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是一個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但是在大多數人心中,這個城市並沒有什麼概念,畢竟這只是江西省一個不知名的地級市,沒有什麼值得特別宣傳的。但作為文化名城,自然也少不了那些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的古村古鎮。今日為您介紹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故裡修水縣雙井村。
雙井村坐落在九江市修水縣杭口鎮,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口在中間的一馬平川盆地中。北臨杭山主峰觀音山,海拔約500米,山間綠樹成蔭,景色宜人。南流蜿蜒而過,水流平緩,清澈清澈。雙井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歷史底蘊深厚。
雙井古風淳樸,人文薈萃,有「華夏進士第一村」之稱。僅黃氏家族在宋朝就有48名進士,其中四人為尚書令。一座小村莊能走出這麼多進士,放眼中國也是鳳毛麟角。並且在這裡燦爛的人文史史上,有著「詩書雙絕」美譽的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更是其代表。
北宋著名書法家、詩人、文學家黃庭堅字魯直,道號。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登基為士第,任汝州府知縣,兼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太和府知縣、秘書丞、涪州主簿、黔州司馬。
黃庭堅故居緊鄰修河,河邊有一座危崖。整座故居佔地970平方米,展現了黃庭堅的生平事跡,書齋習字,孝親會友,以及黃氏族譜、父母妻室、年譜、家規、少年傳奇等。圖書館擁有門樓、溪山自在樓、谷祠、九曲迴廊、澄秋閣、順濟亭、冠雲亭、一翠亭等各具特色的建築,以及眾多書法碑刻100餘件,館藏文物427件,標本10000餘件。
峰書院,由黃庭堅幼年時創辦的黃氏私塾改建而成,整體仍保留明代時期的風貌,清代時又進行了書院的擴建,現佔地面積達1500平方米,是我國唯一的山村小學,也是唯一的書院之名。雙井以書院為中心,建有黃庭堅故居。鄉親們再一次以書院為中心,四面圍成古建築。
科舉園這是古村的一個重要景點,整個園內都採用了古典建築,由雙井堂、群賢閣、集英殿三部分組成,有遊廊、亭閣、荷塘、雕塑,展現了科舉隊伍成長的背景,以及求學的艱辛,令人嘆為觀止。
在中國古代,幾乎每個大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規,它們根據家規來處理家庭日常事務,管理家庭成員。並在家規中對家庭子女的教育作了規定,鼓勵學習,獎勵優秀學生。雙井黃氏家規,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單宋時期,雙井黃氏家族就有48名進士,這是非常驚人的教育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