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嬰兒遊泳似乎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身邊很多媽媽常帶著不到1歲的娃兒到嬰兒遊泳館遊泳。看到寶寶在水中撲騰起小小的「人造浪」,遊完以後喝奶哼哧哼哧的,覺也睡得特別香,媽媽們總會想:這錢花得真值!就算現在是冬天,帶娃遊泳這事也不能落下。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外面的嬰兒遊泳館,並沒有你想像的專業,甚至有的還存在非常多的問題呢?
1、2個月大嬰兒遊泳後進重症監護室
張先生帶著自己2個月大的寶寶到嬰兒遊泳館遊泳,遊完泳的當天晚上,寶寶就出現了高燒不退的情況。次日家人將寶寶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發現寶寶屬於嚴重感染,情況比較危急,醫院甚至在當晚下達了病危通知書!所幸的是,經過連日的搶救,孩子終於脫離了危險。
2、2個月大嬰兒遊泳感染敗血症
2014年8月,揚州市一位媽媽抱著2個月的寶寶到小區附近的運動館遊泳,回家後媽媽發現寶寶下體紅腫厲害,送到醫院後檢查發現孩子高燒40.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的情況,最終診斷為敗血症。醫生了解詳情後,確定寶寶是在遊泳時被感染的。
「專業」的嬰兒遊泳館,其實並不專業
看了這些新聞案例,你還覺得身邊的嬰兒遊泳館都是「專業的嬰兒遊泳館」嗎?
「嬰兒遊泳館」屬於一個剛興起的行業,目前國家並沒有出臺與「嬰兒遊泳館」有關的成文規定,真不知道這些遊泳館哪來的勇氣,敢說自己是專業的!
目前國家現有的《遊泳場所衛生標準》,僅僅適用於公共場所的成人遊泳池,而成人的標準和嬰兒的有非常大的區別。比如,成人遊泳池常用氯片作為消毒劑,但氯片帶有非常強烈的刺激性,會直接損傷嬰兒的眼角膜,還可能會增加嬰兒上呼吸道感染的和皮膚過敏的機率。
如果商家在給嬰兒遊泳池消毒時不注意、甚至無視這一點,完全按照成人的標準來,那真的是在昧著良心賺黑心錢了!
也有不少嬰兒遊泳館,參照當地「婦幼醫院」對「嬰兒遊泳池」所設立的標準來運營,例如水溫的控制、嬰兒遊泳的時間長短、遊泳池的消毒頻率等,但行業一旦缺乏標準,就等於缺乏法律的約束,商家鑽空子的機率也更大。這樣出問題的時候誰來背鍋,到時候就很難說得清楚了。
其實無論在哪遊泳,安全永遠是第一位,那麼,寶寶遊泳要注意哪些安全問題呢?
1、時間控制得當
寶寶並不適合長時間遊泳,要結合寶寶情況控制時間,每次10—30分鐘以內;
2、室溫、水溫有講究
室內溫度過低、水溫變化快都容易讓寶寶著涼感冒。一般情況下,夏季室溫:22至24度,冬季室溫:26至28度。夏季水溫:37至38度,冬季水溫:39至40度。
3、家長要全程陪同
寶寶遊泳時必須有監護人在旁,嚴防出現溺水事故。遊泳時,監護人可以和寶寶親切交流,多鼓勵和讚許。同時,不可只抓住頸圈移動,而要抓住寶寶的手慢慢移動。
4、戴好適合的遊泳圈
2-6個月的寶寶可用脖圈,6個月以上的用趴圈,1歲以上用腋下圈,2歲以上用座圈,三歲以上可使用臂圈。
5、注意肚臍護理
遊泳前,寶寶身體裸露後,正確使用臍部貼防水護貼,避免臍部感染,做好按摩熱身準備。
6、選擇合適時候
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才讓寶寶遊泳。而身體不適的寶寶不能遊泳。寶寶遊泳時,桶內放些色彩鮮豔、形狀各樣、有聲音刺激的漂浮玩具盡情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