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不僅翟天臨博士學位應該取消,所有藝術類博士都應該取消
文/虹野
翟天臨的演員身份、高學歷人設隨著其不知「知網」為何物的回覆,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不得不說現在網絡「人肉」的威力遠遠超過了昔日「大鳴」、「大放」、「大字報」,這裡不是對翟天臨求學期間學術不端行為的同情,而是希望公眾把視野聚焦在翟天臨「投機取巧」而成功的教育上來,相比教育問題翟天臨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投機者而已,沒有必要為其浪費更多的公共資源。
目前關注翟天臨事件主要有以下四個出發點。一是翟天臨在沒有發表學術論文的基礎上獲得了博士學位對於其他苦讀的博士來說不公平;其二則是翟天臨一路碩士、博士、博士後求學下來存在的潛在的腐敗問題;其三則是希望主管部門和紀檢部門及時追責;其四則是對教育公平的擔憂。
這四點都是基於「學歷教育」為背景的訴求。翟天臨追求高學歷並非是職業需求,也並非是個人學術追求,他僅僅是迎合社會對高學歷的「神化」和社會中「唯學歷論」的種種評價體系。
不僅僅翟天臨這樣做,還有很多很多有權力的、有錢的、沒權的和沒錢的在這樣做。
打倒一個翟天臨還有千千萬萬個翟天臨去投機取巧。這是我為什麼不希望公眾聚焦在翟天臨個人身上的原因,因為這樣浪費了大量的公眾資源打倒一個、幾個教育中的投機者,對於教育公平無濟於事。
更為重要的是翟天臨的所謂的學術不端現象可能存在腐敗問題,也可能是和其專業特徵有關。翟天臨讀的博士很顯然是非研究型的,而是表演、技能、創作類的。這類專業一般情況下就不應該設博士學位,甚至碩士學位都是奢侈的,讓博士去創作、表演不僅僅浪費了大量的教育經費、師資力量還浪費了學生的青春。很多高校老師都應該意識到這種現象的存在,這也可能是翟天臨一路綠燈的重要因素。畢竟大學老師很多時候都會對那些可有可無的學科、專業放水。翟天臨的博士學位很大可能是基於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教育資源結構不合理,這早已是共識,在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印發了《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意見》,翟天臨的博士學位應該屬於效益極其低下的設置。
不僅僅應該取消翟天臨的博士學位,而是應該在學科設計中把藝術表演類的博士學位都取消掉。
只有這樣才能優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才能夠優化高等教育使用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多的經費使用在教育資源均衡上,才能夠保證教育公平。
當前以學歷教育為主導的教育體系和以社會需求為主導的職業教育顯然是格格不入的。國家也早已認識到這個問題,2014年5月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引導普通大學向職業技術學校轉變,而與之相反的則是地方院校申碩申博愈演愈烈。2019年1月24日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轉變提出了1+X的模式,即學歷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的模式,試點職業技能證書和學歷證書具有同等效力,這也算是職業教育對學歷教育的折中吧。
如果翟天臨拿到的是演員表演證書,估計廣大吃瓜群眾就不會這麼激動了,可惜的是翟天臨拿到的是「學歷證書」,而且是輕輕鬆鬆的拿到的,這對於廣大苦苦求學中和求學而不得的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如果把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等同起來,每一個吃瓜群眾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個職業技能證書且能夠在職業中發揮作用,估計就不會對翟天臨窮追苦打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多關注一下高等教育專業結構的調整和職業教育的發展,讓大家寶貴的公眾資源發揮應該發揮的作用。
虹野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