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吸鐵石,無論你多強大,只要你離我近,就會被磁化
放射技師考試資料獨家整理歷年真題、考點分析、名師講解、影像資訊。
執業技師資格考試在路上,放射技師之路,你我同行。
(全文共計3245字,預計閱讀時間為9分鐘)
某一部位以90kVp,40mAs,FFD=200cm,可獲得密度適當的照片。現管電壓不變,照射量改為10mAs.那麼攝影距離應為下列中的哪一數值:C(2011年MR技師)
A、50cm
B、75cm
C、100cm
D、125cm
E、150cm
解析:感光效應公式(簡化版):E=k·(Vn·I·t)/r2。
根據公式可知:感光效應與管電流量(照射量)成正比,與攝影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根據題意,照射量現變成原來的1/4,攝影距離應變成原來的1/2,即200cm×1/2=100cm。
顱腦CT圖像的窗寬、窗位分別是70和30,圖像顯示的CT值範圍是:B(2013年CT技師)
A、30~70Hu
B、-5~65Hu
C、15~100Hu
D、-30~100Hu
E、60~140Hu
解析:公式:CT值範圍=窗位-窗寬/2~窗位+窗寬/2
代入數值:30-70/2~30+70/2,即:-5~65Hu。
窗寬為200HU,窗位為50HU的窗口,其包含的CT值範圍是:C(2014年CT/MR技師)
A、0~200HU
B、50~250HU
C、-50~150HU
D、-100~100HU
E、50~200HU
解析:公式:CT值範圍=窗位-窗寬/2~窗位+窗寬/2
代入數值:50-200/2~50+200/2,即:-50~150HU。
下列敘述中,空間解析度最好的選項是:A(2014年CT技師)
A、30LP/cm
B、20LP/cm
C、10LP/cm
D、最小圓孔直徑0.2mm
E、最小圓孔直徑0.3mm
解析:首先我們要知道線對數越多空間解析度越好,對A、B、C三個選項進行比較,很明顯,A選項是三個選項裡最好的;其次,我們要知道最小圓孔直徑越小空間解析度越好,所以D選項比E選項要好,最後我們需要把A選項和D選項進行比較,但是我們需要先轉換:
我們把D選項轉換成LP/cm:空間解析度對應像素,最小圓孔直徑對應一個像素寬度也就是一個線徑,1個線對等於2個線徑,根據D選項的數據,即:一個線對是0.2mm×2=0.4mm,那麼1mm裡就有1mm÷0.4=2.5個線對;根據10mm=1cm,即1cm共有2.5×10個線對,即25LP/cm。
A=30LP/cm>D=25LP/cm,故選擇A。
CT機的空間解析度為10LP/cm,它能測量小物體的直徑是:B(2014年MR技師)
A、1.0mm
B、0.5mm
C、0.1mm
D、0.05mm
E、0.01mm
解析:10LP/cm=1LP/mm,1個線對等於2個線徑,即一個mm被分成了2份,所以能測量最小物體直徑就是一個線徑,也就是1份:1mm÷2=0.5mm。
或用公式:線徑(mm)=5÷LP/cm。能測量最小物體的直徑,即線徑(mm)=5÷10=0.5mm。
PS:使用公式的前提是線徑單位是mm,空間解析度單位為LP/cm。
如果X射線系統的極限解析度為2線對/mm,那可分辨物體的最小直徑是:B(2015年DSA技師)
A、0.1mm
B、0.25mm
C、0.5mm
D、1mm
E、2mm
解析:1個線對等於2個線徑,根據題幹可知,2線對就是4個線徑,也就是1mm被分成了4份,題目問的可分辨物體最小直徑也就是問1個線徑是多少,即1mm÷4=0.25mm。
或用公式:線徑(mm)=5÷LP/cm。但是題幹給的是2LP/mm,換算後是20LP/cm,帶入公式,即:線徑(mm)=5÷20=0.25mm。
某臺CT的空間分辨力為0.25mm,如用LP/cm表示,應為:C(2014年CT技師)
A、10LP/cm
B、15LP/cm
C、20LP/cm
D、24LP/cm
E、30LP/cm
解析:空間分辨力對應像素,空間分辨力為0.25mm,即一個像素寬度是0.25mm,也就是一個線徑是0.25mm。1個線對等於2個線徑,即0.25mm×2=0.5mm。1mm÷0.5mm=2,也就是一個mm裡有2個線對;根據10mm=1cm,1cm中共有2×10=20個線對,即20LP/cm。
光碟容量700兆,可存儲CT圖像(0.5兆/幅)的幅數是:C(2014年CT技師)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E、1750
解析:700÷0.5=1400
單層螺旋掃描螺距等於2時,床速與射線束寬度正確的比值是:B(2014年MR技師)
A、10/10mm
B、10/5mm
C、10/2mm
D、20/15mm
E、5/1mm
解析:螺距的另一個公式:螺距(P)=床速/射線束寬度
已知螺距(P)等於2,即床速/射線束寬度=2,上述選項只有B選項數值等於2,故B選項正確。
單層螺旋CT掃描螺距等於0.5時,掃描層數據獲取採用的掃描架旋轉周數應為:D(2013年MR技師)
A、0.5周
B、1周
C、1.5周
D、2周
E、2.5周
解析:螺旋CT掃描螺距等於零時與非螺旋CT相同,通過患者的曝光層面在各投影角也相同。螺距等於0.5時,掃描層厚數據的獲取,一般採用掃描架旋轉兩周的掃描;在螺距等於1.0時,層厚的數據採用掃描機架旋轉一周的掃描;在螺距等於2.0時,層厚的數據只有掃描架旋轉半周的掃描。
螺距不為零時,掃描周數等於螺距的倒數。
四層螺旋CT掃描採用4×2.5mm探測器,準直寬度10mm,則掃描一周的層厚是:E(2014年CT技師)
A、40mm
B、20mm
C、10mm
D、5mm
E、2.5mm
解析:四層螺旋CT掃描一周獲得4層圖像,準直寬度是10mm,那1層的層厚就是10mm÷4=2.5mm。
單層螺旋CT,當掃描機架旋轉一周檢查床移動距離為2cm,掃描層厚為1cm,螺距是:C(2016年CT技師)
A、1/2
B、1/2cm
C、2
D、2cm
E、1
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掃描機架旋轉一周床移動距離,即床速;W:層厚或射線束準直的寬度。)
即螺距(P)=2/1=2
PS:螺距是無量綱,沒有單位。
螺旋CT掃描時,螺距0.5,層厚5mm,床速為:A(2015年MR技師)
A、2.5mm/s
B、4mm/s
C、5mm/s
D、10mm/s
E、20mm/s
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掃描機架旋轉一周床移動距離,即床速;W:層厚或射線束準直的寬度。)
即:床速(TF)=P×W=0.5×5=2.5mm/s。
16cm掃描野,矩陣320*320時,像素的大小是:B(2015年CT技師)
A、0.25mm
B、0.5mm
C、0.75mm
D、1.0mm
E、1.25mm
解析:像素尺寸=掃描野/矩陣尺寸。
帶入數值,注意單位換算,即:160mm/320=0.5mm。
放大攝影X線管焦點為0.05,則允許的最大放大率為:D(2016年鉬靶技師)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解析:公式:M=1+0.2/F。M為焦點的允許放大率;F為焦點的尺寸。
帶入數值,即:M=1+0.2/0.05=5。
以上這些題都是真題裡考過的,大家可以自行找一些相似的題目來做做,不要記題目,要記住方法。
方法一定要get!
擴展閱讀:
一個「百思不得姐」的題目——求空間解析度
一個「百思不得姐」的題目——求CT值範圍
一個「百思不得姐」的題目——光學密度
一個「百思不得姐」的題目——切西瓜理論
一個「百思不得姐」的題目——題目轉換買蘋果
初審 | 藍小明
終審 | 劉谷一一
為您提供第一手的考試教材,第一手的考試資訊,第一手的考試真題,關注我們,您將擁有一切!
歡迎大家提出寶貴意見,您的需求是我們最大的追求。
目前我們公眾號已經聚集8萬4千影像同行,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信任與支持。我們致力於打造國內權威影像技師類服務平臺,為影像人提供最優質的內容。你們都是見證者和參與者,讓我們影像人強大起來吧!
讓更多「初診斷師」受益,來一起加入我們吧。劉谷一一在這裡等著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