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一定要躺著生娃?解鎖多種分娩新姿勢!即使二胎媽媽都沒見過

2020-11-02 新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分娩對於媽媽來說,不僅要承受開宮口的疼痛,還要面臨著很多種未知的風險,可見,生孩子也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

在分娩的過程中,大多數孕媽都是躺在產床上仰臥生產。但隨著醫學技術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分娩姿勢逐漸被人們熟知,但不僅限於躺在床上分娩。


自由體位分娩已成趨勢,生娃怎麼舒服怎麼生!

「躺著分娩」是最常見的分娩方式,也就是「仰臥分娩」。而如今,分娩姿勢不僅僅限於「仰臥」,還有「走、立、坐、跪、趴、蹲」等各種姿勢。

這些不同的分娩姿勢,不同於傳統的仰臥,採取一些不常見的姿勢,有些甚至二胎媽媽都沒經歷過,統稱為「自由體位分娩」。

自由體位分娩,目前已經成為了醫學家的一種趨勢。多體位式分娩,目的就是讓產婦自主選擇舒服,而且能緩解疼痛的姿勢來分娩,而並只能一味地仰臥在床上分娩。

自由體位分娩通過增大骨盆、利用地心引力、自由活動等不同姿勢的優勢來促進順產和增加分娩舒適度,無論是對於孕媽還是胎兒,都能有更好的狀態。

幾種常見的分娩體位:

1) 仰臥位

「仰臥位」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分娩體位。

在分娩的過程中,產婦仰躺在產床上,張開雙腿,全身用力地生娃。

2) 側臥位

在孕期,胎兒會出現「胎位不正」的情況,如果在分娩前矯正不過來,那麼在分娩時,就要採用「側臥」的體位分娩。

「側臥位」就是產婦根據胎位的狀況,向左或者向右側臥在產床上分娩。

3) 坐位

「坐位」是指產婦採取坐立的姿勢來分娩,醫院會有專門的U型椅,來幫助產婦支撐身體的重點。

4) 蹲位

「蹲位」是產婦採取下蹲的方式,當然也需要器具和他人的外力支撐,來藉助「重力」幫忙分娩。

5) 站位

「站位」是指產婦站立分娩,當然雙手也要有支撐物,雙腿略微張開的分娩姿勢。

在國外,平均有60%的產婦會選擇立式分娩,有調查顯示:只有14個國家的產婦是側臥和仰臥分娩,其餘都是採用蹲著或者手扶床欄的站立式分娩。

不同體位的優劣勢:

  • 仰臥位:利用醫生的觀察

仰臥式分娩是最常見的一種分娩方式,國內基本上各大醫院都是採用這樣的方式。

這樣分娩的體位優點是醫護人員能最大程度地觀察胎兒的狀態,一旦有問題,及時地進行手術幹預,胎兒娩出後處理也更加方便。

缺點是這樣的姿勢會讓產道「朝上」,和「萬有引力」是對立的,縮小了骨盆的經線,增加了生產的難度。

另外,長時間仰臥也會讓產婦的體力消耗大,容易因體力不足而發生難產。

  • 側臥位:更利於產婦休息

產婦採用側臥位分娩,宮縮時會利於胎兒的旋轉,更加方便胎兒的娩出,也讓產婦有更好的姿勢來休息。另外,側臥能避免因腰部力量不足而使不上勁的情況。

缺點是側臥位不利於醫生觀察分娩情況,而且在胎兒娩出時 也不利於醫生接生。

  • 坐位:減少體力消耗

坐位的分娩方式會讓子宮壁更加貼近腹壁,縮短產程,減少產婦的體力消耗。

缺點是長時間的分娩,會讓產道水腫。

  • 蹲位:加快產程

蹲位最直接的優點是通過「重力」的引導來加快產程,減輕產婦的後背疼痛感。

缺點是生產時,如果胎兒過大,會導致產道的損傷。

  • 站立位:降低分娩疼痛感

研究表明:產婦在站立的時候,身體內會分泌「內咖肽」,能減少孕婦50%的陣痛時間。

但站立式分娩會讓產婦更容易疲勞,也不利於醫生觀察產程的進度。

分娩時,體位的選擇要慎重

分娩體位的選擇至少要考慮三個條件:是否能保存體力;是否能加快產程;是否能利於醫護人員的工作。

其實分娩的體位有很多種,在體位的選擇上,孕媽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不要一味地追隨潮流。

相關焦點

  • 組圖解鎖女性花式分娩姿勢,產科醫生透露:這些都比躺著生更靠譜
    組圖解鎖女性花式分娩姿勢我國古代就有在《諸病源候論婦人將產病諸候》中記載「婦人產,有坐有臥」,意思就是那時候的產婦生孩子,就有坐著生的,也有躺著生的。到現在也依舊有著花樣分娩姿勢,並且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告訴我們:生孩子不僅能躺著生,還可以站著生、跪著生、蹲著生、側著生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可能的,不止廣大觀眾不知道,連不少生過幾胎的寶媽也不一定見識過,組圖帶你體驗。1、(如上圖)截石位,也就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仰躺著生娃。
  • 順產分娩只能「躺著生」?還有這麼多姿勢可選擇,利弊孕媽須知曉
    分娩就沒有別的姿勢了嗎?01生娃姿勢很重要,你了解多少?「我還以為生娃只有一種姿勢呢,原來有這麼多姿勢選擇!」貝貝感慨的說。02順產分娩只能「躺著生」?了解這些帶你解鎖新體位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其實是很重要的,因為寶寶在出生的時候會經過產道。當媽媽姿勢發生變化時,骨盆的形狀進行一定程度的旋轉,調換合適的角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寶寶更自然的分娩。
  • 順產分娩只能躺著生娃?助產士模擬講述不同產姿,令人大開眼界
    其實這都是被電視騙了,因為美觀,電視中的生孩子畫面總是讓女性躺著,可在實際生活中,因為媽媽的特點,寶寶的位置,確實再生寶寶時會出現站、蹲、坐、趴、跪等姿勢,而且醫生還會鼓勵孕婦:用自己感覺最我舒適的姿勢即可。
  • 生娃姿勢大盤點!優缺點一目了然,大多數媽媽都選第一種
    在傳統的觀念裡,生孩子就只能躺著生,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不同的生娃姿勢也是為了更好的生育以保證母子的安全,不同的姿勢也適合不同的人群,其中各有優缺點。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探討一番:1.仰臥式仰臥式是我國目前採取的最普遍的一種姿勢,媽媽躺在床上,按照舒適度來調整床的角度。
  • 站著生娃,趴著生娃,外國產婦這樣生娃你見過嗎?
    孕婦懷孕後關心的事除了胎兒的發育問題,就剩下分娩時的問題了,很多剛懷第一胎的孕婦對分娩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害怕。其實生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孕婦順產的時候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下面就為大家一一介紹。躺著生,躺著生孩子時最常見的生娃姿勢,也是最傳統的生娃姿勢,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對產婦來說最好的分娩方法,因為順產的時候孕婦需要使很大的勁,分娩的時候產程又比較長,會對產婦的內臟有一定的壓迫。蹲著生也是分娩方式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蹲著生的時候產婦的雙手要有抓握的地方,這樣可以讓產婦的產道可以達到最寬的狀態,產婦可以更好的發力,減少分娩的時間。但是這樣的產婦一般會比較累。
  • 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
    「躺著生孩子」,這是社會主流群體,對於分娩姿勢的基本認知,絕大多數的順產婦,都是採用這種姿勢生產的,但順產姿勢不是只有這一種哦。順產生娃只能躺著嗎?分娩姿勢大盤點,最後一種產姿令人敬佩「躺著生孩子,是最好的分娩姿勢嗎?」
  • 外國產婦生猛直播生娃,媽媽把娃拽出來!一起來盤點下生娃姿勢吧
    外國產婦大部分都不會選擇打無痛,因為媽媽們也把「感受生娃時的疼痛」作為一件必經的、值得讚揚的勇敢行為。,媽媽把娃直接拽出來許多女性對於自己光著生娃這件事表示很尷尬,覺得看見的人越少越好,甚至連接生醫生是男的都覺得尷尬。
  • 生娃也能漲姿勢,自由體位分娩走紅,「躺坐站跪」你pick誰?
    ,已經引進了自由體位分娩,可以由孕婦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選擇。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在我們印象中,生孩子就是平躺在床上,經歷幾個小時的掙扎後把胎兒產出,但事實上生娃可不止有這一種姿勢呢。大家可能都知道不少女明星採用水下分娩的方式生娃,但其實水中分娩只是自由體位分娩的一種。
  • 生娃姿勢千百種,「橫躺站跪」看你適合哪一種,媽媽看了漲知識
    其實生孩子的姿勢不止有影視劇演的躺著生,還有好多姿勢幫助媽媽生寶寶,莎莎興致勃勃的跟我討論了起來,正好她快生了。所以說,生娃,不止有仰臥一種姿勢。現在有許多的助產知識能夠幫助媽媽快速生產。一些分娩姿勢❀ 一號選手:仰臥式這是最常見,我國普遍採用的姿勢,媽媽躺在床上,根據舒適度調節床頭角度。
  • 史上最全分娩姿勢,躺、站、爬等姿勢大解析,哪種姿勢生娃最容易
    而生產姿勢作為一種不常提起的話題,很多女性對此也不是很了解,那麼生活中都有哪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生產姿勢呢?孕婦站著生娃,不是奇談,是真實存在在《知否知否是綠肥環瘦》的電視劇中,有些觀眾看到女主角站著生孩子的畫面,會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懷疑是編劇的腦洞。
  • 分娩只能躺著生?花樣百出好像做瑜伽,快看你適合哪一種
    在所有人的印象裡,一定是要躺在產床上才叫生孩子,哪怕是身邊已經生過娃的寶媽,也都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前段時間女明星謝依霖與大家分享了水中產子的視頻,許多人才知道居然還有這種分娩方式。其實,分娩方式遠遠不止這兩種,在古代,分娩方式就有坐著生、站著生、躺著生,如今隨著醫療水平的進步,大家對分娩過程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由此開發出許多有助於推進產程的分娩體位。分娩只能躺著生?
  • 組圖告訴你:生娃除了仰躺著,竟然還可以有這麼多花樣姿勢
    這個或許是孕婦覺得最舒適的姿勢,生孩子的時候,時間久消耗很多體力,使用這個姿勢就能很好的保存體力,還能讓寶寶順利轉換胎位,分娩就能更順利一些,除此之外,對於醫生和護士來說,這個姿勢,也方便觀察孕婦的分娩情況,做出相應的接生措施,遇到突發的緊急狀況,還能發現及時。
  • 順產一定要躺著?站、趴、蹲......6種姿勢揭秘,各有好處
    相信不少人的回答都是「仰臥位」,現在醫院裡絕大多數孕婦都是躺著生的,大部分人又怕疼選擇了剖腹產,也幾乎沒有人知道還有其他的順產姿勢。不少電視劇中,女性順產的鏡頭也都是仰躺,才造成了「一順產就躺下」的錯誤認知。
  • 順產只能「躺著生」?多種姿勢各有利弊,提前了解一下!
    順產只能"躺著生"?多種姿勢各有利弊,提前了解一下!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孕婦生產都是躺著生的,其實不是,孕婦在順產的時候可以有很多姿勢,只不過躺著順產是最常見的一種。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生活中,都讓我們覺得順產躺著才是正確的,不過對於即將要生產的孕婦來說,眼光可要放開點。有必要了解除了躺著順產的姿勢外,還有哪些順產的姿勢可以選擇。下面就把多種順產的姿勢介紹給大家,看看他們都有哪些利弊,總之,提前了解一下很有必要哦。
  • 剖腹產多久才能生二胎?無痛分娩影響娃智商?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很多孕媽媽在臨近生育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順產還是剖腹產。畢竟順產在很多人眼中對媽媽和寶寶都好,而剖腹產只是一個退路,一個無奈之舉。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對於自然順產,是真的痛。運氣好的話,要經歷數小時的宮縮陣痛,運氣不好的十幾個小時到一天,等到十指全開(此時疼痛滿級)才能上產床分娩。
  • 有種特殊分娩叫非洲媽媽,用"母雞下蛋"式生娃,網友:看著都疼
    在農村地區,早年產婦生娃都是自己在家中請村醫接生,但如今幾乎沒人採用這個方式。在生產之前,孕婦要做一系列的相關檢查,醫生們也會採用先進的儀器觀察孩子的狀態,生產的過程中更是有數名醫護人員陪同,安全性大大的提升。然而在非洲,至今為止依舊還在沿用古老的分娩方式,令人難以想像。
  • 讓「生娃」這件事變得更快樂,她們做到了!
    導樂服務是指產婦在分娩的全過程中由導樂陪伴,通過產程觀察、分娩技巧指導及輔助安全的減痛方法,使產婦舒適、安全、順利地完成了分娩過程。產婦宮口2—3公分到生產完畢,導樂會在旁邊全程陪護;準媽媽們可以憑著自己感覺,選擇自由體位分娩;產後24小時,導樂會對產婦回訪,甚至在其出院後依舊把服務融入其家庭。以下便是長婦幼導樂陪伴下的新「亮點」。
  • 有一種孕婦叫非洲媽媽,分娩姿勢如「母雞下蛋」,看著就疼!
    我們都知道孕婦懷胎十月非常不易,分娩時就更難了,幾乎是一腳踏進鬼門關,確實產婦分娩時痛苦萬分,她們大多都是躺在床上,但你知道嗎,產婦分娩其實不止躺在床上一種姿勢,幾乎是千奇百怪。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分娩前準媽媽們都獨自在房子裡生活,這制度令人難以置信,但更令人感到奇葩的是她們的分娩姿勢,竟然是蹲下生孩子,看起來就像是「母雞下蛋」。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對寶寶來說,冬天是不一樣的,是沒見過的。其實冬天帶娃出去對寶寶來說也是一次成長。03.帶娃看風景,用「新姿勢」更方便◆嬰兒車在冬天好用?其實冬季帶娃出行,用對嬰兒車非常重要,因為徒手抱娃,真的是太太太難了呀!
  • 另類的自然分娩!孕婦在大海中分娩,寶寶出生那一刻,被震撼到了
    當時採用的水中分娩,連水還沒有放滿……在孕期中,她就決定了要水中分娩。她說:水中生可以有自己的要求,可以調燈光、放音樂、點蠟燭,甚至是放電影。在頭胎水中分娩後,第二胎依舊採取水中分娩的方式,生下孩子。全程老公陪產,由於生的是二胎,所以速度也比較快。雖說水中分娩已不算稀奇事,但是在海中分娩,卻是非常少見!在攝像機的記錄下,這位美國孕婦完成了在海中分娩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