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國際論壇:在友好互信中更緊密合作

2020-12-11 人民網

  中國朋友始終支持非洲,非中合作是非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指出,「中方珍視中非傳統友誼,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方加強中非團結合作的決心絕不會動搖」。習近平主席的主旨講話令人鼓舞,峰會的成功舉行充分彰顯非中友誼歷久彌堅。中方提出了一系列切實的行動舉措,包括繼續向非洲國家提供物資援助、派遣醫療專家組、協助非方來華採購抗疫物資;中方將提前於年內開工建設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同非方一道實施好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健康衛生行動」等。這些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加強非中合作,幫助非洲戰勝新冠肺炎疫情。

  非洲國家和中國始終相互支持,在友好互信中實現更緊密的合作。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中國還呼籲國際社會一道幫助非洲國家克服經濟困難,著眼於更長遠的發展,促進非洲經濟振興。中國將探索在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領域與非洲拓展更廣泛的合作,支持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等。非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將為雙方未來的共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一直以來,中國為非洲提供了無私幫助。以賴比瑞亞為例,在2014年西非伊波拉疫情期間,中國第一時間慷慨解囊,派遣訓練有素的醫療專家團隊,捐贈了多批醫療防護設備,同我們並肩與病毒作鬥爭。中國援賴比瑞亞醫療隊一直堅守在前線,保護賴比瑞亞人民的健康安全,救治了大量病人。中國還向賴比瑞亞的醫院提供了大批醫療設備,在當地培訓了眾多醫務人員。在賴比瑞亞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同樣是首批向賴比瑞亞捐贈抗疫物資的國家之一,中國政府、中國企業和公益組織以及在利華僑華人先後捐贈了多批防疫物資。放眼整個非洲大陸,中國修建了多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開展了大規模的人才培訓,幫助非洲國家提升經濟建設能力。中國朋友始終支持非洲,非中合作是非洲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國發展經驗值得非洲國家學習借鑑。中國幫助非洲修建非洲疾控中心和多個非中友誼醫院,我們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實現有效的本地化管理。非中在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領域拓展合作,我們要學會利用這些先進技術促進非洲的發展與振興。

  目前,非洲國家疫情仍在蔓延,但在各方努力下抗擊疫情取得了積極進展,非洲大陸的新冠肺炎病亡率約為2.7%,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事實證明,這是一場全人類共同的鬥爭,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戰勝困難。我們要繼續秉持團結合作的精神,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共同努力增進世界人民福祉。

  (作者為賴比瑞亞公共政策研究與分析研究所執行董事)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8日 03 版)

(責編:王倩、董曉偉)

相關焦點

  • 信任鑄就友好合作(國際論壇)
    ■嫦娥四號合作項目表明,科學能夠跨越國境和其他界限,促進人類的和平與合作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這不僅完美呈現了中國不斷增長的空間技術實力,更表明中國在空間領域進行國際合作的意願。
  • 2018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閉幕 成果豐碩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5月31日,2018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舉行閉幕式暨成果分享會,標誌著本屆論壇成功結束。圍繞「促進民間友好,推動民心相通」這一主題,今年的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展示了文化互鑑成果,交流城市治理經驗,推進各國青年傳承民間友好事業,為做深做實民間交流工作而攜手同心、積極進取。
  • 人民日報:相互支持 合作共贏
    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數十年來,中非友好深深紮根中非人民心中。非洲國家普遍認為,中國在對非合作中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對待非洲朋友,我們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我們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我們講一個『誠』字」,習近平主席2013年3月首訪非洲時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為中非關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更大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動力。
  • 第十六屆「一帶一路」中阿技術轉移與國際合作創新論壇系列分論壇
    主辦方中國-阿拉伯國家青年創業園管委會、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文化轉移(中心)平臺主任邢紀國說:後疫情時代國際合作與交往需要探索新模式,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將設立「絲路國家合作夥伴網絡論壇」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圍繞戰略互信、經貿合作、科技創新、抗疫合作 「深化數字經濟合作」「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慧、電子商務、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等領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點
  • 中菲國際經貿文化交流論壇成功舉行 共議兩國合作新機遇
    12月10日,「絲路友好·共建未來」——大使·長安行暨中國-菲律賓國際經貿文化交流論壇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蘇靜萌)12月10日,在千年古都、古絲路起點西安,「絲路友好·共建未來」——大使·長安行暨中國-菲律賓國際經貿文化交流論壇成功舉行。論壇以「促進地方與國際間多領域交流與合作」為主題,就中菲兩國經貿、文化、旅遊、教育、農業等領域合作展開深度、務實對話,為兩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機會。
  • 「日益緊密的合作將惠及意中兩國」
    孔特表示,習主席的這次訪問將對推動意中兩國關係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真誠期待這樣一個重要國家的元首到訪。「習近平主席的訪問對義大利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機遇,我們很高興在此之際慶祝意中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孔特說,兩年前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訪問中國,明年意中兩國將迎來建交50周年,目前兩國關係處於良好水平,未來的合作前景更加廣闊。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舉辦2020「歐洲夥伴」媒體合作雲論壇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代表與來自歐洲地區16個國家25家媒體機構的28名與會代表圍繞「互信·對話·合作·共贏」主題,相聚雲端展開對話,共同發布《加強媒體合作聯合聲明》,積極推動中歐媒體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團結抗疫,提振國際社會信心。
  • 非洲多國領導人在人民日報發聲:推動中非合作 朝著更高水平邁進
    我也很高興以南非總統身份首次訪華,並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繼續我們之間的戰略溝通。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舉辦非常重要,南非將同中國密切協作,反對單邊主義,強化多邊主義。  中國在非洲是建設性的合作者。中國幫助非洲大陸,不是為了攫取資源,而是致力於共同發展。中國是中非合作論壇的平等合作夥伴,是非洲發展及經濟增長的夥伴,非洲和中國都從這種夥伴關係中獲益。
  • 首屆全球化與青年國際論壇舉辦 引導青年友好合作、共享未來
    首屆全球化與青年國際論壇現場(郝孟佳/攝) 人民網烏迪內9月18日電 (記者 郝孟佳)首屆全球化與青年國際論壇於當地時間16-18日在義大利烏迪內市利尼亞諾皮內塔舉辦。 「當代經濟發展是全球化的合作,世界各國人民是共享的一家人,青年是社會的未來,是能夠推動全球化發展以及更好解決全球化出現的問題的社會人群。全球化的觀念和做法需要青年人的認同。我們應該通過研究青年在全球化中的問題去幫忙他們更好的學習、生活和創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文君在書面致辭中表示。 「了解中國,首先要從了解在外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入手,要從了解中國青年入手。」
  • 河南國際友好城市經貿合作洽談會舉行 籤約160億元
    (賈獻賓 攝)  4月21日,首屆河南國際友好城市經貿合作洽談會舉行,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多個團組與河南地方政府和企業籤約160多億元,成為我省友好城市合作新的平臺。  從1981年我省與美國堪薩斯州結成第一對友好省州關係以來,我省國際友好城市數量不斷增加,特別是近年來我省對外開放的擴大,友好城市數量快速增加。目前我省已與46個國家締結國際友好城市關係106對,其中省級友好城市關係38對,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在「2014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國際友好城市評選中,我省榮獲「國際友好城市交流合作獎」。
  • 中非合作論壇二十年見證中非關係跨越式發展
    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推動了中非關係全方位發展,最終形成以「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鑑、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作為支柱的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時以「真、實、親、誠」理念概括中非關係,成為新時代中非平等、友好、互利關係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表述。中非經貿合作碩果纍纍,惠及整個非洲大陸。
  • 志同道合的好夥伴緊密聯繫在一起
    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深化戰略互信。二、構建「1+3+6」合作新框架,促進共同發展。三、中方將正式實施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啟動中拉合作基金,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優惠性質貸款,並正式實施中拉農業合作專項資金。四、設立「中拉科技夥伴計劃」和「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適時舉辦首屆中拉科技創新論壇。五、加強政府、立法機構、政黨、地方交往,加強教育、文化、體育、新聞、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
  • 中哈旅遊合作日益緊密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這兩個絲路沿線重要國家的旅遊合作不斷走向深入。「中哈旅遊年」的成功舉辦為兩國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各領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哈薩克斯坦橫跨亞歐大陸,是絲綢之路從中國向西延伸的第一站。目前哈薩克斯坦是中國在中亞地區最大的客源國。記者從國家旅遊局獲悉:今年1-6月,哈薩克斯坦訪華人數達10.96萬人次,同比增長12.7%。
  • 【中英文對照】習近平在厄瓜多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搭建中厄友好...
    這是中厄建交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厄瓜多。我帶著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和發展兩國關係的良好願望而來,期待搭建起連接中厄兩國新的友好合作之橋。建交36年來,我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積累了深厚的政治互信和友好情誼。中方堅定支持厄瓜多人民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厄方為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所作的努力,支持厄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
  • 澳大利亞維州州長:「一帶一路」合作讓我們同中國關係更緊密
    新華社墨爾本4月26日電(記者郝亞琳)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近日表示,同中國的交流合作對維州非常重要,參與「一帶一路」合作讓雙方的關係更為緊密。安德魯斯在前往北京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前夕,在墨爾本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自2014年擔任維州州長以來,他每年都會前往中國訪問。這次中國之行也是他繼2017年首屆高峰論壇後再次出席這一盛會。4月24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安德魯斯接受採訪。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歸屬感」和「感召力」
    除了「生活便利」「人民友好」外,「有歸屬感」被很多外國網友重複提到。   「有歸屬感」,這是一個有趣的回答,代表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外國友人,對中國的情感正隨著時光的「發酵」而發生「化學反應」。從事遠東進口事務50多年的德國朋友沃爾夫蘭,感嘆「中國人最值得信賴」。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自由撰稿人特麗莎,認為自己在中國常州找到了家鄉的熟悉味道。
  • 疫後中日交流合作潛力仍然巨大——來自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徐麟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日雙方應增進政治互信,夯實兩國關係發展基礎;推進抗疫合作,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堅持擴大開放,拓展兩國更高層次互惠合作;推進人文交流,厚植兩國友好根基;奉行互利共贏,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在主旨演講中談到,日中關係的基礎在於國民之間的感情。
  • 第二屆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
    第二屆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6月11日,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本次論壇的舉辦旨在利用好商洽會平臺,大力對外宣傳展示雲南教育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開拓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擴大教育、文化和學術合作效應,為「一帶一路」倡議和輻射中心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文交流支撐。本次活動包括1個主論壇、7個分論壇、1場教育展、1場運動會。
  • 溫家寶抵達開羅開始文明對話之旅友好合作之旅
    他說,埃及是非洲和中東大國,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影響很大,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今年是中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10周年。進一步深化中埃關係不僅符合雙方的根本利益,對中非、中阿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我期待著同穆巴拉克總統和納齊夫總理分別會晤,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看法,加強兩國在雙邊及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
  • 中菲國際經貿文化交流論壇成功舉行 「全球好東西」驚豔亮相
    ·共建未來」——大使·長安行暨中國-菲律賓國際經貿文化交流論壇成功舉行。論壇以「促進地方與國際間多領域交流與合作」為主題,就中菲兩國經貿、文化、旅遊、教育、農業等領域合作展開深度、務實對話,為兩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