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在商超了解物資供應情況
對桂林馳援醫務人員食堂進行監督檢查
執法人員檢查藥店疫情防控及藥品供應情況
文/圖 通訊員劉運飛 陳功友 範洹萑
庚子鼠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疫情就是命令!在眾志成城的抗疫阻擊戰中,有一支鐵軍隊伍,他們不辱使命,衝鋒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他們牢記責任擔當,奮力營造安全有序的市場環境,給父老鄉親戰勝這場災難以信心和力量。他們就是竹山縣市場監管局黨員幹部職工。
守土有責篇:嚴防死守 重拳出擊
疫情發生以來,竹山縣市場監管局牢記使命擔當,重拳打擊違法經營行為,服務保供穩價,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聞令而動,有召必回。1月23日,該局召開中層以上幹部緊急會議。響應戰時命令,下達作戰任務,成立戰時指揮部,制訂了「落實三項保障、巡查四個領域、抓好八項重點」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黨組書記、局長張彬才任組長的領導小組,黨組成員分兵把關,5個工作專班各司其職,執法大隊和全縣17個基層所全面鋪開,打響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1月26日,全系統190人迅速到崗,投入戰鬥。
守牢紅線保供穩價。疫情初期,群眾紛紛搶購口罩,出現了「一罩難求」的現象,針對個別商家趁機哄抬物價的現象,該局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積極應對。對哄抬價格的,嚴厲打擊;對合理性漲價的,支持企業保障供應,做好宣傳。同時加強每日價格監測,並公布監測結果。
1月26日,竹山縣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該縣擂鼓鎮某藥店1元購進的口罩,每個賣4元,涉嫌哄抬價格。經調查取證後,該局給予當事人嚴厲處罰,並公開曝光,這是轄區內查處的第一起鬨抬價格案,有力地震懾了違法行為。疫情期間,該局共對5起鬨抬口罩價格行為實施了嚴厲處罰,維護了口罩市場的正常秩序。
開展保供穩價工作以來,全縣11家成品糧油批發單位採購成品糧油4410噸;17個鄉鎮37家藥店科學有序配送藥品,供應醫用口罩110萬隻、酒精和84消毒液10餘噸;壽康永樂、新合作、大潤發幾家大型超市,每日根據貨物量定製配送,糧油果蔬及副食品供應充足,沒有出現斷貨斷供現象。
織密網絡保食品安全。2月10日,經抽檢發現,某留觀點存放的散裝花生米不合格(黃麴黴素超標),存在安全隱患。該局工作人員迅速對庫存的花生米進行了查扣,對經營者嚴厲處罰,對超市負責人進行了嚴肅批評訓誡。該局堅持每周定期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檢,及時公布抽檢結果。截至目前,已抽檢35批次,快檢1600多個批次,合格率達到98%。
消費者投訴快辦快結,實現了件件有處理,事事有回音,化解了矛盾,撫平了情緒,促進了社會穩定。一個多月來,該局共受理投訴舉報343件,已辦結333件。
截至3月10日,該局依法檢查商超1278家次,賓館554家次,藥店1485家次,留觀點廚房252家次,巡查活禽宰殺攤點2300家次,暫扣違令開業商戶營業執照95份,建立流動廚師檔案393戶,成功勸阻紅白喜事聚餐164起,物資供應和消費市場平穩有序。
服務發展篇:群策群力 共克時艱
「服務發展是第一要務,監管執法是第一責任」,該局牢記根本宗旨,發揮職能作用,為經營者排憂解難,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支持「停不得」企業復工復產。湖北嘉麟傑服飾有限公司積極響應戰時機制,申請復工轉產生產隔離衣,該局特事特辦,迅速與上級主管部門取得聯繫,協助企業辦理了《一類醫療器械備案許可證》,為復工轉產贏得了時間。湖北嘉麟傑公司組織350名工人返崗,日生產防護服14000餘套,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據統計,疫情期間全縣「停不得」企業復工復產6家。
疫情發生以來,該局把創文包保模式應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分組包保街道,幹部包保店鋪。負責開工店鋪測量體溫、實名登記、個人防護、場所消殺、投訴調解,全方位無縫對接。縣城區內商超日配送結單5000單以上,貨值金額80萬元以上,日消殺面積5萬餘平方米。
對養殖業大戶,在嚴格檢驗檢疫的前提下,實行定點屠宰,定點供應。幫助養殖戶尋找銷售渠道,供應超市肉品10多噸。春茶上市在即,該局對30多家茶葉企業生產加工流程進行了規範,為順利復工復產作好準備。
竹山縣秦古鎮張家溝村陳某投資50萬元建了一家養雞場,因受疫情影響,他們養殖的2000隻雞正值出欄卻無法出售。夫婦倆整日茶飯不思,愁眉苦臉。竹山縣市場監管局秦古市場監管所得知此事後,迅速趕到養雞場實地考察,通過與商超對接,促使陳某與兩家指定商超籤訂了1500隻雞的購銷合同,每日向兩家超市提供150隻雞。另外500隻雞通過電商平臺包裝冷凍銷售,解決了陳某的出售難題。
疫情期間,除擔負市場監管職責外,該局還承擔了兩個小區104戶344人的值守任務。包保人員登記人員信息,上門測量體溫,耐心解釋,溝通感情,及時化解矛盾。該局職工範小兵為留守老人墊付買菜錢;小區的下水管道壞了,李永竹找來修理工,並參與維修;孫兵的小孩才2歲,母親也患重病沒人照顧,可他堅持天天上門為武漢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上報報表零差錯。該局值守幹部寧願自己多跑一步路,多受點委屈,儘量解決群眾的困難,小區群眾後來都能將心比心,相互理解,該局所包保的小區成為「無疫情小區」。
抗疫群英篇:初心不改 誓言可期
在抗擊疫情一線,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抹志願紅就是一根標杆,一枚紅袖章足以撐起老百姓心中的希望。
張尋是竹山縣市場監管局樓臺市場監管所所長。去年11月,他在工作中摔斷了胳膊。疫情期間,他堅持帶傷巡察經營門店,處理消費投訴,帶頭在值守點值夜班。
1月27日,樓臺鄉某村民預擺20桌酒席慶祝36歲生日,村幹部得知情況後到場做工作讓其取消宴請。可該村民以「食材已提前備好,並通知了親友」為由拒絕取消「壽宴」。接到舉報後,張尋立即趕到現場,對當事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致電村民聘請的廚師,要求其立即停止壽宴服務。廚師當即表示停止服務,該村民也只好取消「壽宴」。
因張尋曾經做過衛生防疫工作,除巡查藥店超市、監管留觀點食品安全、值守點勸導外,他還義務當起了防疫宣傳員,給宅居在家的鄉親做心理疏導。今年2月23日,張尋感覺手臂有些異樣,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手臂肱骨變形,醫生建議他休息治療,但他第二天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保證「農村陣地」不失守。張再新是竹山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駐竹山縣溢水鎮廟梁村扶貧工作隊長兼廟梁村第一書記。從1月26日開始,張再新和廟梁村黨支部書記王擁軍駕駛三輪車,拿著小喇叭,深入各組各院喊話,號召村民「不拜年、不聚餐、不打牌、不扎堆」。
2月11日,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通知,廟梁村村民王某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張再新立即與王擁軍入戶排查,確認王某尚在溢水集鎮,廟梁村距離溢水集鎮25公裡。事不宜遲,他立即駕車與王擁軍一起趕到集鎮,將王某送到集中隔離點。事後,有人問他怕不怕,他說:「我是第一書記,這是我的職責,晚一個小時送他去隔離,就可能導致更多人被隔離。」
竹山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席國雲,是駐竹山縣大廟鄉鐵爐溝村第一書記。自1月26日駐村以來,她配合村「兩委」封控村級交通路口、摸排返鄉人員、張貼發動、登記排查等工作。幫助村民張某料理後事,勸返人員避免大量聚集。後又承擔起張某的殘疾妻子、患病兒子的物資保障和管護任務。她一個月沒有回家看過孩子,被譽為疫情一線的「鏗鏘玫瑰」。
疫情期間,該局14名幹部負責該縣溢水、竹坪、大廟3個鄉鎮10個村抗擊疫情工作,全部實現了「無疫情村」,保護了百姓安康,保全了脫貧攻堅成果。
疫情是鏡子,照射出竹山市場監管人的忠誠擔當;疫情是尺子,衡量出竹山市場監管人貼心為民的零距離;疫情是錘子,檢驗出竹山市場監管人的作風和品質。為了肩扛的盾牌,為了守護一方平安,他們不分晝夜,無畏前行;為儘早戰勝疫魔,竭盡全力維護良好市場秩序,他們用責任和忠誠、大愛和真情譜寫出一曲壯麗的抗疫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