒體記者共同出席開園儀式。
  • 曙光第二小學——跟著成語遊邯鄲(十) 價值連城
    在人們日常所用的成語當中,相當一部分產生於邯鄲。 2005年10月26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河北省邯鄲市舉行命名頒牌儀式,授予邯鄲市「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一葉障目
    【跟著成語遊邯鄲】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瑞,太行山東麓,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是一座具有近3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也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其「邯鄲」之名延用3000多年而不變,這在中國城市中是很少見的。 悠久的歷史賦予了邯鄲燦爛而豐富的文化資源。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十一) 一葉障目
    【跟著成語遊邯鄲】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瑞,太行山東麓,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處,是一座具有近3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城,也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其「邯鄲」之名延用3000多年而不變,這在中國城市中是很少見的。      悠久的歷史賦予了邯鄲燦爛而豐富的文化資源。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因邯山至此而盡得名。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3100年的建城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旅遊資源豐富,有眾多著名景點景區。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邯鄲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國內首家成語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邯鄲開業
    8月1日,河北省重點項目、國內第一家以成語文化為核心元素的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方特國色春秋」在邯鄲正式開業迎客。當日上午8時,邯鄲市副市長張學軍等相關領導、華強方特集團總裁劉道強等企業代表,以及中央和地方百餘名媒體記者共同出席了隆重的開園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