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常食海參使人變得更聰明!
科學研究表明,20~50歲男人射精越頻繁,以後患前列腺癌風險就越低!
你深信以上這種說法嗎?是不是為了變聰明我們就要天天吃海參?是不是為了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我們就要天天打飛機?
相信死理性派的讀者,不會輕易就得出結論。但輕易下結論是很多人經常犯的毛病,為了分析類似這種結論的可信程度,我們先來看看這種結論都是如何得出的。
為了研究海參和聰明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通常是這樣做的:
首先在一定的人群中統計一下他們是否平時常吃海參,挑選出常吃海參的一組和不常吃海參的一組。然後進行智商測試,對總體結果進行統計,看看哪一組智商平均值更高,或者直接統計吃海參頻率和智商之間的相關係數。如果常吃海參的一組平均智商得分更高,那麼研究人員就會得出結論:常吃海參和智商高之間是呈正相關的關係的。
但根據這個研究,有的所謂「專家」則聲稱:海參吃得越多智商就越高哦!為了提高智商趕緊吃海參吧!
即便是假設常吃海參的組平均智商真的更高,並且調查對象人數真的多到了具有統計意義,「專家」的聲明仍然有一個致命的邏輯缺陷:相關性並不代表因果性!這是一個經常被人混淆,也經常被一些團體故意混淆已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兩個變量A和B具有相關性,其原因是有很多種的,並非只有A→B或者B→A這樣的因果關係。一個很常見的導致相關性的可能性是A和B都是同樣的原因造成的:C→A並且C→B,那麼A和B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相關性,但並不能說A→B或者B→A。
比如有統計表明,遊泳死亡人數越高,冰糕賣得越多,也就是遊泳死亡人數和冰糕售出量之間呈正相關性,我們可以由此得出結論說吃冰糕就會增加遊泳死亡風險嗎?顯然不可以!這兩個事件顯然都僅僅是夏天到了氣溫升高了所導致的,吃不吃冰糕跟遊泳死亡風險根本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從這個例子可以明顯看出,只依據統計數據是不足以得出因果性的,想要得出因果性,必須從理論上證明兩個變量之間確實有因果性,並且要排除掉第三個隱含變量同時導致這兩個變量的可能性。
回到海參的例子上來。海參和聰明之間的正相關性,有可能是因為經常吃到海參的家庭一般比較富裕,而富裕的家庭通常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以使得孩子更聰明;也可能是有一個或者多個基因,同時起到了使人喜歡吃海參和提升智商兩種作用。如果不排除這些其他可能性,說吃海參可以導致更聰明的說法就是不可信的,我就絕不會為了提升智商去吃海參。
對於什麼是可靠的理論分析,我個人一直持有「無引用不相信」的原則,我們讀到的科普文或者科技新聞,總是經過一次或者幾次轉述,很可能因為需要把某些說法誇張了。所以為了辨別這些說法的真偽,一定要根據文章的引用找到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原文去讀,看看原文的結論是什麼,得出這個結論是用到了什麼方法。而如果沒有引用的話,就應該保留態度,此處存疑,不可盡信。
最後再來說說關於射精頻率和前列腺癌患病率的負相關關係。「20~50歲男人射精越頻繁,以後患前列腺癌風險就越低」,這個問題最近引起了不小的爭論。依舊用「無引用不相信」的原則,我們搜索到一篇 文獻 ,這篇論文依據的正是統計調查,因此其研究結果只得出了相關性的結論,並沒有給出因果關係。原文的最後結論說的很明確也很謹慎:「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jaculation frequency is not related to increase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翻譯過來是:「我們的結果表明,射精頻率與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升高並沒有相關關係。」所以不能因此就下這樣的結論:射精越頻繁導致前列腺癌風險越低。至於為了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天天打飛機,更不可取。最後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相關不等於因果,不代表相關就不可能是因果關係,只不過為了論證因果關係,需要更加嚴密的實證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