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術一直都存在很大爭議。從好的角度來說,克隆技術一旦能夠成熟應用,對於醫學來說將會是一個突破性的進展,未來人們就不用再為找不到合適的移植器官而擔憂了。但從壞的角度來說,克隆技術對於倫理道德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對於一個有情感的複製人來說,接受自己只是一個替代品這一事實太難了。
因此人們到現在都還沒有進行複製人實驗,而是先在動物身上進行實驗。初中的生物書上就曾經記載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克隆的人工動物「多利」的事情。多利是一隻綿羊,是利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將哺乳動物的成年體細胞培育出來的新個體,它跟之前的綿羊長得幾乎一模一樣。
多利的出現進一步引發了人們對於複製人的想像,同時也成為了全世界名氣最大的動物。那麼多利羊後來怎麼樣了呢?這些年我們沒有再聽到它的消息了,是因為它早就已經離開了人世。
多利羊出生於1996年7月5日,死於2003年2月14日,壽命還不到7年,跟一般的綿羊相比,壽命幾乎縮短了一半。多利在2003年被確診患上了進行性肺病,科學家為了減少它的痛苦,給它進行了安樂死。事實上,多利在三歲的時候,身體的器官就已經開始衰老,身上患了很多病症。
到了2003年,肺病已經非常嚴重了,沒有醫治的可能性。科學家在悲傷的同時也認識到了一個問題,這也許就是克隆技術帶來的弊端。克隆出來的生命體跟原先的生命體相比,會出現早衰跟早亡的症狀,目前這一問題還沒有被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