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寄往臺灣的信如今被退回
陳青林(中)向記者講述他的集郵故事
郵寄一封信到臺灣要多久?郵政工作人員說在正常情況下是一周。日前,家住泉州市區田安路的集郵愛好者陳青林驚呆了:2008年他寄一封拜年封到臺灣花蓮縣豐濱鄉,時隔7年5個月,他已然忘記這信封,它卻在本月10日退回到他手上!不得不感慨,這信封是在臺灣玩膩了,才想要回家嗎?
時隔7年半 寄往臺灣的拜年封退回了
昨日下午,記者在陳青林家中見到這封遊歷7年多的拜年封。拜年封是為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發行的,信封上寫的郵寄目的地址是臺灣花蓮縣豐濱光豐路21號,接收人陳青彬。從信封的郵戳上可以看到,信封是2008年2月5日從泉州九一街寄出,2008年2月12日到達臺北,直到2015年6月15日才到達豐濱,2015年7月10日又被退回泉州,退回的理由是「unknown(不存在)」。
「2008年我寄了十幾個信封到香港、澳門和臺灣,沒想到時隔7年半,竟然還能收到退信。」陳青林說,其實他在港澳臺三地並無親戚或朋友,郵寄過去的地址是從網上找來的,應該是正確的,接收人寫的是自己親人的名字。
原來,陳青林是一名集郵愛好者,15歲起便喜歡集郵。為了讓紀念封及拜年封更完整,更有收藏價值,他與一些集郵愛好者互寄信封,讓信封上蓋有各地的落地郵戳。由於港澳臺三地沒有親友,他便採取這種「查無此人」退信的方式收集。2008年他郵寄許多奧運主題的紀念封給全國各地郵友,為了集齊郵戳,他還將信封寄往港澳臺。
陳青林還寄拜年封給馬英九
給馬英九寄信 收集紀念封「遊歷」郵戳
記者還看到,陳青林寄住港澳臺的信還有不少「大牌」,比如寫給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曾蔭權,曾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及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
從郵戳上看,2011年7月1日寄往香港的兩張信封,分別於當月17日、19日收到退信。寄給馬英九的則是2008年5月12日寄出,是一封泉州奧運火炬接力紀念封,當年5月28日被退回,退信在地址邊上特別標註:「無此段」。
「地址也是網上查來的,但都寫得不太準確。我是想地區領導人比較不一樣,會不會有人轉交給他們,如果他們收到了當然好,收不到也會退回來。」陳青林也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有問題,事實證明,地址錯了根本就寄不到。
也許讀者要問了,這樣「空投」是不是浪費郵政資源?記者請教泉州市集郵協會副會長萬冬青,他告訴我們,對集郵愛好者來說,每一封首日封或紀念封都要去外面「遊歷」一番,在封面上留下各地郵戳,見證其「遊歷」過程,才有其使用價值和更高的收藏價值。
「每個郵戳都能反映此地到彼地的郵路過程,只有通過這個過程,郵品的價值才會更高。」萬冬青表示,退信的方式在集郵者中確實有。
陳青林說,日後寄往臺灣的信,他不用再採用退信方式了,因為今年4月,他在一次集郵展覽中認識一位臺灣郵友。本月18日清源山郵票發行時,他將郵寄一份給他,和他交流。
□早報記者 陳玲紅 莊麗祥 實習生 陳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