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價比E口標變新貴 騰龍28-75 f/2.8評測

2020-12-11 蜂鳥網

·評測前言

  說到騰龍這支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我們還得先從索尼全畫幅說起,因為索尼憑藉A7系列的八款相機以及A9系列的一款相機,在全畫幅微單市場上一家獨大(當前全畫幅無反只有索尼以及徠卡SL),搶佔了不少的市場。而且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的成長過程中,索尼也在不斷的完善著自家的E卡口鏡頭,而在這些鏡頭中標準變焦鏡頭一共有三支:SEL2470Z、SEL2870、SEL2470GM。在這三支鏡頭中光圈恆定F2.8的只有SEL2470GM,SEL2470Z是恆定F4光圈,而SEL2870則是F3.5-F5.6光圈,所以如果索尼用戶想要選擇一隻恆定F2.8的標準變焦鏡頭,只有SEL2470GM一個選擇,選擇這支鏡頭卻需要付出14999元的人民幣,對於索尼全畫幅微單的用戶來說,有很多人一直希望有一個更具有性價比的選擇,比如通過轉接環轉接二手的佳能24-70mm f/2.8等。在今年2月份騰龍突然宣布開發適用於索尼E卡口的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時(騰龍第一支適用於索尼全畫幅E卡口的自動對焦鏡頭),還沒有購買恆定F2.8光圈標準變焦鏡頭的用戶內心一陣躁動。不僅如此,騰龍在宣布開發這支鏡頭之後的五月份,火速正式發售了這支鏡頭,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火爆的市場需求導致這支鏡頭的產能出現不足,騰龍不得不發表聲明道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此火爆的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到底有著怎樣的表現。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外包裝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外包裝依然延續了此前SP系列鏡頭的外觀設計傳統:簡潔低調,其包裝盒採用了上白中金下白的配色設計,底部的金色塗裝與騰龍新鏡頭底部的「輝耀金」金屬裝飾圈形成了很好的呼應。縱觀騰龍近幾年發布的鏡頭產品,騰龍自推出35mm F1.8、45mm F1.8鏡頭之後,鏡頭整體外觀設計更加低調、典雅,風格更加貼近數碼時代產品特點。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是騰龍第一支適用於索尼全畫幅E卡口的自動對焦鏡頭(官方介紹:和索尼株式會社籤署的許可合同下,根據獲得許可的"E卡口"規格書而開發、製作、銷售。),其市場定位也非常的清晰明了。當前很多索尼用戶抱怨的並不是機身或者鏡頭不夠好,而是價格太貴;對於又想獲得不錯的畫質同時又想追求一定的性價比的用戶來說,似乎選擇的餘地也不多,所以這類型的用戶把目光放在了第三方的鏡頭廠商上面。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定位的就是這類型的用戶人群。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鏡頭用途標準變焦鏡頭
鏡頭型號A036
鏡頭結構12組15片
鏡頭卡口索尼E卡口
變焦方式旋轉伸縮式
濾鏡尺寸67mm
驅動馬達RXD高速超靜音步進馬達
遮光罩花型遮光罩
光圈範圍F2.8-F22
濾鏡口徑φ67mm
光圈葉片數9片 (圓形光圈)
最近對焦距離0.19m(28mm端)/0.39m(75mm端)
最大放大倍率1:2.9(28mm端)/1:4(75mm端)
鏡頭直徑φ73mm
鏡頭長度117.8mm
鏡頭重量550g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搭配索尼A7RM2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採用12組15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1片LD低色散鏡片、1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2片複合非球面鏡片;最大光圈為F2.8,最小光圈達到了F22。這款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19m(28mm端)在75mm端的最近對焦距離為0.39m,這款鏡頭的尺寸和重量控制理想,73mm×117.8mm的體積配合550g的重量顯得非常的小巧便攜(相比SEL2470GM要小很多)。鏡頭還採用了簡易防滴構造,以及不易附著汙跡、便於維護保養的防汙塗層,同時配以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全焦段即使是逆光拍攝也能最大限度抑制造成眩光和鬼影的光反射,實現通透清澈的成像效果。

·擴展閱讀:

索尼E口新選擇 騰龍28-75mm f/2.8開箱圖賞
28-75mm產能不足 騰龍官方發表道歉信
E口全幅大光圈標變 騰龍28-75mm f/2.8發布
超長焦新選擇 騰龍100-400mm f/4.5-6.3評測
CP+2018:充實產品線是重上之重 騰龍專訪
CP+2018:騰龍展臺展多款鏡頭 新品現場試拍
CP+2018:恆定F4光圈 騰龍70-210mm鏡頭試用
長焦新選擇 騰龍70-210mmF4鏡頭正式發布
或年內發布 騰龍28-75mm F2.8鏡頭開發中

  想了解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支性價比極高的鏡頭更多優惠嗎?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除了價格上的優惠外,蜂鳥嚴選還為您準備了增值服務,其中包括:

  ·贈送三年,蜂鳥嚴選3C類商品免費CMOS清潔和輕度鏡頭清黴服務;

  ·贈送五年,蜂鳥嚴選3C類商品維修服務五折優惠;

  ·贈送五年,蜂鳥嚴選用戶攝影器材維修服務八折優惠;

  蜂鳥嚴選等待您的探索~

 

·外觀介紹

  雖然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並非是SP家族的成員,但是其設計理念仍然延續了SP家族開創的設計元素,整體設計更加低調、典雅,品味更高。這款鏡頭鏡筒並不算長,只有117.8mm,要比索尼SEL2470GM的136mm短很多,而鏡筒底部則配備有騰龍新鏡頭獨特的「輝耀金」配色金屬裝飾圈,沿襲了騰龍的品牌特徵。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手感一流,延續了近幾年騰龍「人性觸感」的全新設計理念。其採用的外變焦結構設計,鏡頭的最長長度是在75mm端,並且這支鏡頭在28mm端的最近對焦距離僅為0.19m,即便是到了75mm端的最近對焦距離也僅僅只有0.39m,結合F2.8的恆定光圈近距離拍攝能獲得不錯的背景虛化效果。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這支鏡頭無論是在體積上還是在重量上,都要比原廠的鏡頭小很多,並且輕很多,所以第一次拿起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時,這種輕量化所帶來的感覺油然而生,此前搭配G大師鏡頭所帶來的微單不微的感覺瞬間消失,所以從體積和攜帶性上來說,這款鏡頭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搭配索尼A7RM2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搭配索尼A7RM2

  而使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搭配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2,可以看到整體並不突兀,整體顯得非常和諧,鏡頭體積也很小,視覺感還是不錯的。總的來說,這款鏡頭做工精緻、堅固,符合其專業級別恆定光圈全畫幅微單標準變焦鏡頭的定位。

·鏡頭細節展示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鏡筒採用了金屬鏡筒設計,鏡身細節設計考究,整個鏡筒上並沒有設計任何的開關,黑色的鏡筒表面採用了亞光塗層的漆面,金屬質感比較強烈。這款鏡頭變焦環在前、對焦環在後,而該鏡頭的產品型號則被印刷在對焦環的下方。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鏡頭底部的型號標識以及「TAMRON」標識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為日本製造

  在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鏡筒的另外一側,標識著這支鏡頭是日本設計,中國製造。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的變焦環(寬)和對焦環(窄)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將變焦環設計在了靠近前鏡組的一側上,對焦環設計在了靠近鏡頭卡口的一側,從人體工程學上來說,這樣的設計在操控起來更加的得心應手,相比很多將對焦環設計在前變焦環設計在後的鏡頭來說,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使用我覺得更方便一些。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前鏡組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後鏡組以及金屬卡口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濾鏡口徑為67mm,鏡頭尾部卡口採用了金屬材質,並且後鏡組的設計應該是根據索尼公司開放的協議設計的,整體和索尼原生E卡口鏡頭完全一樣;通過上圖實際拍攝,我們看到,騰龍這支鏡頭的前鏡組鍍膜以及後鏡組鍍膜都呈現出一種黃綠色,這和騰龍為這支鏡頭搭配的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不無關係,很大程度上能減少眩光以及鬼影的光反射。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A036)帶有蓮花形遮光罩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焦距覆蓋是28-75mm之間,索尼SEL2470GM是24-70mm之間,其實二者的焦距差不太多。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隨機附贈有一個蓮花形遮光罩,並且遮光罩內部還擁有消光螺紋,可以起到消除視場外邊緣斜射光線的作用。

·MTF曲線對比

  在這次的評測中,我們除了對這支鏡頭的解析度表現進行了實際的拍攝測試之外,還將這支鏡頭拿到了蜂鳥評測檢測實驗室,進行了MTF的曲線對比測試。在MTF曲線測試中,我們分別取了最大光圈F2.8和最小光圈F22,以及中間的兩擋光圈F5.6和F8,分別進行了中心和邊緣的MTF曲線測試。


F2.8 MTF曲線測試

  在光圈為F2.8時,這支騰龍28-75mm鏡頭無論是在廣角端28mm還是長焦端75mm,以及比較靠中間的50mm,在空間頻率10cy/mm以前的表現幾乎是差不多的。但是,當空間頻率超過10cy/mm以後,在邊緣畫質部分50mm焦段是明顯要比28mm和75mm的表現要好一些,這也凸顯了常規變焦鏡頭中心焦段要比兩端的焦段好的一個共性。而中心畫質在空間頻率大概過了8cy/mm後也有較為明顯的分化,廣角端28mm和中間焦段50mm的曲線表現一直都非常的接近,則超焦段的表現略低於28mm和50mm的表現,通過這組曲線我們也便可以得知在光圈為F2.8時,無論是中心畫質還是邊緣畫質,50mm焦段的表現一直都是比較優秀的,而28mm的中心畫質則跟50mm焦段的畫質表現不相上下。


F5.6 MTF曲線對比

  當光圈達到F5.6的時候,這個時候的中心焦距50mm的優勢便更明顯的呈現出來。無論是在畫面邊緣的位置還是畫面中心位置,50mm的MTF曲線在空間頻率表現一直都處於另外兩個焦段的上方。


F8 MTF曲線對比

  由於F8和F5.6都算是這支騰龍28-75mm鏡頭較中心的光圈值,因此與上面的F5.6時,MTF的曲線情況差不多,依然是較為中間的50mm焦段是成像比較好的,無論是在畫面的中心位置還是邊緣位置,在空間頻率超過15cy/mm以後的表現更加的明顯。


F22 MTF曲線對比

  當這支鏡頭的光圈縮到最小時,在邊緣畫質長焦端75mm和廣角28mm、中焦端50mm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但是,在空間頻率50cy/mm之前,這三個焦段的中心畫質表現大致相當,沒有出現明顯的分化。

  通過以上的幾組MTF的曲線,我們基本上是可以了解到這支鏡頭的成像情況。首先,在這支鏡頭的兩個極端焦距,廣角端的成像解析度是一直都比長焦端高的。其次,這支鏡頭跟大多數的變焦鏡頭一樣,在光圈值比較靠中心的時候,無論是邊緣的成像解析度還是中心的成像解析度都是非常不錯的。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機身搭載不同鏡頭組成了不同的成像系統,MTF的曲線表現也會不同。MTF曲線也僅僅是理論,在實際使用中,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到成像的解析度。

·解析度實拍對比測試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很有可能最終會被當成索尼A7系列全畫幅微單的掛機鏡頭而被消費者購買,優異的性價比是否能支撐這支鏡頭日常的使用呢?究竟在日常拍攝的環境中,其解析度表現到底如何呢,我此次採用機身是索尼全畫幅微單A7RM3,拍攝時,採用機內標準模式,並使用了三腳架與10秒定時拍攝模式。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28mm端實拍(紅框內為截圖區域)

  從實際拍攝截圖的效果來看,在28mm廣角端時,最大光圈F2.8中心和邊緣成像就已經很好了,收縮一擋光圈之後,無論是銳度還是細節表現都非常不錯,而其最佳光圈在F8左右,而在F16時畫面由於小光圈衍射的現象導致畫質出現下降,但並不嚴重,總體來說,騰龍這支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表現還算是也可圈可點。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 75mm端實拍(紅框內為截圖區域)


  通過實際的測試截圖,我發現這支鏡頭在75mm端的時候,畫質的表現和28mm端基本一樣,最大光圈F2.8時出現中心和邊緣稍軟,但這個是相對的,因為在F2.8光圈下的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而最佳畫質表現同樣是F8光圈的時候,從F4到F16之間其中心和邊緣的畫質表現也都非常的穩定,最大光圈的中心銳度非常高。綜合來看,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可以非常輕鬆的拍攝風光、微距、舞臺、建築、體育運動、人像等題材。

·眩光色散對比測試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鏡頭結構為12組15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1片LD低色散鏡片、1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2片複合非球面鏡片,並採用了恆定F2.8的光圈設計,那麼在背景虛化、色散、畸變以及暗角方面的表現到底如何呢?我們將通過實際拍攝的方式來為大家展示。首先我們來看下眩光的表現(所有測試項均關閉機內矯正)。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實拍眩光鬼影測試(28mm端)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實拍眩光鬼影測試(75mm端)

  在眩光測試中,我們均採用最大光圈直面陽光拍攝,由於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內部合理的採用了XLD超低色散鏡片和LD低色散鏡片各1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複合非球面鏡片等多種特殊鏡片,同時配合BBAR寬頻抗反射鍍膜,全焦段即使是逆光拍攝也能最大限度抑制造成眩光和鬼影的光反射;而在色散測試中,通過我們100%截圖放大的效果來看,這支鏡頭的表現非常不錯,紫邊表現非常輕微,如果開啟機內矯正功能,基本察覺不到;不過這裡要說一句,紫邊的後期修正也非常的簡單,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畸變暗角對比測試

  接下來我們看看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畸變表現,在測試這支鏡頭畸變和暗角的時候,我們關閉了機身內暗角以及畸變的矯正。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暗角測試(28mm端)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暗角測試(75mm端)

  在關閉機內暗角校正以後,我們發現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在最大光圈下暗角現象存在,特別是75mm端下的暗角現象要較為明顯,但我需要強調一點的是,我們是在關閉機內矯正的情況下拍攝的。如果開啟機內矯正,暗角現象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另外在數碼時代通過各種後期軟體都能輕鬆消除暗角現象,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問題。但我想說的是,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綜合素質還是不錯的。

·人像與街景樣片實拍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這個焦段的鏡頭其實和24-70mm這個焦段高度的重合,在我看來,這支鏡頭是追求性價比的職業攝影師以及攝影愛好者最常配置的一支工作鏡頭,因為它兼備適當的廣角端和長焦端,能夠滿足複雜多變的工作環境的拍攝需求。通過實際的拍攝,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鏡頭能夠適應人像、街拍、風光、室內、夜景等多種題材的拍攝。(以下樣片均為原始JPEG格式照片,未經過任何的後期處理,各位讀者可點擊大圖查看原片)


焦距:28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5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7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4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7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6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1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8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8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3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75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3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1.0EV  白平衡:自動

·室內人像與暗環境樣片實拍

  除了戶外的樣片拍攝,我也選擇了一些光線相對較暗的場景,來看看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在暗光環境下色彩、解析度以及對焦速度的表現。(以下樣片均為原始JPEG格式照片,未經過任何的後期處理,各位讀者可點擊大圖查看原片,特別鳴謝室內場景人像提供:The 9Dating網紅實景棚)


焦距:49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640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1.3EV  白平衡:自動
來源:索尼α影像CLub


焦距:52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640 
曝光時間:1/5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來源:索尼α影像CLub


焦距:53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640 
曝光時間:1/4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來源:索尼α影像Club


焦距:5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25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來源:索尼α影像CLub


焦距:52mm  光圈:f/3.2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來源:索尼α影像CLub


 焦距:4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6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48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25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28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8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6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51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60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評測總結:

  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輕便,真的是太小巧了,騰龍將此前大變焦鏡頭小巧的設計精髓延續到了這支鏡頭之上。而且在外觀設計上,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依然保持著單反鏡頭上那種細膩的手感和做工、紮實的分量,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這支鏡頭作為索尼全畫幅E卡口的第一支自動對焦變焦鏡頭,同時也是索尼全畫幅微單用戶理想的原廠「大三元」替代產品,所以既然如此,如果這支鏡頭全開光圈的畫質表現不理想,那麼也就失去了「高性價比」的這個特點。經過我們的測試,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綜合畫質非常不錯。

  雖然索尼全畫幅微單日益火爆,但在索尼自家鏡頭群沒有完善的情況下,一直以來並沒有想過很快的開放卡口協議,讓第三方鏡頭來進駐這一市場分蛋糕。隨著索尼自家鏡頭群的逐步完善以及市場需求的增大,索尼逐步開放了定焦以及變焦鏡頭的卡口協議,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就是索尼公司開放協議之後的第一支第三方自動對焦變焦鏡頭,所以可想而知,這支鏡頭對於廣大追求性價比的中國用戶來說,到底有多麼的重要,更加重要的是,這支鏡頭當前的預訂價格只有5450元,對標索尼同樣F2.8光圈的SEL2470GM,簡直堪稱性價比之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這支鏡頭從開始預訂就出現產能跟不上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將會對這支鏡頭進行橫向對比評測,各位網友,你希望這支鏡頭來對標哪支鏡頭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我們將會根據評論的佔比,來進行一場實力的PK。

相關焦點

  • AI+VC加持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評測
    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和此前的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騰龍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設計低調,簡潔大方,延續了騰龍產品一貫的特點。
  • AI+VC加持 騰龍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評
    騰龍昨日正式官宣,將於2021年1月14日推出一款索尼E卡口APS-C畫幅無反相機用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17-70mm F/2.8 Di III-A VC RXD(型號 B070),而在這款產品上市銷售以前,我們已經提前拿到了這款產品,並經過一些列的評測和試用,接下來我們還是一起來看看這支鏡頭的表現,首先從評測視頻說起吧!
  • 大有可為 騰龍28-200mm F2.8-5.6 Di III RXD新品解析
    騰龍這支28-200mm F2.8-5.6 Di III RXD(型號A071)鏡頭還是非常有看點的,這是騰龍全畫幅微單鏡頭群中的首款大變焦鏡頭,同時也是首款在28mm實現f/2.8的大變焦鏡頭,而且這支鏡頭仍然延續了騰龍一貫的輕量化設計,非常的小巧,但也要值得注意的是,這支鏡頭並沒有防抖功能,好在索尼全系微單都搭配了機身防抖,目前暫不知道這款鏡頭是否有推出其他卡口的計劃
  • 騰龍 15-30mm f/2.8 Di VC USD單品評測 | 年度專題【風光篇】(番外)
    ——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 USD的單品測評先給只想看結論黨放個結論:解析度:★★★★色散控制:★★★☆其它素質:★★★☆性價比:★★★★主觀評分:★★☆(滿分為5星,☆=0.5分)與同類產品的性能位次排序:跟尼康14-24/2.8互有勝負,不如佳能16-35L
  • 微距鏡也有大光圈 騰龍60mmF2.0鏡頭評測
    【PConline 評測】騰龍SP AF 60mm F/2 Di II LD [IF] MACRO 1:1(後文簡稱騰龍60微)是世界首款擁有F2最大光圈,大口徑等比的APS-C微距鏡頭。60微同時擁有F2.0的大光圈,和具備2枚LD鏡片,能夠擁有通透、高畫質的成像,而且因為等效焦距為90mm(佳能口:96mm),所以,該鏡頭不僅適用於拍攝微距更可兼顧人像題材的拍攝。
  • E口全幅首款微距 索尼90mm F2.8評測首發
    最小光圈F22最大放大倍率(倍)1.0最近對焦距離(m)約0.28拓展閱讀:P&E2015:專訪索尼數碼產品高級經理趙蘇海P&E2015:索尼全線數碼影像產品亮相展會P&E2015:注重用戶體驗 索尼展臺試用多細節豐富高銳度
  • ...佳能RF28-70mm f/2評測(全文)_佳能 RF 28-70mm f/2L USM_數碼...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看一下拖延很久的一個鏡頭評測,那就是佳能RF28-70mm f/2。這枚鏡頭最大的特點在於f/2的恆定大光圈,所以讓這枚鏡頭有了更大的替代作用,可以替代很多定焦鏡頭來拍攝很多特定題材。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枚鏡頭的實際測試。
  • 永諾尼康口14mm f2.8鏡頭已開啟預售
    永諾YN 14mm f2.8N鏡頭  YN 14mm f2.8N鏡頭使用了超低色彩非球面鏡片,可以有效減少色散、色差提升圖像質量。永諾YN 14mm f2.8N鏡頭相對於日本品牌,永諾這枚鏡頭的性價比還是非常高的。超低色彩非球面鏡片的應用,讓鏡頭的畫質有了很好的保證。
  • 微單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頭 騰龍17-28mm F2.8售價5980元
    騰龍17-28mm F/2.8 Di III RXD鏡頭是針對索尼E卡口的一款超廣角變焦鏡頭,採用了11組13片的光學結構,其中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鏡片、2片LD低色散鏡片、2片玻璃鑄造非球面鏡片以及1片複合非球面鏡片,具備9片圓形光圈葉片,17mm端最近對焦距離為0.19m,28mm端最近對焦距離為0.26m,濾鏡口徑為67mm,最大直徑和長度約約Φ73×99毫米,
  • 騰龍35mm f/1.8與佳能1DX2存兼容問題(全文)_騰龍 SP 35mm f/1.8...
    騰龍的35mm f/1.8在佳能1DX Mark II上出現了兼容問題,在拍攝時,會出現一圈黑色圓環,而在佳能其他機身上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應該是佳能1DX2機身與騰龍鏡頭兼容性問題造成的,其他鏡頭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尚不清楚,希望騰龍用戶和佳能用戶注意。
  • 騰龍17-50mm/F2.8鏡頭測評
    騰龍SP AF17-50mm F2.8 XR Di-Ⅱ這支鏡頭就是在2006年發布的一支廣受讚譽的APS-C畫幅的標準變焦鏡頭。這支鏡頭在APS-C機身上有著等效於35mm規格的26mm-78mm焦距範圍,副廠殘幅牛頭。
  • 騰龍35mm f/1.8與佳能1DX2存兼容問題_騰龍 SP 35mm f/1.8 Di VC...
    騰龍的35mm f/1.8在佳能1DX Mark II上出現了兼容問題,在拍攝時,會出現一圈黑色圓環,而在佳能其他機身上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應該是佳能1DX2機身與騰龍鏡頭兼容性問題造成的,其他鏡頭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尚不清楚,希望騰龍用戶和佳能用戶注意。
  • 騰龍:性價比即正義?「省錢大三元」策略下產物70-180mm上手體驗
    近兩年,騰龍在E卡口產品線上的發力,讓眾多索尼用戶連連拍手叫好。70-180mm F/2.8作為騰龍針對索尼全畫幅無反系列發布的第三款鏡頭,與之前的28-75mm和17-28mm結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F/2.8大光圈變焦鏡頭的「省錢大三元」。雖然之前所發布的兩顆鏡頭在功能需求上還有所欠缺,但是其低廉的價格和優秀畫質所帶來的更高的性價比,足以抵消這些問題。
  • 尼康、佳能單反打鳥超長焦鏡頭之選:高性能還是高性價比?
    像300mm f2.8這樣性能優異的定焦鏡頭,如果用於野外打鳥可能不如用150-600mm之類的平民鏡頭。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例如光學性能好的600mm、800mm定焦鏡頭不單純是價格高的問題,在拍攝時也會有距離太近而爆框和目標難找的問題。
  • 一周新聞匯總 未來鏡頭與傳感器技術前瞻(全文)_徠卡 M 28mm f/2...
    鏡頭視角:75°    光圈範圍:f/1.4-16    最近對焦距離:0.7m    手動對焦設計    濾鏡尺寸:49mm    鏡頭尺寸:61 x 81 mm    鏡頭重量:440g·佳能 新16-35mm f/2.8與超長焦    本周,有兩則佳能鏡頭的消息傳出,首先是16-35mm f/2.8這枚鏡頭的新專利,很有可能是更新三代大三元的鏡頭設計。
  • 標變新鏡皇 尼康24-70mm F2.8VR鏡頭評測(全文)_尼康 AF-S 尼克爾...
    尼康在今年帶來了旗下第二代24-70mm f/2.8規格的鏡頭AF-S 尼克爾 24-70mm f/2.8E ED VR。新鏡頭成為幾大原廠中第一款搭載鏡頭光學防抖的24-70mm f/2.8鏡頭。作為尼康的全新標變旗艦,自然是一款頗為讓人期待的產品。近日它也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新尼康標變旗艦的性能表現如何?
  • C幅輕量化超廣變焦鏡 富士XF8-16mm F2.8開箱
    富士在今年10月份正式推出了XF 8-16mm f/2.8 R LM WR,如此一來,富士也終於為自己的XF系列鏡頭群配備了完整的大三元鏡頭(XF 16-55mm f/2.8 R LM WR和XF 50-140mm f/2.8 R LM OIS WR)。
  • E口最強廣角 索尼FE 16-35 f/4鏡頭評測
    三臺定位不同的A7系列機型(還有今年升級機型A7 II)分別主打高速、高畫質以及高感性能,而伴隨著A7系列機身的不斷豐富,索尼FE卡口鏡頭群也在一步步地豐富著。除了幾枚定焦鏡頭外,索尼FE口恆定光圈變焦鏡是鏡頭群的開發重點。在繼推出了SEL2470Z和SEL70200G後,索尼終於帶來了超廣角變焦鏡SEL1635Z。
  • 親民的人像標頭 永諾YN50mm f/1.4評測
    國產鏡頭從模仿到創新,永諾YN50mm f/1.4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永諾YN50mm f/1.4的外包裝採用了白色為主色調,同時在包裝盒上印刷有這支鏡頭的主要特性以及產品編碼、公司地址等信息,而包裝盒的下方則有一條金色的寬線條作為分隔(外包裝的整體設計讓我想到了騰龍公司當前鏡頭的包裝,真的很像)。
  • 價格還算厚道 騰龍17-50/F2.8將上市
    價格還算厚道 騰龍17-50/F2.8將上市 2006年05月16日 00:20作者:劉大瑋編輯:劉大瑋   日本光學廠商騰龍公司宣布,專為數碼單眼相機使用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