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與新冠肺炎感染症狀鑑別【興義融媒】

2020-12-18 騰訊網

如何區分

流感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一起來了解

(一)致病源是不一樣的。

流行性感冒其實不是一個普通的感冒,是呼吸道傳染病,是由於流感病毒所導致的,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當前咱們國家把流行性感冒定為丙類傳染病,但是按照乙類傳染病管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種傳染病,而且是有明確的流行病學史的,目前我們確定為乙類傳染病,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

(二)發病時間是不一致的。

流感雖然也是全年都可以發病,但是高發季節主要是冬春季。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在2019年底冬季新近發病的疾病。

(三)兩者的症狀不一樣。

流感患者一般發病會比較急,症狀比較重,症狀為高熱、咳嗽、咽痛。大多會出現發熱的症狀,而且體溫可以上升到39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全身酸痛,全身症狀較重,而呼吸道症狀相對較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症狀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以及身體不適,但是隨著病程的發展,不僅會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而且還會出現乏力的症狀,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約50%的患者多在3~5天後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現凝血功能障礙。一周後病程會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害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死亡。

(四)兩者的嚴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樣。

對於流感來說,雖然是全人群易感,但是有一些危重症流感是有高危人群的,比如小於5歲的兒童,尤其是小於2歲的兒童,大於等於65歲,超過65歲的老年人,肥胖的人,孕婦,有免疫抑制的病人,還有一些有慢性基礎病的病人,這些都是屬於流感的高危人群,而且流感可以引起全身各個系統的併發症,而且流感可以致死,致死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嚴重的併發症。

至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是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以下四類人群:一是老年群體。關注現在的「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年齡分布」,「老年人群」的佔據比例是最大的,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皆屬於「年齡分布中的最大份額」。相對而言,老年人群的機體能力處於下降階段,臟器能力和免疫能力皆低於年輕人,所以他們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擊敗」,患病風險自然會更高。二是「人流密集場所」的人群。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說,其傳染方式更多是「飛沫」傳染,因此,人多的地方,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自然就會更高。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甘於寂寞」,總是習慣到人多的地方停留、玩耍,有些人也可能是由於工作的特殊原因,然而在封閉、空氣不流暢且人流密集的地方更容易發生「病毒傳染」的情況,人多,病毒就多;空間小,病毒單位空間內的數量就多,這樣一來傳染的風險自然就會增高。三是本身存在「某些基礎疾病」的人群。通過官媒的數據報導,發現在公示的「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屬於本身存在呼吸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等問題的患者;存在嚴重基礎性疾病的人群也屬於「新冠易感人群」,需要重點關注。四是生活習慣不好、自身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平常的生活中不喜歡運動鍛鍊,平日裡長期久坐、吸菸、飲酒;很容易就會被旁邊的人傳染感冒,說明「抵抗力相對較低」,這類人群也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這類人群需要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模式,多鍛鍊,吃動睡平衡安排,增強對病毒的防禦能力。除此之外,像小朋友、孕婦以及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也都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這些人更需要在生活中「重點防控」,避免被疫情侵襲。

轉發出去

告訴家人朋友吧!

責任編輯:李海燕

本期審稿:石 磊

值班總編:曾正波

相關焦點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針對目前非常困惑的一個難點與大家進行交流,關於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因為在臨床中呼吸道感染最大的難點可能就是鑑別病原體。我會結合病例進行分析,在我們醫院(上海瑞金醫院)的相關篩查病例和疑似病例的確診或排除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我們的經驗體會。
  • 接種了流感疫苗就不會得流感嗎 流感和新冠感染如何區別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氣溫降低有利於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傳播,存在今年秋冬季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為此,季節性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雖然我國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但全球疫情形勢依舊嚴峻,加上秋冬季的低溫可能使新冠病毒更易生存和傳播,存在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共同傳播的風險。
  • 鍾南山公布新檢測方法 可區分新冠肺炎和流感
    如何區分新冠肺炎與流感?3月7日,在國內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線上論壇上,鍾南山院士公布一項名為「恆溫擴增晶片」 新檢測方法,可有效區分新冠肺炎與A、B型流感。「眾所周知,診斷是疫情防控非常重要的環節。」「最近我們開發的針對COVID-19感染的快速IgM檢測試紙,通過側流式免疫層析法實現檢測。」鍾南山展示了兩類樣本的檢測結果,分別來自未感染者和感染者,從圖片中可以看到感染者的在IgM位置上顯示出了一條條帶,顯出IgM、IgG。
  • 美國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狀相似?美媒:此次疫情變得複雜
    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日益引發擔憂的同時,當地衛生人員正在迎接冬季第二波流感的到來。美國媒體稱,因為流感症狀與新冠病毒病症相似,今年的流感疫情應對將變得複雜。美國流行病專家表示,變長的流感季來的不是時候,因為民眾對新冠病毒表示擔憂,這兩種病毒導致的症狀在沒有檢測的情況下,很難區分。美國範德堡大學傳染病學專家沙夫納表示,如果新冠病毒開始在美國傳播,在確認民眾感染這種病毒還是流感病毒問題上,可能出現混亂。「為了緩解民眾擔憂,美國衛生官員宣布,將全國5個用於檢測流感的公共實驗室也用於檢測新冠病毒。
  • 「新冠」肺炎和流感存在疊加感染的風險 雙重病毒來襲 市民如何做...
    「新冠」肺炎和流感存在疊加感染的風險雙重病毒來襲 市民如何做好防護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任重 宋璽新冠肺炎疫情還沒結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高發期。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指出,已出現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中國疾控中心也發布提示,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流感與新冠肺炎有何區別?雙重病毒來襲,市民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 怎麼鑑別感冒與新冠?呼吸科專家:憑症狀診斷,不靠譜
    新冠肺炎疫情仍舊在全球肆虐,此時一旦遭遇發熱、咳嗽、頭昏、肌痛等症狀,大家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保持鎮定。「我是不是得了新冠?」恐懼就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心頭。這幾天,一些有關鼻病毒的報導又緊張了公眾的神經,說什麼「多所學校鼻病毒聚集」,還有什麼「新冠未走,鼻病毒又來」。
  • 新冠疫情期,兒童發熱的鑑別診斷及處理
    接下來,我們仍然不可鬆懈,特別是我們兒科學界,還需密切關注,研究無症狀感染兒童的防控措施。今天,藉助藥盾公益這個講座平臺,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新冠疫情期兒童發熱的鑑別診斷及處理。 兒童新冠病毒感染病人症狀較輕可能與兒童經常患普通感冒有關,經常患普通感冒,就會經常接觸常見的呼吸道冠狀病毒,但這些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是不是有交叉抗體,我們現在還不太清楚。普通感冒患者主要以鼻咽部卡他症狀為主,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可能有咽痛、咽部燒灼感覺。一般具有自限性,7~10天就好了,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 這個新檢測方法可區分新冠肺炎和流感
    3月7日下午,「走出至暗時刻—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進行網絡直播。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香港知名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教授等參加討論。
  • 今年冬季存在新冠流感合併感染風險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公開場合表示,目前已出現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也發布提示,今年秋冬季存在新冠疫情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流行的風險。記者了解到,我國今年1月已出現合併感染新冠與甲流的患者,日本、西班牙、伊朗等國也出現了合併感染病例。
  • 新冠病毒遇上流感季:如何鑑別兩者,這些小知識家長必備
    1流感vs新冠病毒症狀高度相似2月23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出席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時透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今天已新批了兩個試劑盒,將有助於鑑別流感和新冠肺炎病毒。鍾南山院士指出:現在美國的流感大流行,而且流感病例遠遠高過新冠肺炎病例。
  • 一米線、戴口罩、勤洗手 防「新冠」也防流感
    「流感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多為甲型或者乙型流感病毒感染,臨床上會出現發熱、畏寒、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血常規會提示白細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細胞數下降,重症流感胸部CT可出現磨玻璃陰影。」劉富強表示,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上述流感症狀,某種程度上與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標準「吻合」。
  • 9個月女嬰確診新冠+流感!特殊時期,這些呼吸道疾病怎麼區分?
    每年冬季與初春季節都是流感暴發的高峰期,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鍾南山院士日前也公開呼籲:現在美國的流感大流行,而且病例遠遠高過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也有這個(流感)情況,把兩者(流感和新冠肺炎)鑑別開來是當務之急。
  • 新冠和流感合併感染病例出現,到底該如何區分新冠和流感?
    冬季到了,很多的疾病都相繼的出現,尤其是現在流感和新冠並發,大家都非常的擔心。將自己的精力都放到了新冠肺炎的身上。在這個季節裡,最常見的就是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像感冒、嗓子發炎、咳嗽等,還有兩種疾病就是新冠肺炎和流感。
  • 發熱、咳嗽先別慌,專家教你區分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
    疫情期間,已經有不少新聞報導出兒童甚至是嬰幼兒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被感染的最小的孩子,僅僅出生30個小時。身為孩子們的守護天使,每一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應該讓孩子正確認識新冠病毒,教孩子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孩子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時,更要懂得如何處理。
  • 半個月內,希臘一男子先後感染上流感、急性肺炎和新冠病毒……
    阿雷克西歐在接受紅星新聞獨家採訪時說,希望這段經歷能給人帶來警示和希望,不要輕視新冠肺炎病毒,也不要在感染後放棄勇氣與希望。病症突如其來,健康急轉直下阿雷克西歐對紅星新聞回憶了自己的患病過程。3月8日,他還興致勃勃地登上了雅典衛城,9日起床後就發現發燒38攝氏度,但沒有其他症狀。
  • 如何區別流感及新冠病毒症狀 專家支招
    武肺疫情嚴峻,各國政府呼籲國人出現新冠症狀時要儘速聯繫醫生及接受病毒檢測。但是,一般民眾如何區分新冠病毒症狀與流感症狀?碳健康(Carbon Health)聯合創始人Caesar Djavaherian博士告訴福克斯新聞,流感和新冠狀病毒(COVID-19)的症狀雖然相似之處太多,但是也存在一些明顯差異。
  •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新增流感與新冠肺炎鑑別診斷
    為加強流感臨床診治,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其中新增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並提出「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與流感不易區別」。全國流感監測結果顯示,每年10月我國各地會陸續進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節。
  • 流感疊加新冠合併感染能否同時檢測?市面上可用選項寥寥無幾
    隨著北半球秋冬流感季來臨,流感疊加新冠感染的風險將增加病毒檢測的難度。對此,公共專家已經進行呼呼,要求開發快速檢測設備,以區分感染為新冠或者流感。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上周舉行的一場中國衛生健康科創大會上表示:「我們已經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
  • 新冠肺炎和流感有何不同?如何鑑別、診斷和預防?
    鑑別流感和新冠肺炎是當務之急2月23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提醒,美國現在流感大流行,中國也有流感與新冠肺炎混合感染的情況,鑑別流感和新冠肺炎是當務之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1日發布的流感監測周報顯示,自2019年9月29日流感暴發至今,已有至少2900萬例流感感染者,14000例流感死亡,1.6萬人死於流感相關疾病,其中,105例為兒童。眼下,流感與新冠病毒同時高發,如何鑑別和診斷二者,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是遏制感染進一步擴大的重要因素。
  • 流感被誤診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嗎?兩者會疊加感染嗎?
    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上述流感症狀「發熱、白細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細胞數下降,胸部CT出現磨玻璃狀陰影……」,某種程度上與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標準「吻合」。 不過,「流感年年有,但今年不是流感高發期,絕大部分流感病人是輕症,因而誤診為新冠病毒的概率不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