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共有3000多所高校,每所高校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校名。不過雖說大學校名沒有重複的,但是卻存在「一字不差」的情況。如果沒有認真分辨,可能會覺得這就是同一所大學,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裡要說的兩所大學名字很像,一字不差,只是在順序上有所區別。這兩所大學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一所坐落於上海,一所坐落於江西。那麼這兩所大學在辦學實力上以及錄取分數上差別有多大呢?這裡我們來了解下。
這兩所大學名稱極為相似,錄取分數的差別卻很大:
這兩所大學就是華東理工大學和東華理工大學。這兩所大學被稱為「雙胞胎」大學,名字一字不差,綜合實力和錄取分數線卻有極大差別。明年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需要提前了解這兩所大學,對這兩所大學進行區分。
華東理工大學:該校有3個校區,開設20個學院以及72個本科專業
這所大學名氣很大,坐落在上海市。該校以工科為主,涵蓋了多種學科。學校成立於1952年,至今已經經過了50年的發展歷史。目前該校有3個校區,開設20個學院以及72個本科專業,優勢學科為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
東華理工大學:有20多個學院以及72個本科專業,優勢專業為工程學和化學
這所高校和華東理工大學名字極為相似,光看字沒有差別,只是順序有所區別。如果不仔細看,很容易混淆。這所高校目前在南昌和撫州都有校區,有20多個學院以及72個本科專業,優勢專業為工程學和化學。
這兩所高校雖然名稱相似,錄取分數線相差懸殊。以遼寧省招考為例,華東理工大學2020年在遼寧省理科分數線達到了619分,東華理工大學2020年在遼寧省理科分數線則為511分。兩所大學分數線相差100多分。
隨著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兩所大學目前實力存在差距。不過客觀來說,這兩所大學在學科建設上都有著非常好的表現。在眾多高校中,理工類院校一直都是熱門報考的院校,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
國內理工類高校眾多,優質院校也不少。對於準備報考理工類院校的學生來說,該怎樣進行院校的選擇呢?這裡我們就來看看國內理工類高校的排名。這些高校實力非常出眾,畢業後學生的發展前景非常不錯。
國內理工類高校排名,排在榜首的高校毫無爭議:
大連理工大學:是東北地區乃至全國地區實力都非常強勁的高校
這所高校位於大連市,是東北地區乃至全國地區實力都非常強勁的高校。該校在東北地區能排進前3名的位置,值得優秀學生報考。該校有7個A級學科,學科建設成果出眾,優勢專業為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
華南理工大學:綜合實力強大在廣東省排名僅次於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位於廣州,已經有了100多年的辦學發展歷史。學校目前有28個學院,82個本科專業。這所高校綜合實力強大,在廣東省排名僅次於中山大學。該校培養了不少知名校友,畢業生發展前景非常不錯。
北京理工大學:北理工的排名和華南理工不相上下
在理工類院校中,北理工的排名和華南理工不相上下,都是綜合實力很強的高校。這所高校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工程師,以及其他領域中的優秀校友。學校優勢專業為信息科學,很多學霸級別的學生,都會考慮報考該專業。
南京理工大學:這所211高校有不少優勢專業,比如工程學、化學
大家都知道南京有很多優質高校,其中比較低調但實力不差的也有很多,比如南京理工大學。這所211高校有不少優勢專業,比如工程學、化學等。學校地理位置優越,畢業生找工作相對容易,留在南京工作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新高考模式下,傳統高考模式正在被取代。之前學生需要選擇文理科,現在擁有了更多選擇權,可以任意選擇除了語數外之外的考試科目。不過考慮到專業報考問題,大家在選擇科目時也不能太任性。
如果準備報考理工類的院校以及理工類的專業,大多需要選擇物理科目。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學生更傾向於報考理工類的院校以及理工類的專業呢?這裡我們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學生報考理工類院校,會有哪些優勢。
高考時考生填報理工類的院校,具有哪些優勢?
優勢一:學習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更好就業
大家都知道,和學習文史類專業的學生相比較起來,學習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更好就業。一些技術類的崗位,需要的都是理工類專業的學生。目前理工類專業的學生數量更多,和偏文科專業的學生比起來,就業選擇也更多。
優勢二:理工類分數線相對低
和文史類相比較起來,理工類錄取分數線偏低,學生可以選擇高校也更多。在傳統高考模式下,學生被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學生到了高考填報志願時會發現,文科生可以選擇的院校、專業都不如理科生多。
優勢三:更適合一些不喜歡背東西的學生
有的學生特別不喜歡背東西,這類學生更適合學理。通常來說,文科生需要背誦很多內容,要有強大的記憶能力。理科則更強調邏輯能力,強調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對不願意背東西的學生來說,還是應該選擇學理。
上面說到的幾所高校,都是理工類院校中的佼佼者。準備報考理工類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對這些院校有詳細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報考。2021年高考即將到來,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要格外注意。
結語:還是要提醒學生們注意,一些高校雖然名稱類似,並不是同一所大學,可能綜合實力差距會非常大。大家在進行報考時,還是要小心謹慎,不要白白浪費自己的學習成績。
今日話題:對這兩所高校,大家怎麼看?#12月跨年衝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