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娃選擇的任何物品,品質安全都是最需要重視的因素。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養娃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健康長大。根據多地的風俗,不少家長都會選擇給娃佩戴各種飾品,比如手鐲、手鍊、項鍊、長命鎖等等。
質地也各有不同,最常見的就是金、銀、玉等材質。
而這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對個性化的追求,很多家長都不再滿足於這些常見的飾品,不少商家也嗅到了這個商機,市面上開始出現了五花八門的飾品,尤其以各種能量石為最。許多家長都會選擇。
但這種東西真的不建議,因為你真不知道它的原材料是啥,從哪來的,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之類。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有真實案例發生。
之前央視就曝光過一個案例。
去年12月,大連海關在過檢的時候輻射儀器突然鈴聲大作,工作人員經過詳細檢查,最終從一名小女孩的包裡翻出一塊造型經過經過設計的石頭,輻射來源正是它。
經過了解才知道,這是女孩母親給孩子購買的一塊「能量石」,據商家說石頭會散發積極的能量,刺激孩子的身體,對健康有好處。
然而事實上,經過檢測,這塊所謂的「能量石」確實會散發一些特殊的「能量」,不過這種能量對人的健康不會有好作用,反而會產生傷害。因為它散發出來的是「核輻射」。
這塊石頭的檢測結果讓人震驚,其核輻射值高達112.4Sv/hr,超出了人體健康標準的112倍!換算下來,這塊石頭帶在身邊一天所產生的輻射量,相當於連續做了117次胸透!
之後這名女生的母親也表示,孩子佩戴這塊石頭3月有餘,期間數次無緣無故流鼻血,一直找不到原因,今天才知道罪魁禍首可能正是這塊「能量石」!
這所謂的能量石非但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幫助,反而有致癌致命的風險。
所以說,父母都長點兒心吧,別總被商家牽著鼻子走了,推薦啥就給孩子買啥,在你不了解的圈子背後,說不定有多少貓膩和危險,真等孩子受傷了,一切都晚了。
1)玩具類
之前好多玩具都被曝光過對兒童危害極大,其中又以被央視曝光過的3款為最,分別是磁力珠(巴克球)、水晶泥(史萊姆)和雷射筆。
這3種玩具無一例外都造成過數起悲劇,比如誤吞磁力珠導致腸胃受損的、水晶泥中含有硼砂導致孩子中毒的以及雷射筆傷到兒童眼睛的。類似的玩具家長一定不要再給孩子選擇了。
2)兒童用品類
除了玩具,還有一系列兒童用品也被曝光過對孩子危害不小,比如「毒溼巾」、「毒水杯」以及學步車。
前兩種物品均有許多品牌中招,在抽檢的過程中質量不合格,甚至出現了危害元素超標的情況,對兒童的健康十分不利。家長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仔細甄別挑選,遠離雜牌子。
至於學步車,這種東西早就被曝光過,並且許多觸目驚心的案例都說明,學步車不僅不適合孩子學步,反而對孩子的學步過程會造成影響。嚴重的還會導致孩子受傷。
3)兒童食品類
之前被曝光最多的就是兒童食品類,尤其是許多打著「兒童專用」口號的產品,實際上基本都是噱頭,更有甚者完全就是胡扯,比如「兒童醬油」。
早在13年央視315就曝光過,檢測的17款兒童醬油全部翻車。
這些號稱「胺基酸態氮含量高、不含防腐劑」的兒童醬油,包裝鮮亮、售價高,然而全部配料裡都赤裸裸寫著各種專業名詞的成分——其中至少1項到2項都是防腐劑。
醬油作為一種調味品,其營養價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在這方面耍手段、做文章,基本都是騙人的,都是智商稅。
除了兒童醬油,被曝光最多的就是奶粉了。
08年的毒奶粉事件造成的悲劇依然歷歷在目,而今年5月,湖南郴州又曝光了大頭娃娃事件,加上8月份曝光的香港奶粉抽檢不合格。
這麼多年奶粉的事依然不讓人省心,寶媽們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前面提到的「能量石」產生的核輻射對人體有巨大危害,說實話,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避免的,當父母的只要不給孩子整那些稀奇古怪來源不明的石頭當掛飾就行。
但另一些日常用品產生的輻射也很讓人擔心,比如手機、電視、電腦、微波爐等等。咱們就來說說這些物品產生的輻射是咋回事。
其實手機、電腦、電磁爐或者冰箱、wifi信號等等。確實都會產生一些輻射,但這種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或者說主要是「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有研究數據顯示,日常生活用品產生的電磁輻射至少要累計457年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損傷。由此可見,我們平時完全不需要擔心日常電器產生的非電離輻射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電離輻射,電離輻射是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的輻射,當然也輻射量以及輻射時長有關。
我們日常能接觸到的基本也就是醫院的X光和安檢儀了。
但這兩處的電離輻射危害也有限,輻射量已經被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了,不過孕媽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另外一些特殊工廠也可能會有電離輻射,他們大都會提示下面這樣的標誌,我們注意及時避開即可。
錦鯉媽咪碎碎念
養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做父母的也都期望能把最好的帶給孩子,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時刻擦亮雙眼,注意避開各種坑。不然反而容易傷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