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中的新名詞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每年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後面,都會附上一份「名詞解釋」。今年江蘇省省長吳政隆在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交匯點記者發現這份「名詞解釋」也增添了一些新名詞。從這些新名詞,可以觀察政府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下面,記者就帶您來看一看——

「3550」改革

為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50個工作日內完成」改革目標。

破、立、降

破,就是破除無效供給;立,就是培育新動能;降,就是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一村一品一店」行動計劃

省政府2017年8月出臺《全省大力發展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全面推進「一村一品一店」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在每個行政村培育一項特色產業,圍繞特色產業建設一家網店,以電子商務引領帶動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銷售和農民創業致富」。

四好農村路

交通運輸部2015年5月印發《關於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要求「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

照後減證

李克強總理2018年1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照後減證」。一是凡不涉及產品質量安全和產業政策的生產許可前置條件一律取消。二是取消社會辦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證核發等審批,社會辦營利性醫療機構床位數逐步實行自主決定。三是優服務強監管。

雙控雙減

指PM2.5和臭氧濃度都得到控制和減少。

城市「雙修」

指通過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實現城市發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轉型。

五個過硬

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1月5日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對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出了「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要求。

記者 陳明慧 任松筠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新名詞增加三成多
    本報訊(記者榮東嶽)為了便於代表更好地審議報告,每年會議期間,大會都會向代表們提供一份《名詞解釋》,對政府工作報告及計劃、財政報告中的專業名詞進行解釋。細心的代表們發現,今年王岐山市長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名詞、新理念更多了。
  • 讀懂菏澤政府工作報告,這些名詞解釋要知道
    1月11日,菏澤市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菏澤市市長陳平代表市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涵蓋了各行各業、各個領域,有不少專業名詞。從這些名詞中可以觀察出政府工作的新舉措、新要求。
  • 【聚焦「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並且具有:一是達到上級教育部門規定辦園基本標準;二是面向社會大眾招生;三是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接受政府指導價等三項特徵。【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其技術特點是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基本特徵是開放、共享、交互、協作、泛在。
  • 12個高頻詞、16個「名詞解釋」助你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通過對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進行詞頻分析,理出了12大高頻詞。這些高頻詞把河南的方方面面匯聚到一起,透露了河南省2020年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高頻詞2:創新 66次報告指出,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事關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 《政府工作報告》新名詞解釋
    我省2004年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15.54億元用於對種糧農民補貼。  良種補貼:國家為了提高農產品(玉米、水稻、大豆)質量和競爭能力,鼓勵農民種植優質專用品種而實行補貼。去年,我省專用玉米和高油大豆良種補貼標準為每畝10元,面積分別為300萬畝和200萬畝;水稻良種補貼標準為每畝15元,面積為963萬畝。共補貼1.94億元。
  • 《政府工作報告》名詞解釋
    「五帶五十八村」:指國家級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試點工作中首批開展規劃編制的帶和村。五帶,即詩畫山水帶、古風民俗帶、產業風情帶、運動休閒帶和生態養生帶,包含23個村。此外,還擇取了有特色、有基礎的35個村,合計五十八村。  27.「五無」管理:即無佔道經營、無亂停車輛、無暴露垃圾、無亂貼廣告、無亂搭亂建。
  • 宗慶後昨日解釋,為啥說馬雲胡說八道:我是討厭有人拿新名詞忽悠
    商悟社:宗慶後之所會這麼討厭別人提新名詞,社長認為可能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我們都知道宗慶後代表實體經濟,馬雲代表虛擬經濟,實業家一般都是非常務實,討厭務虛,做實業的一般都是講究踏踏實實,不喜歡提一些虛頭巴腦的概念、名詞之類的
  • 【圖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您想知道的名詞都在這裡!
    【圖解】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您想知道的名詞都在這裡! 今天上午9時,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提到的一些概念
  • 溫州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名詞解釋
    溫州網訊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中,湧現了不少新名詞。這些新名詞,勾勒著溫州未來五年發展的目標、路徑、亮點等等。今天,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起草小組給出最權威的「名詞解釋」。  5、系列「三年行動計劃」  2015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管理、社會事業發展等重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三年時間的主要目標、工作任務、具體措施和責任單位。
  • 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中的名詞解釋
    連結: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報告中的名詞解釋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關於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的名詞解釋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是指政府在科技資源配置活動中,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大型科技設施、自然科技資源、科技文獻、科技基礎數據等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戰略重組與優化,共建共享,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放高效、體系完備的物質和信息保障系統。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於2003年正式啟動。
  • 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這37個名詞解釋要知道
    1月7日,河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省長許勤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報告涵蓋了各行各業,有不少專業名詞。為此,人民網河北頻道兩會報導組梳理了一本「小詞典」,為大家答疑解惑。  1.
  • 從《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談起
    [摘要]《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更易出現「中式英語」傾向。其原因有三:一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新詞語新提法難以從英文詞典中找到現成的對應詞;二是對忠實原文的要求更嚴,為了政治上保險容易套用中文結構亦步亦趨,導致譯文機械呆板;三是行文中並列謂語或並列短句居多,句型單一,用詞抽象重複,譯文更易結構鬆散,枯燥晦澀。
  • 名詞解釋:財務會計報告
    #13; 名詞解釋
  • 聚焦天橋區兩會丨讀懂政府工作報告 這12個名詞解釋了解一下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5日訊6月5日,濟南市天橋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天橋區政府工作報告新鮮出爐。要想讀懂政府工作報告,這12個「名詞解釋」你了解嗎?加快濟濼路南北發展中心軸、小清河東西發展隆起軸、濟南新材料產業園、藥山科技園、濼口國際商貿示範園(國際商貿城)、北湖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園「兩軸四園」的隆起、發展和引爆,帶動城市更新、開發改造、產業壯大,打造成為在省會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金街玉帶、四顆名珠」。第2個戰役,是「371」產業振興戰。
  • 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報告中的名詞解釋
    連結:中央和地方預算報告中的名詞解釋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關於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的名詞解釋主要內容和目標是: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由國家安排財政資金,通過貼息或補助的形式,引導城市連鎖和超市等流通企業向農村延伸發展「農家店」,力爭用三年時間,在試點區域內培育出25萬家左右標準化「農家店」,覆蓋全國50%的行政村和70%的鄉鎮,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幹、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市場流通網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
  • 名詞造句和解釋_名詞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名詞(míng cí)。術語或近似術語的字眼兒。[丁玲《杜晚香》:「抗美援朝,晚香還不及懂得這個新名詞,李家的小兒子就報名參軍了。」]邏輯學稱表達三段論法結構中的概念的詞。名詞參考例句:1、真是女大十八變,「醜小鴨」對她而言,已經是個歷史名詞了。2、由名詞構成的感嘆句。
  • 名詞工作要體現時代要求
    術語釋義非常必要第二版《冶金科技名詞》將在第一版基礎上增加詞條釋義,以保證每一個名詞都有確切含義。很多長期從事名詞工作的編輯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要寫清楚每個詞的確切含義很不容易。翁宇慶認為:「釋義不僅僅是編輯的工作,首先應該是各行業專家的事情,我希望專家們能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字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重點詞彙你懂嗎?
    《政府工作報告》作為回顧、總結政府工作情況,歸納、匯報政府工作計劃和目標的綱領性文件,對各行各業都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學習《政府工作報告》既可以漲姿勢,又可以在新的一年裡緊跟政策導向、把握先機。
  • 奇怪知識補習班 | 奇怪的新名詞
    此時此刻腦海裡突然閃現《迫真空手部》中MUR貓呆萌的臉。(該梗指獲得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但沒什麼用的知識或了解了一些鮮為人知的冷知識)哦!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每每這個時候,師大的莘莘學霸,未來的翹楚棟梁,你有沒有感覺到你還停留在了「2G」時代?
  • 百度百科聯手科技名詞委 打造權威知識平臺
    據悉,從6月21日開始,首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8萬餘個科技詞條內容將率先被導入到百科平臺,這些詞條解釋包括中英文標準名、定義、所屬分類等,涵蓋測繪學、船舶工程、大氣科學、地理學、電力、古生物學、海洋科技、航空科技等25個領域。在新名詞新術語眾多、舶來詞大量湧現的科技領域,這一批權威詞條的上線將給廣大網民提供最權威的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