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有束光(ID: onelight01)
劉安婷形容自己就像一個餅乾怪,她把追逐成功當成吃餅乾的遊戲。在吃到一塊餅乾之後,她就會繼續尋找一塊更大的餅乾,直到找到那個能讓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再餓的「終極餅乾」。
從拿獎學金拿到手軟,到常春藤名校搶著給她發offer,毫無疑問,她就是人們常念叨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在23歲的時候,她卻放棄了紐約200萬年薪的工作,鑽進了臺灣最貧窮的偏鄉,成了一名鄉村老師。面對大家的不理解,她說:「當你為自己一次次在小事情上勇敢,才有機會真正去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2016年,福布斯發布了
第一份亞洲版
「30位30歲以下領袖」榜單,
榜上有名的人被認為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
一位特別的90後女孩——
劉安婷,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說起這位姑娘,恐怕是所有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從小就成績優異,長期霸佔著全班第一名的寶座,八門功課可以捎回來六、七個滿分。
「早在上大學之前,我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不只想要考全臺灣最好的大學,我還想要考全世界最好的大學。總之,一句話來形容吧,我就是那個別人嘴中從小到大最討厭的『別人家的女兒』。」
劉安婷這樣調侃自己道。
當人人都在為高考拼命時,她已經早早拿到保送臺灣大學的通知書。
這還不止,世界一流的9所名校,都爭著給她發offer,最終劉安婷成為創造歷史的天之驕子——
全臺灣唯一考上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還拿了全額獎學金,為此她出了書,登上了報紙。
如果把追逐成功當成吃餅乾的遊戲,劉安婷形容自己就像一個餅乾怪。
在吃到一塊餅乾之後就會繼續尋找下一塊更大的餅乾,直到找到那個能讓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再餓的「終極餅乾」。
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之後,她順利獲得紐約年薪200萬臺幣的管理顧問offer,擁有高學歷、高顏值、高薪水、高名氣,未來前途一片明媚。
對過早成名的劉安婷來說,媒體已經為她的人生擬定好劇本,上世界名校,進外企,拿高薪.當聚光燈越是光亮,她似乎越難有跳出設定的可能。
這位90後姑娘最後竟轉過身,揮一揮衣袖,頭也不回地鑽進了臺灣最貧窮的偏鄉,成了一名鄉村老師。
誰也未曾預料到,最終,學霸女孩心目中的那塊「終極餅乾」居然會是這個。
一切的緣起,得從劉安婷在普林斯頓念書時說起。
大一暑假時,她申請了去非洲加納的小學做義工,當為期兩個月的老師。
從小並不是出身在多麼富裕的家庭,但是至少衣食無憂,當劉安婷目睹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時,還是挺受觸動的。
那裡很窮,
教室就搭建在泥土地面上。
黑板是黑色油漆塗成的。
學生穿著清一色的黃色制服,
都是別人捐贈的,多半不太合身。
上課的時候,
孩子們擠在灰色的木桌之間,
部分孩子正在做筆記,
有些孩子卻沒有,
並非他們聽課不認真,
而是因為教室裡有一半的孩子連筆都買不起。
大部分孩子見到外國老師還是挺興奮了,除了一位名叫Mary的女孩。
劉安婷來到學校的第一天,就曾被別的老師善意提醒:「她脾氣很古怪,從來不會給任何老師好臉色看,如果你硬要管她,她可能會揍你,你最好當心點。」
執拗的劉安婷偏不信。
每天一進教室,她都會跟Mary打招呼,企圖走進她的內心:「你好,Mary!」可人家壓根就不帶理她的。
劉安婷生性也固執,依然沒有停止跟Mary打招呼,就這樣堅持了35天,對面那位終於回了句:「我不好!」
但任憑她怎麼問,小姑娘就是不回答。又過了兩個星期,劉安婷和往常一樣跟Mary打完招呼之後,Mary終於再次開口了:「我不好!我媽揍我!」
從此,Mary就沒再和她說過一句話。
2個月的支教生活很快結束了,劉安婷離開的那天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和孩子們告完別,她就踩著泥濘的小路,往校門口停大巴的方向走過去。
誰知,身後傳來急促的跑步聲,不是別人,正是Mary。看那孩子來勢洶洶的,劉安婷的第一反應是:「難不成她是來揍我的?」
高冷的Mary追上老師之後,依然半句話也沒說,下一刻孩子的舉動讓劉安婷永生難忘:「Mary蹲下來,用她的手把我鞋上的泥土一次一次地抹掉,然後頭也不回地往教室跑。」
Mary用這種特殊的行為回應了安婷之前所做的努力。
劉安婷驚訝地意識到,改變一個孩子的契機,竟然可以簡單到只是一句不起眼的「你好嗎?」
那是劉安婷最後一次見到Mary,每當回憶起這一刻,她都會冒出這樣的念頭:「如果當初我為她留下來,那麼她的故事和我的故事,會不會都有所不一樣呢?」
如果說,加納的Mary讓劉安婷第一次萌生了陪伴這些貧窮地區孩子的想法,那麼後來去海地做義工的經歷,讓她的動力又深了一層。
有時候,身處苦難中的孩子們最需要的,可能並不是金錢或者物質,而是簡單到有人真的願意傾聽他們說話就好。
2010年,海地還沒有從地震的創傷中走出來,窮到三分之一的人在震後1年仍住在帳篷營裡。
總統府沒有錢修,
沒錢埋葬去世的人,就直接都埋到大坑裡面。
生還的人時隔一年後仍住在帳篷裡。
劉安婷為孩子們上課的教室也是在一個破破爛爛的帳篷裡。
真正到了孩子們身邊,她覺得在這些飽受苦難的小孩面前,自己的力量真的很渺小,與其說一些空洞的安慰話語,還不如閉上嘴巴,認真聆聽他們的故事。
就這樣,除了上課以外,劉安婷會去帳篷裡,聽學生們講出自己的故事,然後陪他們一起哭泣,一起大笑.
回到美國之後,一位學生特意寫信給她,信裡說:
「老師,謝謝你。只有你來這裡的時候,不會給我們講那些假大空的大道理,只有你用『聆聽』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的命運沒辦法改變了,都有它們存在和值得被尊重的價值。」
劉安婷體會到,有時候,真誠地聆聽比一味地說教更能走入孩子的心。
按理說,再怎麼講,去加納和海地的經歷都只能說是大學生涯裡的兩段小插曲。
當回到普林斯頓大都會,重新投入到學校的生活,大多數人可能就忘記了這段經歷中遇到的人和事。而劉安婷沒有。
姑娘發覺以往一直在追求更大的目標,但是每次實現完,內心就萌生出更大的欲望,而去到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中間後,她卻有這樣的發現:
當自己為Mary而糾結,當因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而閉上嘴巴,學會傾聽的時候,她反而感覺內心有種莫名的充實感。
這些細碎的記憶讓劉安婷下定決心,打算一畢業就投身公益有關的事業。
卻馬上被作為過來人的學長潑了盆冷水:「你都沒有去企業工作過,怎麼知道一定不喜歡,不適合自己呢?」
姑娘竟無力反駁,從普林斯頓畢業之後,她很快就拿到紐約一家公司管理顧問的offer,年薪200萬新臺幣,一年時間,她迅速掌握了各種職位需要具備的技能,甚至學會了如何管理一家公司。
但是此時此刻的劉安婷,內心安放的卻已經不再是永無止境向上爬的野心,而是更加確信,自己不想當一個所謂的OL。
在周圍人不理解的目光中,這位90後女孩辭掉了高薪的工作。
在一片「你實在太衝動了」的指責聲中,她回到家鄉臺灣,開始把精力放在改變偏遠地區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通過調查,她發現在臺灣,每九個孩子裡就有一個是弱勢兒童,在這些孩子裡,有貧窮的、受虐的、有因為父母是新住民受到歧視的....
殘酷的是,他們的出身基本決定了未來。
劉安婷想改變這個局面,通過教育。
大多數人的觀念裡,這些學生需要的是好的硬體,在加納和海地的經歷,讓劉安婷意識到:孩子最需要的資源,不是衣服、電腦、書包,而是人,是有愛與榜樣的老師。
但是因為偏鄉各種條件惡劣,優秀的老師不願賭上自己的前途,去那裡教書,這些孩子就只好自生自滅了。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劉安婷相信每個孩子不論出身,都值得好的教育、擁有人生選擇權,而教育,尤其不應該成為貧富差距的幫兇。
於是,2013年,她發起了一個名為「Teach For Taiwan」的公益項目,號召年輕人「捐出自己的兩年時間」,真正走入鄉村,陪伴和教育這裡的孩子,實現教育公平的夢想。
第一次招募原本只有10個名額,但劉安婷卻收到了將近200封申請書,多愁善感的姑娘哭著看完了每封申請書。
原來,在臺灣不缺乏與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只是缺乏一個團隊把他們聚攏來。
很多年輕人通過這個項目,開始重新思考人生,他們甘願放棄大都市的生活,走進環境惡劣的偏鄉,只為成為改變臺灣的一份子。
謝侑廷,畢業於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
他說,「你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當我以一名老師和陪伴者的角色,和孩子共同面對挑戰,用生命影響生命時,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自我肯定。」
遊芷筠,第三屆TFT教師,任教於臺南市東山區。
「曾經有一位國中女生對我說,『我是偏鄉的學生啦,不可能考上市區的高中啦。』聽完她說這句話,我心頭就很酸,我們一直用『偏鄉』描述這群小朋友,讓這個標籤逐漸限制了他們對自己未來的想像。
我要扭轉這個局面,讓他們在未來的某一天,也能敢於作夢更勇於逐夢。」
文國士,畢業於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幼時曾受過的人情冷暖,讓他好長一段時間就像一隻刺蝟,以叛逆的姿態武裝自己,因為覺得自己不被愛,欠缺存在感與歸屬感,好長一段時間都找不到活著的理由。
幸好,生命中出現幾位好老師促使他為自己改變,讓他的生命也脫胎換骨,當有朝一日成為對弱勢學生有影響力的老師,他說,「這就是我的dream job,勇敢,就是帶著恐懼向前走」!
說起來,
「Teach For Taiwan」(簡稱「TFT」)
成立之初,
劉安婷去臺灣各個地方的小學
表明自己的意圖,
也曾經遭受過質疑,
甚至被人視作騙子拒之門外。
但最終憑藉著5年的堅持,
TFT團隊從最初1個人的信念,
發展到6個人的團隊,
到如今在臺灣遍地開花,
近百位老師為超過 2800 個孩子上過課.
TFT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2013年,劉安婷登上TED,
2016年,她入選福布斯影響力名人榜,
只因人們從這位目光透露著溫柔的
90後女孩身上看到了改變世界的潛在力量。
得到社會的肯定
讓姑娘確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但於她而言,更富有意義的是,
當偏鄉的孩子接收到更好的教師資源後,
他們的未來或許能變得不一樣。
18歲的時候,劉安婷的腦海裡一直存在著這樣的餅乾定律:每個人在生命的旅程中都像在追求一塊塊「餅乾」,每塊餅乾,都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高學歷,高薪資,高名氣.
原本劉安婷是追逐餅乾遊戲中最強大的那個,一切都會朝著最閃耀的方向發展。因為某個契機,她卻發現從前的一切不過是一種幸運罷了。
在人生最重要的轉折時刻,她決定賭上一生,去實踐一個可能會破碎的夢想,但她無怨無悔,女孩說:
「即使世界充滿了不完美和醜陋,但是我願意拿我的幸運,選擇善良、選擇溫柔、選擇在乎、選擇去愛。只有當你為自己一次次在小事情上勇敢,才有機會真正去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本文視頻源自TedxTaiwan
圖片源自google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部分資料參考自:
TedxTaiwan《擁抱世代從教育開始:劉安婷》
https://www.teach4taiwan.org/
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9/06/RW1409060001.htm
https://cn.womany.net/read/article/14686
https://cn.womany.net/read/article/10963?ref=s_a_rel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