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記者譚發馨
現在,人人追求生活品質,都覺得好不容易買到一套自己喜歡的房子之後,一定要好好裝修一番才對得起自己花血本買來的房子。但是,也有很多年輕人覺得裝修時與父母意見不統一是一件非常苦惱的事;而更多的父母在裝修房子時,依著多年的生活經驗。
年輕人喜歡一些北歐,簡約風,但父母偏愛田園碎花風,歐式豪華風;年輕人喜歡工業風,喜歡做舊復古風,父母喜歡歐式公主風,滿屋入眼都有蕾絲元素……
今天,咱就來聊聊那些年房子裝修和父母有意見分歧的事兒。
父母與子女裝修風格選擇不同 自己再裝修時讓孩子充分參與
家居裝修是個人品位和喜好的一面鏡子,因「工作忙」委託給父母裝修,如果不從大風格的方向進行把握,最後不喜歡新裝修的房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最近搬進新家的張璐對恩施晚報記者表示,第一次買房是家中長輩代為裝修,雖然還不錯,但是不喜歡,老人喜歡用實木的家具,笨重且色調偏深沉,與年輕人活潑的性格以及第三代的出生有點格格不入。後來她買了第二套房子,從收房到最終裝修竣工全部自己親力親為,過程的確非常辛苦,也體會到當時長輩為此付出的辛勞,但是看到家裡每一個物件都是自己精挑細選的,看到一個小擺設都立即想到採購的過程,而且設計兒童房的時候也讓孩子充分參與,覺得這個新家才算是有歸屬感的家。
與父母溝通不成功 由著父母的想法裝修
「沒用啊,裝修前說好大家一起商量,主要聽我的,開始裝修後就變成一言堂了。」「我已經放棄了,坐等中老年混搭風,慪死我了。」
劉伊不久前剛拿到新房的鑰匙,歡天喜地地去裝修,沒想到在裝修上碰上了大事——和父母意見不統一。劉伊的想法是做一個北歐風格的裝修,既簡潔又時尚,不必添置太多東西。
「搞得這麼冷清幹什麼,還是要有點人氣。」他父母不同意。
父母說地板不用淺色的,一定要深色,深色才顯檔次。父母嫌棄北歐風格的沙發顏色太素,換成了核桃色。窗簾換!電視櫃換!最讓劉伊受不了的就是父母請了一個財神在客廳裡放著,他父母說,家裡做生意,一定要有個財神住著才行。
後來,看到他媽在窗戶上安裝了防盜網,他好奇地問:「這麼高的樓層安裝防盜網幹什麼?」
他媽媽一本正經地回答:「我是想太陽好的時候晾晾抹布也不錯。」
劉伊現在非常苦惱,一直苦苦地給父母講道理,結果沒有辦法,乾脆什麼事都不管,由著父母的想法裝修。
功能布局、實用性成分歧主因 要以居住者的想法為主
年輕人選擇套餐式裝修或者全屋定製的比較多,從一開始與設計師進行充分溝通,基本上風格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定。
對於老年人和年輕人在裝修上的分歧問題,恩施何氏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設計師顏慧認為,裝修意見分歧主要是對裝修的功能需求不一樣,父母相對有生活經驗,考慮比較周全;年輕人相對要弱一點,在功能布局上沒有太多的要求。
「我請了裝修公司,設計的效果圖也很滿意,對裝修公司的施工也很滿意。現在裝修到餐廳吊頂,我想用設計師設計的石膏吊頂,他非要用集成吊頂。」正在裝修的市民李銳彬最近在裝修問題上遇到了一些煩心事,父親給的裝修意見與現在的裝修風格以及流行趨勢不符合。
「有時候老年人和年輕人在裝修風格、用品材質、顏色搭配等方面都可能出現不同的意見。」顏慧說,在裝修設計前期,設計師都會提醒客戶,一家人要統一想法,以居住者的想法為主。這樣無論是在設計方案還是後期裝修都會少很多分歧和矛盾。
顏慧介紹,有一位客戶的設計方案就因為和父母的意見不統一,反覆修改了10多遍才最終定稿。
「如果是一家人住,就尋找一個折中點,通過求同存異找到一個平衡點,讓大家都可以接受。如果是年輕人單獨居住,長輩們可以多聽聽他們的想法。年輕人也可以適當地採納一些父母意見,這樣也會讓父母覺得開心。」恩施州合天裝飾公司負責人羅國安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大家互相理解,遇到分歧問題多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