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816 字
閱讀時間: 3 分鐘
題圖:資料圖
同時這則消息後還附有一個連結,要求她進入該連結進行重新認證。看到該「安全支付助手」的頭像和名稱都很像官方帳號,馮女士沒有多加考慮,便點擊了該連結、並很快地填寫了自己的個人資料(包括支付密碼)。
然而,不久後馮女士便接到銀行的信息通知,稱其帳戶有一筆金額為799元的支出,這才驚覺自己被騙,於是報警。
接到投訴後,微信團隊第一時間查封了該帳號。核實發現,原來所謂的「安全支付助手」並不是官方的微信公眾號,而是一個普通的微信個人帳號。
這個案子實際上說的還是一個仿冒欺詐騙局的老問題,騙子往往會把自己的頭像和名稱修改偽裝成「官方」,再給用戶發送釣魚連結。通過釣魚連結讓用戶填寫銀行卡 、密碼 、簡訊驗證碼等信息,誘導用戶從銀行卡轉帳,還存在洩漏個人隱私信息等風險。
針對這種仿冒欺詐模式,微信安全團隊一直在進行專項打擊,這個案件裡,在馮女士舉報後,我們第一時間對作惡帳號永久封禁,並對釣魚連結做了拉黑。同時,對於這種仿冒微信官方行為,微信安全團隊也會加大處理力度,通過建設相應的仿冒識別安全能力,避免這種惡意行為再次出現。(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下面的幾條分辨仿冒騙局的小技巧,掌握了他們,你也很難再被騙到:
1、目前微信並沒有個人或企業微信帳號需要進行所謂的「二次實名認證」,也提醒大家警惕這類欺詐;
2、微信官方是沒有個人號的,一般都是公眾號,認準微信官方帳號再進行相關操作;
3、加好友後備註是一個好習慣,該案例中騙子就是加好友一段時間後修改暱稱和頭像的;
4、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要多途徑和方法結合識別網站真實性,謹防釣魚連結;
5、涉及個人信息填寫要慎重,不要在陌生網站輸入常用銀行密碼、帳戶信息。
同時,如果你在微信上發現偽裝成官方帳號進行欺詐的個人帳號,請及時通過客戶端和小程序「騰訊110」進行投訴。
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微信110,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轉載者請遵守CC協議,違規轉載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