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兩天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有不少學員和朋友想讓我談一談關於學習的話題。鑑於學習和成才也是本公眾號的重要內容,今天來聊一聊成年人如何有效地堅持每天學習英語。
截至今天,我在扇貝英語這個軟體上打卡已經1459天,接近1500天;加上之前百詞斬還有200多天,說打卡英語1500天沒有任何問題。當然,這個紀錄並不算多驚人,我朋友圈就有百詞斬打卡2000多天的。但是對於我個人來說,受益非常明顯。
我碩士畢業十幾年了。考研的時候英語得了70分,雖然不算特別高,但當時北大研究生院規定的免修標準剛好就是70分。所以讀研的時候我是不需要去上英語課的,學分直接給我。
所以讀研期間並沒有系統地上英語課,又不打算出國,所以英語的接觸相對較少。畢業十幾年來,工作上很少用到英語。有經驗的童鞋都知道,這種情況下,大致就忘光了。
但是去年我去了一趟英國劍橋大學,不僅能順利地參與研學項目,聽課、交流基本沒有問題(有幾個拉丁語族的教授口音是很重的,不容易懂),而且能用英文撰寫遊記,回來後也能流暢地用英語進行相關分享。
我的遊記:Why Cambridge different for 810 years?(點擊閱讀)
當然,這種狀態也沒有什麼可炫耀的,很多童鞋的英語水平都比我高。今天我是想分享一點經驗:作為一個英語基礎並不雄厚的人,如何在畢業多年、基本忘光的情況下,完全利用自學來保持、提高英語水平。
基本理念:語感大於語法,語境大於單詞
黑龍江邊境的很多老太太,一口流利的俄語,非常地道。但是你讓她們寫字,她們連漢字都不會寫,因為沒上過學。沒上過學,為什麼能學會俄語?常年和俄國人做小生意,剛開始都是指手畫腳地比劃,交流多了,自然就學會了。
我們學外語,很多時候從學語法入手、在背單詞上下功夫。不能說不對——語法就像拐杖,它能幫你快速理解語言的規律;單詞就像磚瓦,沒有磚瓦,何來大廈。
但是,語法並不是天生的,它是語言學家在大量豐富的語言材料中抽取提煉出來的;單詞也不是孤立的,它是融合在語言的流動中的。你想想,當你一兩歲,還是一個可愛的小BABY的時候,你爸媽怎麼教你學漢語的?有沒有上來給你教語法,主謂賓,定狀補?有沒有上來讓你每天認20個字,組詞造句?要是這麼玩,包管你學不會。
一定是先教你說「媽媽、爸爸」,告訴你這個叫什麼、那個叫什麼,先讓你學會語音,會說話了,然後慢慢認字。上了小學,到了幾年級了,老師才開始教你語法。你是不是這樣學會你的母語的?
當然,我們開始學外語的時候,因為母語已經掌握得比較好了,有了語言習得的經驗,可以跳躍一些,直接開始學語法、背單詞也沒什麼不對。但是不要太過糾結於這兩個東西。為什麼?
因為語法、單詞都是很枯燥的。人的大腦對此天生抗拒。語言是多麼鮮活、多麼有趣味的東西?脫離了具體語境和語感的語法、單詞,就像被赫拉克勒斯舉離大地的大力士安泰。安泰離開了他的大地母親,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本來天下無敵的大力士,分分鐘被赫拉克勒斯掐死。
我初中時候看到迪斯尼動畫電影《獅子王》,因為之前沒見過這樣的大片,瞬間驚豔,才知道動畫片可以這麼拍。然後就被圈粉,買了電影原聲磁帶和臺詞書,翻來覆去地聽、看。兩周時間,英語水平猛漲,約等於學校上課一學期的效果。真正感興趣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
我們成年人,告別了學校,不太可能再像上學的時候拿整塊時間出來上課、做題、考語法、背單詞。而且一般情況下,大學(高中也行)畢業以後,應該已經系統地學過了英語語法,至少有基本概念;單詞也有了一定基礎,可以開始實施我下面要介紹的學習法了。
自學利器:扇貝閱讀,扇貝英語
樹立了「語感大於語法,語境大於單詞」這個正確理念以後,我們需要成年人自學英語的兩大利器:兩款APP。
用了幾年扇貝,沒給它貢獻過一分錢,所以我願意免費給它打個廣告。最開始我用百詞斬,打卡200多天。後來為什麼不用了?兩個原因:第一是我換了個手機,發現它的打卡記錄居然續不上了,我得從零開始。這個我受不了,因為看著每天積累、每天增長的打卡記錄,是我學習的巨大動力。第二個原因才最關鍵:拿著圖片斬來斬去,我發現只記住了圖,沒記住幾個詞。
換到扇貝以後,越來越發現它的好。別的產品我就沒有嘗試了,沒有必要。扇貝分好幾個APP,我只用兩個:扇貝閱讀,用來看英語文章和小說;扇貝英語,用來背單詞。
扇貝閱讀,每天會更新各類英語文章,很多是來自BBC、VOA、Wallstreet Daily這些英美主流媒體的,題材包括商業、文化、娛樂、科技等各個方面,有即時性的新聞,也有研究性、科普性文章。還有哈利·波特、福爾摩斯等英文小說。插一句:China Daily之類中國人寫的英文文章你就不要看,沒用。
扇貝閱讀有四大優點:
1.單詞即查。看見生詞,手指點一下,就會出來讀音、釋義,相當於電子詞典,非常方便。
2.背詞聯動。可以把生詞加入生詞本,然後就會出現在「扇貝英語」APP的背詞列表裡面。
3.段落翻譯。文章的每段後面有個小三角旗的標記,有的是灰的,有的是綠的。綠的標記可以點,點開以後就是網友對本段的翻譯。當然,網友的水平參差不齊,但總有相對靠譜的,能幫助你增進對長難句等語法問題的了解。我起初點得多,現在已經不需要點小三角了。
4.難度分級。根據單詞和語法的難度,扇貝閱讀把文章分為幾個等級:高考、四級、六級/考研、託福/雅思/專四、SAT/專八、GRE。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難度。
這1500天,我每天都閱讀一到兩篇文章。積累下來,做英語閱讀題像切豆腐一樣容易。
做閱讀+背單詞,這是我的核心要訣。一切不做閱讀的背單詞都是耍流氓。
扇貝英語,就是背單詞用的。它的優點,一是可以和扇貝閱讀聯動,這個上面說過,不多說了。二是可以選擇單詞的學習模式。看到一個詞,你可以選「認識」還是「不認識」。
選「不認識」的話,這個詞會在今天反覆出現多次;選「認識」的話,會展示這個詞的釋義和讀音,然後你再點一下,今天就過去了,它不會再出現。但是今後幾天它還會每天出現一次,每次你還可以選「認識」或「不認識」,如果你一直選「認識」,過幾天它會消失。
那麼問題來了,碰見生詞,該點「認識」還是「不認識」?
我的做法是點「認識」。
因為我試驗過一段時間點「不認識」,然後每個詞翻來覆去折騰很久,每天大概需要20分鐘在英語學習上面,很累。關鍵是:我發現這樣折騰完了以後還是記不住,效果約等於點「認識」跳過去。
於是我總結歸納:成年人背英語單詞,單次的深度訓練是不管用的,多次的淺層次接觸就夠了。
這並不是一個嚴謹的神經科學結論,但是它符合我的實際情況。一個單詞每天見,見了七八次,基本有個印象;之後在別的場合再見一次,或者自己用一次,基本就記住了。
我不知道各位讀者的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但是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實例:每天學英語要折騰二三十分鐘,實在堅持不下去,過一個月、兩個月、半年、一年,紛紛放棄。
用我這個辦法,日均用時3-8分鐘。等電梯可以打卡,等車可以打卡,等人也可以打卡。
這是我能堅持打卡1500天的最重要原因,沒有之一。
順帶說一句,扇貝那些收費功能,我一個都沒用過。估計扇貝看到這句,就不想給我廣告費了。
快樂學習:英劇、美劇、小視頻
看劇學外語很管用,這個不用多強調。我看的劇並不多。有很多文章教你從看劇學單詞、學語法、學俚語啥的,我一概不看。
看劇就是看劇,娛樂就是娛樂。就是圖開心。表給我扯那些高大上的。
我喜歡《老友記》的輕鬆幽默、沒心沒肺。我喜歡《紙牌屋》的真實和殘酷無情的效率。我喜歡微博號「英國普羅派樂衛視」的英國德雲社相聲——下議院辯論。我喜歡《神探夏洛克》的英式怪咖高智商紳士範,去倫敦還專門去看了福爾摩斯博物館……我愛藝術作品和人物,在欣賞的時候逐漸融入他們的語感和語境,慢慢建立起美式、英式的思維。
這就夠了。
別忘了基本理念:語感大於語法,語境大於單詞。
興趣才是根源。
Enjoy your language and enjoy your life.
—— by Reinhard Hongyi Wu(我本人)
謝謝大家。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演說技巧和成才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