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黃金失守1900美元關口!牛回頭還是牛掉頭?手裡的黃金基金怎麼辦?】飆漲的貴金屬突然「熄火」。實際上,隨著黃金、白銀在短期內的瘋漲,其技術上面臨回調的潛在壓力也已劇增。不過,在海外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金銀避險保值的作用仍十分重要。(天天基金網)
8月12日,現貨黃金失守1900美元/盎司大關,為7月27日以來首次,A股貴金屬板塊遭遇重挫,板塊跌幅超6%。昨夜黃金期貨、現貨均跌近6%,均創7年最大單日跌幅。白銀現貨則重挫15%,跌幅為雷曼危機以來最高。
飆漲的貴金屬突然「熄火」。實際上,隨著黃金、白銀在短期內的瘋漲,其技術上面臨回調的潛在壓力也已劇增。不過,在海外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金銀避險保值的作用仍十分重要。
從業績來看,7月以來黃金ETF表現亮眼。年初至今,今年之前成立的四隻ETF都取得了26%以上的漲幅。在近期市場避險情緒沒有明顯上升的情況下,需要警惕接下來增量資金減弱甚至流出的風險。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多重因素支撐黃金長期走牛,但仍需警惕短期上漲過快風險。黃金投資不建議短期擇時,小倉位長期配置或是最佳投資方式。
黃金白銀驚現跳水行情 牛回頭還是牛掉頭
飆漲的貴金屬突然「熄火」。
截至北京時間8月12日7時02分,倫敦現貨黃金報1927.63美元/盎司,雖小幅反彈,但也已經回吐了近三周的漲幅,倫敦現貨白銀報25.7320美元/盎司。
期市方面,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8月11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93.4美元,收於每盎司1946.3美元,跌幅為4.58%。
A股方面,8月12日A股貴金屬板塊遭遇重挫,板塊跌幅超6%。
貴金屬為何突然暴跌?8月11日下午,「俄羅斯首款疫苗已獲國家註冊」的消息不脛而走,該消息使市場對於海外疫情防控的樂觀預期升溫,避險情緒受到打壓。此外,各國經濟數據好轉、短期內貴金屬行情過熱等因素也在制約黃金進一步上漲。
7月以來,貴金屬出現了近乎瘋狂的牛市行情。數據顯示,7月份,倫敦現貨黃金漲超10%,倫敦現貨白銀漲超33%,國內滬金、滬銀期貨分別上漲超過8%、31%。
而本周以來,金價瘋狂的漲勢似乎戛然而止。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8月12日7時07分,倫敦現貨黃金周跌幅超過5%,最低觸及1900.97美元/盎司。
黃金作為貨幣屬性最強的有色金屬,具有獨特的避險功能。此前,黃金大漲的一大原因便是疫情使海外多國經濟停滯,市場避險情緒陡增。而隨著疫苗的研發進展迅速,市場對海外疫情防控的樂觀預期升溫,避險情緒受到打壓,黃金價格旋即「跳水」。
歐元區近期公布的部分經濟數據表現搶眼,也是壓制金價的一大因素。
實際上,隨著黃金、白銀在短期內的瘋漲,其技術上面臨回調的潛在壓力也已劇增。
路孚特GFMS貴金屬高級分析師李岡峰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黃金大概率會出現技術性回調,不排除跌回2000美元/盎司以下的可能性,金價可能會在回調、整固後繼續上行。
新加坡大華銀行(UOB)日前表示,CME黃金期貨方面的數據顯示,交易員周一增加了近1.2萬份未平倉合約,未平倉頭寸的增加暗示未來金價還會進一步下跌,潛在的金價目標約為1980美元/盎司。
「白銀僅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從18美元/盎司漲至29美元/盎司,市場過熱的跡象明顯。許多白銀期貨的參與者回報豐厚,並已開始考慮平倉獲利。一旦多數投資者選擇套現離場,可能會出現銀價急劇下跌的現象。」李岡峰表示。
展望後市,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分析認為,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將繼續支撐避險需求,金價在未來18個月內或將飆升50%,達到每盎司3000美元左右,而其他貴金屬也將受益。
中銀國際證券表示,預計宏觀環境以及海外央行的寬鬆政策都將繼續支撐黃金,但美元的反彈以及投機者的獲利離場將為黃金價格帶來更大的波動。
李岡峰認為,一旦海外疫情有所好轉,部分市場資金會從具有貨幣屬性的金銀轉向更具工業屬性的銅、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可能會使金銀價格出現一定波動。不過,在海外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金銀避險保值的作用仍十分重要。
黃金ETF面臨資金流出壓力 機構提醒金價短期調整風險
從業績來看,7月以來黃金ETF表現亮眼。除了最近剛剛成立的富國上海金ETF和廣發上海金ETF發之外,國泰黃金ETF、華安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博時黃金ETF、華夏黃金ETF、工銀黃金ETF、前海開源黃金ETF,7月以來均實現了8%以上的漲幅。年初至今,今年之前成立的四隻ETF都取得了26%以上的漲幅。
從份額來看,7月以來,易方達黃金ETF從9.15億份增長到11.15億份,其他大部分黃金ETF也都實現了份額的增加;9隻黃金ETF合計實現了3.86億份的份額增長;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7月以來9隻黃金ETF獲得近16億元資金流入。
國泰元鑫資產王懿超表示,黃金資產配置有多種渠道,如金條金飾、紙黃金,黃金現貨/期貨、黃金ETF等,金條等實物黃金的流動性不好,變現成本高;紙黃金的交易點差比二級市場買賣ETF要高很多;交易所的現貨與期貨合約需要去專門開戶,以及涉及移倉換月,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操作不夠便利;對比來看,黃金ETF是相對好的投資工具,具有交易成本低、流動性好、與黃金價格擬合關聯程度高的優勢。
在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看來,前期黃金ETF的流入量已創新高,今年上半年全球對黃金的投資需求也大幅超過了飾品需求,從歷史來看,自2010年以來這一趨勢從未維持超過一個季度。在近期市場避險情緒沒有明顯上升的情況下,需要警惕接下來增量資金減弱甚至流出的風險。
回顧國際金價近期表現,7月15日以來,國際金價自1810美元/盎司附近快速上漲,一路突破1900美元/盎司、歷史高點(1920美元/盎司附近)以及2000美元/盎司大關,其間沒有任何調整。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湯湘濱表示,不到一個月時間,國際金價大幅上漲了近270美元,這種上漲速度近年來十分罕見,從震蕩上漲轉向加速上漲也意味著金價回落調整風險在加大。
「國際金價的此輪加速上漲行情並不是由避險情緒或需求推動的,趨勢性力量主要來自於美元流動性寬鬆下的資產再膨脹。」湯湘濱進一步分析道,這主要表現在這段時間美元指數持續回落,而黃金和白銀會同全球股市和商品同時上漲。但未來美國國內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對黃金市場帶來一定的衝擊。
國泰基金表示,從短期來看,黃金的定價邏輯主要依託通脹預期,目前美國長期通脹預期水平已回到2016年以來相對較低位置,向上仍有空間,但考慮到疫情的影響,短期通脹預期繼續向上動力不足。此外,從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黃金非商業持倉看,近期在黃金大漲後多頭加倉動力不足,空頭卻開始小幅加倉,在黃金價格連續大漲後,後續需要警惕黃金價格回調的風險。不過從中長期來看,溫和通脹才是經濟體的正常狀態,通脹預期距離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仍有較遠距離,中長期仍然看好黃金。
陳李則表示,過去負利率債券規模與黃金期貨持倉上升期間黃金漲幅最高為30%, 雖然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再次上升,黃金期貨持倉也處在較高位置,為黃金提供一定的上漲動力,但回顧2018年至2019 年負利率債券規模走高和2015年至2016年黃金期貨持倉高峰期間,黃金的最大上漲幅度均為30%左右。「我們判斷黃金還有約10%的上行空間,全年上漲幅度在45%以內。」陳李表示。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多重因素支撐黃金長期走牛,但仍需警惕短期上漲過快風險。
在王懿超看來,全球經濟風險加大、極低的利率環境、走弱的美元和潛在的通脹預期,成為趨勢看多黃金的理由。
對於黃金牛市是否已經走完,王懿超表示,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黃金價格會有著不同的運行特點。在經濟繁榮期,黃金和大宗商品的價格總體上非常平穩;在經濟衰退期,黃金和大宗商品的價格往往會劇烈波動;當經濟進入蕭條期,黃金的表現往往最為突出。
王懿超認為,2020年全球受疫情衝擊,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大幅下滑,大宗商品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低點。這些表現符合康波周期的衰退轉蕭條特徵。蕭條周期往往是黃金牛市的大舞臺。每一次蕭條周期都伴隨著世界經濟增長動能的改變、經濟力量對比的切換、主導貨幣信用的切換。這些跡象都預示著,黃金的長期牛市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博時黃金ETF基金經理王祥表示,回顧最近一段黃金市場的高歌猛進,其背後是多重因素的共振:第一,歐美新一輪刺激政策的落地,使得具備貨幣屬性的黃金資產將繼續受益於整體的寬鬆格局。第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再次重申了經濟復甦的壓力及保持政策定力的決心,市場利率的低位徘徊可以預期,降低了黃金的調整風險,使交易資金勇於入場做多。第三,外部關係擾動升級,市場需要對衝地緣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黃金投資不建議短期擇時,小倉位長期配置或是最佳投資方式。選擇ETF、黃金股,還是黃金基金,取決於不同投資人的風險偏好。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適合投資ETF,風險偏好較高適合投資黃金股和黃金基金。從長期收益來看,好的黃金股超越黃金基金、黃金ETF。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銀河證券,截至日期:2020-08-11
不懼擇時,讓基金經理為你打工,7X24小時快捷安全,點此立即開戶>>>
(責任編輯:DF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