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er申請/入住體驗來自寄託香港版版主:QPSK
首先要說,CUHK校園比較大,可以下載校巴時刻表APP「Cubt - CUHK Bus tracking system」
https://www.findbestopensource.com/product/cubt,方便隨時查看校巴時刻表。
學校本部有6座研究生宿舍(PGH1~PGH6)。另外,位於圓洲角的威爾斯親王醫院(PWH)也有學生宿舍。
宿舍簡介可以參看官網
http://www.pgh.cuhk.edu.hk/home/
也稱為研究生宿舍一座或者賽馬會研究生宿舍一座,地勢較低,可以認為是在山腳下這個level。
酒店式,中間走廊,兩邊宿舍,絕大多數是單人間,有少量couple room(夫妻雙方都必須有資格申請研究生宿舍的才能申請couple room)。公用衛生間+洗澡間(打掃很勤,一點都不髒)。
PGH1位於東鐵沿線,晚上對著鐵路那一邊的房間可能有一點點吵(東鐵末班車0點35左右過大學站,如果夜貓的話那時候應該還沒有睡)。從PGH1走到大學站大約13min,走到中央校區(以範克廉樓為準,下同)大約15min。
優點和缺點一句話概括:走到哪兒都不算近,走到哪兒都不算遠。新校巴時刻表執行後,非節假日的周一到周六白天8am-6pm,整點有上山的車經過PGH1,每小時的12分左右有下山的車經過PGH1;晚上7pm-11pm,整點有上山的車經過PGH1,每小時的30分左右有下山的車經過PGH1。周日和節假日無車經過。詳情請查詢校巴時刻表。
『小提示:PGH1每層有若干個公共冰箱,偷竊情況歷年來一直很嚴重,尤其是女生層。以前有朋友向我吐槽說,放進冰箱的四個獼猴桃,隔天只剩下3個了,長得最好那個沒了,還沒熟的3個還在;放進冰箱的哈密瓜,隔天,只剩下半個了,還用保鮮膜封好的= =|| 剛才又有朋友向我吐槽,說他要發飆了,放在冰箱的很多巧克力不見了,本來打算回家送親友的。。。。so大家注意點。。。』
研究生宿舍二座,位於大學保健中心邊上。除了下山去大學站略遠(20min),另外都不錯。走到本部約10min。
PGH2的一個套間包含2個雙人間臥室+共用的洗手間+共用的浴室。每一層有共用的廚房。除此之外PGH2還有common area和computer facilities等設施。詳情可參看官網的照片。
研究生宿舍3座,位於大學站旁(步行1-2min),上本部雖略遠(步行15min,都是上山路),但是校巴站就在大學站邊上。所以進去住的人一般都比較滿意不願出來,直到畢業。新生不太能申請上。本人並未去過PGH3,道聽途說PGH3結構和PGH4~6類似,就是相對陳舊一些。
研究生宿舍4~6座,三座在一起,所以一般都稱PGH4~6而不是分開稱呼。位於後山,優點是很安靜。缺點是交通比較不便(詳情可查詢CUHK校巴時刻表,施行新時刻表後,交通方便許多了)。尤其是步行到大學站,要大約25min(要上山到本部,再下山。半夜乘地鐵回來發現末班車已經開了,然後又累又困走回PGH4~6是比較要命的)。
宿舍是公寓式。有單人和雙人間。中間有大客廳,還有廚房什麼的,有朋友說「PGH4~6比較有家的感覺」。
很多醫學院的同學不願意住那裡,因為住那裡的話和大學本部的交流非常有限,感覺不是在大學一樣(不是因為醫院有鬼。。。。)。本部每天早上(也只有早上)有校車去PWH,所以交通不算大問題。如果搭地鐵的話比較費時,要20min才能到中大,因為要大圍那裡繞個彎。
一般新生基本上都是住在PGH1和PGH4~6.
另外,中大的研究生宿舍有『研究生宿生會』(英文The Postgraduate Halls Residents' Associations, 簡稱PGHRA)。定期為宿生舉辦一些康樂性的活動。他們和『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會』和『香港中文大學內地學生學者聯誼會』並稱中大三大研究生組織,三個組織經常合作,辦一些大型活動。成為PGHRA的幹事,在下一年選宿舍時有優先權。可以優先選擇不同宿舍間/同一宿舍不同房間的搬動。各位新宿生有興趣可以在入住時候關注下PGHRA。
官網:http://www.cuhk.edu.hk/osa/ihouse/
I-House不屬於PGH範疇,故申請PGH失敗的同學不能直接被安排進I-House,而要自己申請。I-House裡面住有本科生和國際生,由於宿位有多,故可以撥一些給沒有申請上PGH的研究生們。
I-House 1-2座位於PGH4~6邊上,附近有和聲書院的餐廳。3~5座在蒙民偉樓邊上(屬於中央校區)。雙人間的宿舍費比PGH的雙人間略便宜,室友一般也是研究生而非本科生/國際生,House內環境不吵鬧,故總的來說並不差,所以若是申請到I-House,可以考慮接受
1. 查詢自己是否符合條件申請,可以在http://www.pgh.cuhk.edu.hk/downloads/index.php的最新年度的application form裡查閱
2.旺角西洋菜南街有旺角-->大埔的通宵(首班車下午2pm,末班車凌晨5am)巴士,過獅子山隧道,途徑中大正門。半夜在油尖旺區玩瘋了了沒關係,隨時可以直達大學本部。只收現金,旺角-->大浦每位13元,大浦-->旺角每位10元,不能刷八達通,可找零。旺角道有去粉領/上水的通宵小巴,有去大圍/沙田/馬鞍山/大埔/粉嶺/上水的通宵大巴(N271,N281,270S),詳情請自行google。
中大的TPG一般住在三個地方:
赤泥坪村/樟樹灘村,東鐵線沿線和馬鞍山。
位於中大正門口附近,基本都是村屋。是一到晚上就黑不溜秋那種。有野貓野狗走來走去。不過不用擔心,那裡中大學生極多,你不是一個人在苦逼……住那裡的話,基本上生活起居都靠中大校內資源,周圍無其他康樂設施。
類似赤泥坪村,只是離中大正門比較遠,步行要20-30分鐘左右,雖亦可搭乘28K小巴(社會巴,收費),但是末班車11點左右就沒有了,半夜步行回家挺辛苦的,個人不建議住在那裡。自己有車另當別論。
大學站以北(大埔墟,粉領,太和等站)和以南(主要是沙田大圍,再往南的話一般大家不會選擇,除非有城大/理大/浸會的朋友合租)都是住宅的密集區。和赤泥坪村的村屋相比,這些地方主要是小區高層,樓下配套設施也比較全(超市,餐廳等)。
也以高層居多,海澄軒中大學生極多。好多屋宇都有免費校巴到大學站。沒有免費巴的話也有公共非免費巴士到大學站。坐地鐵則不太方便,原因同上,要去大圍繞個彎。
首先要弄清自己在CUHK的哪個校區上課,其次要大致晾解這個校區在HK的哪個位置。
(1)香港中文大學校園坐落於新界沙田區,鄰近大埔區。由於地理關僚,兩區都比較受非本地同學歡迎。
(2)有些課程的上課地點不在校園內,如醫學院及法律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法律研究中心位於香港金鐘,與校園的距離較遠,所以這些同學一般在紅磡/港島線沿線/將軍澳/調景嶺/坑口等地租房。可以考慮和PlyU(對應紅磡),HKU(對應港島線沿線),UST(對應將軍澳/調景嶺/坑口)的朋友合租。
(3) 部分醫學院的master課程在PWH上,所以那些住在第一城的同學,多為醫學院的同學。
中大周圍屋宇樓盤的詳細信息,可參看學長學姐們的分享,雖然年代久遠連結已失效,但大家依然可以根據這個表格去找對應的房源。
重點來了
住深圳可行性討論
每年都有同學問:CUHK TPG住深圳可行麼?
我個人的答案是:可行但不推薦。理由如下:
你住在深圳,往返中大需要預留2小時,每次往返花費約45HKD,故從成本考慮:
住在深圳每月成本=深圳月租金+(45HKD+2小時)×往返次數+在深圳的交通費
由於時間就是金錢,所以45HKD和2小時這兩個item可以相加,但是2小時值多少錢,你自己衡量。往返次數則視乎你的課時多少和去學校的意願.
你住在香港,往返中大需要假設預留半小時,每次往返花費假設8HKD,故從成本考慮:
住在香港每月成本=香港月租金+(8HKD+半小時)×往返次數
以上兩條式子考量時別忘了HKD和RMB匯率間的轉換
除了這些帳面的數字,住在深圳的另2個缺點是:
1、晚上下課後和班上同學一起聚個餐什麼的相對不便,有時間限制,儘管皇崗口岸24小時開,但總會覺得不盡興
2、如果有心體驗HK文化的話,自然應該多到社會上走走,這個不細說了
基於以上幾條考量,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住在深圳。
在香港申請一個研究生學生宿舍,比拿到入學offer還要困難,既然如此就要未雨綢繆,做好校外租房準備,可以提前了解學校附近有哪些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一般是整棟或整層,由專業運營團隊打理,以同學安全為首要,房間大多配密碼鎖,24小時專業管理及安保服務。選址大多在地鐵附近,交通便利,方便上學。
公寓內分公共區域和私人房間,所有房間配床、寫字桌、空調、基本收納用品,公共區域包括共用廚房、客廳、天台、會議室、健身等等。所有公寓均提供免費wifi、定期清潔、家電維修等。可謂服務齊全,拎包入住。
▲中大校本部附近的學生公寓
▲金鐘上學的同學可以考慮住紅磡附近的學生公寓
對於絕大部分內地同學來說,初次到香港租房「安全」是最重要的。學生公寓安全指數高,居住環境簡單,不會出現鄰居今天是菲傭(菲律賓人),明天是阿叉(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當然,你想通過租房來體驗香港文化那是另當別論。最後,想了解各大港校附近有哪些學生公寓,可以找寄託方同學(gternet2)了解,還可以進租房群一起交流。
往期相關:
下載:港校港鐵地標圖 高清無碼
研究生宿舍申請及入住體驗 | 香港城市大學
研究生宿舍申請及入住體驗 | 香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