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考移民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每年高考季就愈發引人關注,為什麼明知違規冒險卻一直屢禁不止呢?
「高考移民」為什麼屢禁不止,主要原因還是招生計劃分配不合理,以及不同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造成的。
我們僅從都使用全國I卷的兩個相鄰省份河北和山西的相關高考數據對比分析,大家就能一目了然看出來兩個省份的考生考取大學的難度差異。這兩個省份絕對不是高考難度差距最大的省份,只是舉例便於說明!
1.分析頂尖高校清華大學
最近幾年,河北省被清華大學錄取總人數(含競賽和自招等疊加)都約為130人,山西省都約為100人。表面上看,河北比山西錄取人數多,但河北高考人數卻是山西的2倍左右。
僅從清華的錄取分數線來看,河北文科分數線比山西高了40分,理科分數線高了26分,在高考的競爭中,想多得一分都是很困難的事,更何況是三四十分的差距。
2.分析985高校中分數較低的蘭州大學
2019年蘭州大學在河北省錄取分數線:理工類615分,文史類620分;在山西省錄取分數線:理工類572分,文史類575分。河北省比山西省分數線高出了40多分!
我們對比兩個省份公布的高考一分一檔表的數據
河北省708分以上的考生就有32人;700分以上的考生有108人;680分以上的考生有1113人;650分以上的考生有7007人;620分以上的考生有19493人;600分以上的考生有31474人。
在同考全國一卷的其他省份,700分那絕對是頂尖分數,清華北大基本上是穩進了。可在河北省,如果按照去年清北的錄取人數折算,今年最少要考到703分才可以。
今年河北省分數線整體上浮30分。650分在其他省份,比較好的985大學基本上穩進了,可在河北省,蘭州大學都不敢說穩妥。600分以上,也只能去不錯的二本了!
山西省697分以上的考生有10人;680分以上的考生有102人;650分以上的考生有1167人;620分以上的考生有4602人;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672人。
如果按照去年清華和北大的錄取數據分析,今年只要在682分以上就能進入清北。而這個分數如果放在河北省,別說清北,就是復旦和上海交大都進不去。
從高校資源來看,河北省今年高考人數62.48萬,可河北省境內一所985大學都沒有,只有一所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而河北工大校址還不在河北省,在天津市。
河南省更厲害,全省報名人數115.8萬。和河北省類似,境內也是一所985大學都沒有,只有一所211大學:鄭州大學。
像山東、河南、河北這樣的高考大省,絕對不會擔心高考移民問題,因為這些省份只會輸出,不可能輸入的。(衡水中學是特例,不能以常理論之)
全國高考時間統一,但各省試卷不統一,各省招生計劃指標人數和錄取分數線單獨劃定,錄取比例不均等都造成不同省份考生上大學的機會不公平,不公平就必然會產生高考移民!誰不想去錄取分數線低、錄取率又高的省份呢?
別說高考,就是小升初問題都使得學區房價格居高不下,資源不均衡一定會產生人為的流動!
各省為解決高考移民問題,出臺了多種措施。比如:2018年10月,福建省招委會和省教育廳也印發了《關於福建省普通高考報名條件有關事項的通知》,對2019年及2020年以後報考普通高考的應屆畢業班學生,都做了戶籍遷入福建省時間、具有福建省高中階段學校學籍及連續實際就讀經歷的限制。
2019年5月24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嚴格規範大中小學招生秩序的緊急通知》,提出加強「加強高中學生學籍管理,嚴禁人籍分離,嚴禁同時或者交叉註冊普通高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雙重學籍」,加大對「高考移民」的綜合治理。
但圍追堵截只是治標不治本,那些在高考大省苦讀的學生、在資源匱乏地區就讀的學生並不會因此高枕無憂。更深層的,還是要儘快深化高考改革,同時縮小地域間教育資源不公平的差距,只有根本衝突得以解決,高考移民現象才有希望終結。
作者寄語:高考改革的重點應放在招生制度的改革上,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從根本上改變現有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招生計劃指標制度,設計出適應社會發展並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對培養人才需求的招生制度。
——END
【我是高中化學王,專注中學教學,關心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我的分享,請關注我的百家號:高中化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