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失格、兒童不宜…深圳檢方對「問題童書」立案調查

2020-12-19 騰訊網

內容失格、兒童不宜……前不久,「問題童書」問題引發社會熱議。12月15日,記者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的「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獲悉,該院將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聽證會還邀請了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代表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檢察官王棟華表示,近期,有部分家長和人大代表向本院反映,部分正規出版的兒童文學或漫畫作品內容失格、三觀不正、情趣低下,甚至存在情慾、暴力和粗口等情節描寫。檢察院認為,少兒圖書是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少兒圖書存在問題,將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檢察院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檢察院對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進行調查,發現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內容血腥,渲染暴力。如一本動物漫畫書畫風陰森可怖,且有多處動物被捕殺時的暴力血腥場面。

二是情慾描寫,少兒不宜。如有一本書雖註明「專為低齡段兒童打造」,內容卻有多處動物發情、交配場景的擬人化描寫。

三是三觀不正,情趣低下。如一些童書立意低俗,情趣不高,有多處內容渲染「有錢、有權、長得漂亮才是成功」等庸俗價值觀。

四是傳播謬誤,違背科學。如某童書借主人公之口稱「大齡產婦生傻子」,某自然繪本把俗語「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饃饃睡」解釋為「給麥蓋好被子,使它免遭嚴寒凍傷,來年就有望豐收啦」,這些說法嚴重違背科學與常識。

五是童書不「童」,定位混亂。如某漫畫版宗教書籍,認為人生虛無,主張遁世,不適合少年兒童閱讀,卻被定位為少兒圖書進行銷售。

六是虛假宣傳,不當營銷。眾多少兒圖書冠以「學校推薦」 「學校共讀書目」「老師推薦讀物」等名目進行銷售,誤導廣大學生與家長,導致一些粗製濫造、格調不高的圖書流行於市。

檢察院認為,「問題童書」的整治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支持和參與,需要圖書出版、文化執法與閱讀促進等多部門的有機聯動,希望通過此次案件聽證會,與會單位能夠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有效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還他們一片綠色閱讀天空。

各方說法

家長代表:兒童作家們每寫下一篇文字要慎重

家長代表張冬華表示,「我們希望兒童作家們每寫下一篇文字都要慎重,出版部門要把好每一道關。作為家長,我們也將與老師一起培養孩子的閱讀免疫力,引導兒童分辨問題圖書,遠離問題圖書。」

市人大代表:加強源頭管理,提高出版準入門檻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龍崗區至誠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兼總幹事甘照寰表示,「這次聽證會很及時、很有必要,這個問題已波及到社會各個階層,我們要在健康成長方面達到高度共識。建議加強監督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要加強源頭管理,同時對出版人員進行積極向上的專業引導。」

深圳市人大代表、龍崗區三聯水晶玉石支部書記、副會長韓春蓮表示,孩子三觀的形成不僅影響自身,還影響社會。建議提高圖書出版等機構的準入門檻,在出版方面,建議對責任編輯進行終身責任制,文化審核部門應建立倒查機制,執法檢察部門要前置,發現問題要聯動,同時建立舉報制度,全社會各界發現問題要及時舉報,減少對青少年的毒害。

職能部門:發現「問題童書」及時下架

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出版和電影處處長譙進華從出版資質、出版機構、書號、選題管理、審核機制等環節分析了「問題童書」的源頭。譙進華認為,之所以出現問題,與對出版審核等相關部門的責任壓實不夠有一定關係,建議對相關業務部門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培訓,發現「問題童書」及時下架,並聯合開展相關行動,淨化圖書市場。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負責人李桂娟介紹,目前國內出版社有581家,每年出版4萬多種童書,已銷售童書達25萬。李桂娟認為,在童書問題上,缺乏有效監管,應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深化進校園管理,凡選必審,落實教材主審責任,落實第一責任人,確保童書市場不受汙染,還兒童閱讀一片淨土。她還建議,除了童書,還要加強對網絡電子兒童讀物的監管。

【記者】楊溢子

【通訊員】孟廣軍

【作者】 楊溢子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深圳檢方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伴隨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如《淘氣包馬小跳》裡,兩個孩子竟然在輕鬆的討論自殺方式。
  •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讓「問題童書」遠離孩子
    深圳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 內容血腥,渲染暴力...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原標題:深圳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 深圳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
  • 「灣區新觀察」「問題童書」內容失格誰來管?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沈婷婷內容失格、三觀不正、情趣低下……部分正規出版的兒童文學或漫畫屢現問題,為淨化未成年兒童的精神食糧,深圳市人民檢察院於12月15日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各界代表建言獻策為童書排雷
  • 訴訟聽證會,是對「問題童書」的宣戰檄文
    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到市人大代表、學生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多個相關單位的代表,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記者從聽證會上獲悉,目前檢方已經根據相關法規對「問題童書」一案予以立案審查。(12月16日《廣州日報》)童書是孩子們的精神糧食。
  • 粗製濫造、內容失格!部分童書奇葩多,「兒童不宜」丨胡林果 楊淑馨
    伴隨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童書裡面奇葩多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另一些童書則加載了歧視思維,將扭曲的觀念投射到作品中。一本兒童幽默小說,將正在討論問題的女孩形容為「長舌婦」。一些家長擔心,童書中充斥此類話語,將不利於孩子們塑造正確的性別觀念。還有一些兒童圖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有本書中赫然配圖:貓爸爸開車載著家人,車輪底下是被軋過的老鼠。
  • 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公益訴訟聽證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榮12月15日,針對部分家長和人大代表反映部分正規出版的少兒圖書存在內容失格、三觀不正、情趣低下等問題,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雖然這兩本書已因輿論壓力下架,但引起了深圳市檢察院對不良童書現象的思考,為此,該院對深圳市線上、線下流通的部分少兒圖書進行了調查,發現部分少兒圖書存在內容血腥、渲染暴力,情慾描寫、少兒不宜,三觀不正、情趣低下,傳播謬誤、違背科學,童書不童、定位混亂等問題,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 時事熱點:「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時事熱點:「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圖書是少年兒童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重要渠道。健康向上、內容豐富的少兒出版物,可以豐富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則會嚴重危害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對其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產生誤導作用。
  • 這場「問題童書」聽證會直播,竟引來30餘萬人圍觀……
    12月15日下午,深檢君召開了「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代表以及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市婦聯、團市委、市委宣傳部、市司法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文體局、深圳書城、海天出版社、深圳小學等多個單位代表參加
  • IN視頻|向「問題童書」說不!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聽證會
    2020年12月15日訊(記者 張玲 實習生 李玉春)「少兒圖書是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少兒圖書存在問題,將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本院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 粗製濫造,內容失格!問題童書是怎麼矇混過關的?
    新華社發記者了解到,有的兒童暢銷書作家一年可出版40多本書,平均不到10天就出版一本。為了提高出版效率,多數頭部暢銷童書作家與出版社合作成立個人工作室,以團隊力量快速批量產出童書。「速成容易導致童書質量問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兒童文學作家小山(筆名)告訴記者,快餐化、低俗化、同質化,乃至「有毒」內容正在侵蝕童書。
  • 人大代表呼籲:向「問題童書」說不
    檢察機關對「問題童書」立案審查2020年12月15日,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問題童書」檢察公益訴訟聽證會,邀請深圳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家長代表、專家學者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的諸多亂象。這場聽證會通過新浪直播間進行全程直播,吸引了34萬熱心網友在線圍觀。
  • 封面評論|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方可根治童書內容失格
    □蔣璟璟據半月談,伴隨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粗製濫造、內容失格,奇葩童書簡直刷爆下限。有兒童幽默小說將正在討論問題的女孩形容為「長舌婦」;還有一些兒童圖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在卡通繪本「人畜無害」的表象下,諸多三觀不正、少兒不宜的內容,被夾帶在童書之內。家長稍有不慎,孩子便會中招遭荼毒。
  • 網友爆料著名童書「少兒不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最近一段時間,多位網友爆出有童書存在少兒不宜的內容,並列舉出了幾部著名兒童讀物中的性描寫、自殺橋段等,引發熱議。有網友擔憂:兒童讀物怎能變「毒物」?在這場討論中,網友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既有對部分「失格童書」的批評指責,亦有讀者認為需要冷靜區別對待,不能割裂看待書中的情節。童書到底怎麼了?童書的尺度該不該有一條標準?大河報記者梳理了網絡爭議,並採訪了兒童教育專家、兒童文學作家進行討論。
  • 警惕童書「失格」現象
    暑假是兒童閱讀厚積薄發的黃金時間,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購買一大堆童書,作為暑期 彎道超車 的 食糧 。但近年來,童書 失格 現象卻逐漸增多,如《裝在口袋裡的爸爸》中大段 如何自殺 的描寫;如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科普童書《動物小百科》中《果子狸》一文,稱果子狸的肉可以吃(目前該圖書已下架);如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常見動物識別圖鑑》一書中,存在多處錯誤,金絲猴的配圖中出現松鼠猴的圖片;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中,動物小朋友們前往參加小熊的生日會,但吃蛋糕時卻發現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多了只烤雞
  • 討論自殺方法、配圖血腥、少兒不宜……童書豈能「開卷有毒」?
    從樓頂上像鳥兒一樣張開雙臂飛下來……」這樣直白描寫自殺情節的內容,來自推薦小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讓部分家長頗感不適。日前,新華社記者調研發現,童書市場存在大量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現象,部分童書還存在「兒童不宜」的露骨情節——有些童書赤裸裸展示血腥、暴力,書中赫然配圖:貓爸爸開車載著家人,車輪底下是被軋過的老鼠;有的童書插圖中,卡通人物背著鮮血淋漓的包裹,舞臺上躺著被警察殺死的人,寶箱在流血,傘扎進頭部等畫面。現在的孩子,是名副其實的電子時代「原住民」。
  • 向「問題童書」說不!深圳市檢察院召開公益訴訟聽證會
    記者了解到,近期有部分家長和人大代表向該院反映,部分正規出版的兒童文學或漫畫作品內容失格、三觀不正、情趣低下,甚至存在情慾、暴力和粗口等情節描寫。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認為,少兒圖書是未成年人的精神食糧,少兒圖書存在問題,將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故經報上級檢察院批准,該院對"問題童書"進行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 從首個「問題童書」公益訴訟聽證會看治理「童書」市場亂象
    今年6月,人民日報就發文指出兒童讀物中,存在著一些質量問題。問題童書涉及問題深圳檢察機關通過排查發現,目前少兒圖書讀物存在內容血腥,渲染暴力;情慾描寫,少兒不宜;三觀不正,情趣低下;傳播謬誤,違背科學;童書「不童」,定位混亂;虛假宣傳,不當營銷等六個問題
  • 給問題童書掃掃雷
    《廣州日報》報導,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少兒閱讀市場逐漸擴大。然而,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引起了家長們和社會輿論的關注。 如何解決少兒圖書中存在的諸多亂象?有論者呼籲,希望兒童作家們每寫下一個字時,請一定要慎重。
  • 檢察公益訴訟介入,共同查禁「問題童書」
    為此,深圳新聞網從今年6月起,連續報導《淘氣包馬小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兒童讀物中出現的不良內容,呼籲社會關注問題童書,取得了積極的輿論反響。相關職能部門在近些年加大了少兒出版物的管理和市場整治力度,但一位少兒出版社社長坦言,「整治效果有限,尚未實現問題童書的根本性改觀」。基於此,市檢察院大規模大動作的召開了本次公益訴訟聽證會。從童書問題、公眾利益、營造合力三方面審視,我們對本次聽證會的必要性、緊迫性以及接下來將取得的效果,將會有更為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