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又名:月月紅
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肝經。
活血通經之常用藥
月季花氣味芳香,具有活血調經、消腫解毒的功效,能夠進入肝經血分。善於疏肝解鬱,調暢氣血。《泉州本草》中記載,月季花「通經,活血化淤清腸胃溼熱,瀉肝火,止、噘,止血止痛,消癰毒。治肺虛咳嗽、咯血、痛疾、瘰癘潰爛、癰疽腫毒、女性月經不調。」代藥理研究顯示,月季花還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菌,抗病毒,抗癌,
月季花小檔案
月季花又叫做月月開、月月紅。主產於江蘇、山東、湖北、山西等地。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高1~2米。莖、枝有鉤狀皮刺或近無刺。小葉3~5片,少數7個葉;葉柄、葉軸散生皮刺和短腺毛;託葉大部和葉柄合生,邊緣有腺毛。屬薔薇科常綠或半常綠灌木,其藥用部位為花蕾或初開放的花,一年四季均可採收,除去雜質,陰乾或低溫乾燥後入藥。現代研究發現月季花中所含成分包括沒食子酸、槲皮素、鞣質、色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調經,消腫解毒
主治:1.用於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
2.用於血淤腫痛,瘰癘腫痛,跌打損傷等。3.搗爛外用治療熱癤瘡癰等
真偽鑑別:
市場上常有將月季花與玫瑰花混用的現象。月季花,呈類球形,花萼長圓形,花梗較長,萼片暗綠色,先端尾尖,短於或等於花冠長,花瓣有的散落、長圓形,紫紅色或淡紫紅色,雄蕊短於花柱,氣清香,玫瑰花,略呈半球形或不規則團狀,花託半球形,與花萼基部合生,花梗較短,萼片黃綠或棕綠色,花萼長於花冠,花瓣皺縮,展平後呈寬卵形,紫紅色,雄蕊長於花柱,氣芳香濃鬱
注意事項:
1.月季花不宜久煎,可泡服或研末服用。2.孕婦忌用,易動血墮胎。3.脾胃虛弱者慎用。4、月季花內服入湯劑常用量為3~6克,多用或久服,會引起大便稀薄、腹瀉等不良反應
藥膳養生
1.調經止痛
月季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月季花15克,再用紅糖調味即可。
2.消腫止痛
雙花茶: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紅茶3克。研細末,用沸水衝泡,代茶飲。可消腫止痛。
3.抗菌解毒
月季鯽魚湯:月季花6克,沉香15克,炒蕪花9克,搓碎,裝入鯽魚腹中,用線縫合,加入水、料酒各半燉熟,喝湯食肉。適用於瘰癧未破者。注意,芫花有毒,服用此方前請諮詢醫生。芫花不可與甘草同用。孕婦及體虛者忌用
古今驗方
1.治療月經不調及痛經
月季花15克,當歸15克,香附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
2.治療頸淋巴結結核
月季花15克,鯽魚一條,共煮成湯,服用。或將月季花搗爛外敷與患處
3.治療口腔潰瘍
帶花萼的新鮮月季花搗爛,加蜂蜜適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連續3~5次
4.治療赤白帶下
月季花12克,水煎服。可治赤白帶下
5.疏肝理氣,活血通經
月季花15克,水煎,過濾留汁,加入適量紅糖即可。用於治療女性閉經。
6.預防血黏度偏高
新鮮月季花10克,冰糖25克,水適量,煎煮20分鐘,連花帶湯飲用,分為早中晚3次。適用於肺虛咳嗽,咯血,連服有效,並能夠預防血黏度偏高。
活血化淤藥是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淤血為主要作用的一類藥物,簡稱為活血藥。它包括紅花、川芎、鬱金、益母草、王不留行、月季花、穿山甲、水蛭等。引起淤血的原因有很多,如氣行不暢、氣滯血淤、寒凝血淤、風溼痺阻、經脈不通等。如果患者臨床表現為胸、腹、頭痛,痛如針刺,痛處固定:或中風後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或風溼關節痺痛日久不愈;或內出二,出血時夾有紫暗色血塊;或外傷淤腫、骨折疼痛等,均可應用活血化淤藥,並隨症加減,標本兼顧。自古醫者還認為「氣為血帥」「氣滯血滯」「氣行立行」,故在臨床上,活血化淤藥常常需與理氣藥配伍同用,才能增強活血之功效:。另需注意,活血藥易耗血動亂,孕婦慎用,婦女月經過多者忌用,無遊血者忌用。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