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亳州晚報記者從武警安徽總隊亳州市支隊利辛縣中隊獲知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名武警幹部默默資助兩個愛滋病家庭的五名孤兒,時間長達七年,並與孩子結下很深的魚水之情。如今,這些孩子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名武警叫李明,今年6月在中央文明辦舉辦的「中國好人榜」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走進了兩個愛滋病家庭,與五名愛滋孤兒結下了不解之緣。近七年來,逢年過節他都會去看望孩子們,之後每月還向兩個家庭的帳戶裡分別存入200元錢。如今,孩子們已從不諳世事的兒童長成了堅強懂事的少年,有的在外求學,有的外出打工,但無論他們在哪裡,都不會忘記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武警「爸爸」——武警安徽總隊亳州市支隊利辛縣中隊指導員李明。
持續七年的資助
7月27日,記者在武警利辛縣中隊見到了李明。他面容憨厚,不善言辭,始終面帶微笑。
據李明介紹,他資助的兩個愛滋家庭的孤兒分別住在利辛縣劉家集鄉陸小郢村和陸桃園村。陸小郢村村民陸殿文的兒媳去世的早,兒子因為賣血染上了愛滋病,後因無錢醫治自殺,3個孩子只好跟著年邁的爺爺陸殿文一起生活。陸桃園村村民陸乃庭家的情況也類似,兒子兒媳也因愛滋病去世,撇下了2個孩子。
當日上午,記者隨李明先後來到陸小郢村村民陸殿文和陸桃園村村民陸乃庭家中,看望五個愛滋孤兒。由於剛下過雨,路面有些泥濘,而車子剛駛到陸小郢村村口,李明便下車與村民們打招呼。攀談中,李明得知陸殿文生病在縣城住院,只有孩子的奶奶在家。
「你看,現在村裡都蓋上新房了,陸殿文和陸乃庭兩家人現在也都住上了新房。2004年9月,我第一次來的時候,感覺整個村子一點生機都沒有,死氣沉沉的。」提起第一次來到陸小郢村的情形,李明記憶猶新。李明說,那段時期正是該村愛滋病患者死亡的高發期,當時村裡有的家庭甚至因愛滋病同時去世幾個人。
此次之行,記者一行並沒有見到那五個愛滋孤兒,孩子們的家人說,放暑假了,他們都去了外地的親戚家。
「三個孩子都到上海他們姑姑那去了,大的那個在那上學。」陸乃庭熱情地拉李明進屋。「這是我們的大恩人,7年了,他逢年過節都來。」陸乃庭激動地對記者說。
由於不想打擾孩子的家人太久,李明將營養品放到陸殿文和陸乃庭家中,詢問了孩子們的近況後,就匆匆離開了。臨走時,他還分別給兩家的老人留下了幾百塊錢。
報答恩情的錦旗
2008年3月,到利辛工作四年多了,李明擔心上級隨時會將他調到其他地方工作,沒時間去看望孩子們,就把陸殿文和陸乃庭兩個老人帶到縣城,各自辦了一張銀行卡。每次領工資,李明就給兩個家庭每家存入200元錢。
2009年1月,在李明的資助下,陸殿文16歲的大孫子陸軍軍(化名)初中畢業了,準備外出打工之前,特意定製了一面錦旗,和村民們一起送到武警利辛縣中隊,感謝資助自己多年的恩人。李明說,這讓他很意外,因為在他心中這五個孩子早已成了自己親生的孩子。
而就是這件事情,中隊的官兵們才得知了李明資助愛滋孤兒的故事,漸漸地,這成了中隊裡眾人皆知的秘密,而自然地,也傳入了李明妻子的耳朵裡。「我一直都沒告訴她,因為擔心她會多想。後來她知道了,反而非常理解和支持我。」
曾有人問李明為什麼不以中隊的名義去資助愛滋孤兒,李明搖著頭說:「社會上有很多人談艾色變,我不知道其他官兵怎麼想。再說,戰士們每個月就那麼一點津貼,不想讓他們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