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非同尋常
要經受疫情防控、考試公平、
時間延後、輿情環境等諸多挑戰
成為歷年來我省規模最大
挑戰最強的一次高考
考生自信入場
省委書記王國生
省長尹弘
分別對我省高考工作提出
「最嚴」要求
↓↓↓
把高考作為宗旨意識治理能力一次大考,以最高標準最嚴舉措確保高考安全公正 。
——王國生
強化責任,細化舉措,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保障考生和考務人員生命健康,確保今年高考安全平穩、公平公正。
——尹弘
特殊背景下
我省如何開展高考工作?
隨著我省高考的順利舉行
多方合力書寫的一份
「高考答卷」
為我們揭曉
↓↓↓
01. 「三零四不」高考總目標再添「四保」新內容,「教育鐵軍」讓平安高考更具保障
確保高考安全,實現平安高考的目標,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法律責任。非常時期下的非常大考,更是備受關注。在連續多年實現平安高考總體目標的背景下,今年我省平安高考目標又該如何實現?
省政府提出了新的戰時高考總目標:「三零、四不、四保」(「三零」要求,即思想上零懈怠、工作上零差錯、追責上零容忍;「四不」底線,即不出現失洩密事件、不出現大面積舞弊事件、不出現群體性事件、不出現媒體負面炒作事件;「四保」目標,即保健康、保公平、保安全、保穩定),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確保今年高考安全。
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考生人數持續增長,組考風險空前提高;增加標準化考場將近1萬個,再次刷新我省辦考資源極限;專升本考試調整到7月9日,常規的考試安排被打亂……重重壓力下、嚴峻形勢下,省委書記王國生要求以更加嚴格有效的措施、嚴密科學的程序、嚴謹細緻的作風,加強對考試全流程的管理管控,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陽光高效。面對疫情在全國率先做出應對策略「戰疫」的「硬核省長」尹弘,要求完善應急預案,強化工作人員培訓,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舉措,確保安全平穩。
副省長、省招委主任霍金花檢查指導高考工作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透過我省的高招工作,記者看到這樣一支「教育鐵軍」:他們中有對今年高考工作千叮萬囑的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江凌和副省長、省招委主任霍金花,「把形勢看得更嚴峻一些,把困難看得更充分一些」,對職責、準備、要求做出新明確,直抵高招人心底;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與全省師生掏心窩對話的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提出「把疫情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向來戰鬥力強、能打硬仗的考務工作人員,在我省疫情防控一級響應啟動的第一時間,率先反應,提出藝術專業考試推遲建議及應對方案等,把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打響高考工作「戰疫」第一槍……
秉承「化危為機,迎難而上,大膽創新,確保安全」的指導思想,我省教育招生人深入調研、精心謀劃,反覆修改、逐步完善,確定了藝術、體育專業省統考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迅速行動、晝夜兼程,加緊開發考試系統,進行考試布置,落實防疫要求,分別於4月份和5月份圓滿組織完成了這兩項考試,實現了「考試零事故、人員零感染」。
正是這樣一支信念堅定如鐵、素質堅硬如鐵、能力突出如鐵的「教育鐵軍」,為我省平安高考提供了最強保障。
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為確保高考順利進行,省教育廳、省招辦等部門聯合打出一套高考工作「組合拳」,對助考犯罪行為出重拳,從嚴處理,保持嚴厲打擊考試舞弊的高壓態勢……
省招委有關成員單位高考期間聯合值班、集中辦公
02. 以人為本,把考生和考務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這是健康高考的核心要義
高考,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我國舉行的首個大規模人群集聚活動。我省作為高考第一大省,確保考生和考務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為落實防疫責任,確保健康高考,省招委有關成員單位組成高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高考期間疫情防控工作,各省轄市、縣(市、區)成立相應機構,落實屬地責任。
「聯合省衛健委制定印發高考組考防疫工作指南等;在保證考試公平的前提下,就近科學合理編排考場,最大限度控制考生流動範圍;各考點設置備用隔離考場,確保應急資源在關鍵時刻有序使用……」6月19日,談及我省的高考防疫工作,鄭邦山瞭然於胸。
考生入場間隙,考務人員進行消毒作業
考前第14天開始對考生及涉考人員進行每日體溫測量、報告,並了解學生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行蹤和接觸史,確保不把疫情帶進考點;對考前身體出現異常的考生,會同疾控部門、醫療機構等進行綜合研判後再做決定,不讓任何一個健康考生留下遺憾……在高標準、嚴要求的高考疫情防控工作下,我省的這些舉措體現的是對每一位考生的關心和關愛。
「今年,考點防疫工作也是關鍵。」省招辦主任劉剛告訴記者,我省今年考務人員的培訓工作,專門增加了疫情防控培訓項目,確保考務人員熟知防疫知識、操作流程、安檢程序、個人防疫事項等,確保在高考中把好這道重要關口。
高考評卷環節深受大眾關注。對此,省招辦副主任杜習民表示,我省在評卷工作開始前已對評卷相關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了監測、排查,備用隔離考場試卷的封存、啟封、掃描等,將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行。
「從7月7日開考到現在,我所在的考點還沒有出現需要啟用備用隔離考場的情況。」7月8日下午,河南省實驗中學考點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用最樸實的語言,為我省的健康高考書寫了最令人欣慰的答案。
高考結束,考生笑容滿面走出考場
03. 早做準備、精準施策、細之又細、明晰責任,打造有責任、有擔當的考務「鐵軍」,讓公平高考發出最強音
2018年至2020年,我省高考考生人數從近百萬到突破百萬,呈連年增加趨勢,使「如何讓更多考生接受優質高等教育、考上好大學」這一難題的破解難度再次提升。在此背景下,公平高考至關重要。
「以最高標準、最嚴舉措確保高考公平公正……」王國生、尹弘對我省維護高考公平公正工作做出的指示不謀而合。
在堅持公平至上、依法從嚴治考的基礎上,霍金花對我省公平高考提出新要求——「早、精、細、明」(早做準備、精準施策、細之又細、明晰責任),貫穿考前、考中、考後,確保各項工作不流於形式、不敷衍塞責。
「為應對考生人數增加問題,我省今年將人防、物防、技防進一步強化,遴選出一支有戰鬥力的『考務鐵軍』為高考工作層層設防。」鄭邦山強調,對於協助舞弊人員,要堅決清除出考試招生隊伍,做到人員隊伍紀律嚴明,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我省教育招生部門對全省各考區考點進行網上巡查
為了確保高考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王國生、尹弘於高考前到鄭州、登封等考區逐一檢查指導高考準備工作;高考期間,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分別前往考點視察,叮囑考務人員嚴把高考公平關口。在此之前,霍金花多次深入各地檢查考務準備工作,要求用最細緻的工作將危害高考公平的火苗撲滅在源頭。
記者了解到,為了維護高考的公平公正,我省各級各有關部門協力出擊:招生部門強化報名管理,精準把關,「無聲入場」「三對照」,實施最嚴考試管理;工信等部門使用高科技裝備,將電子作弊阻攔於考場之外;保密部門認真檢查驗收試卷保密室,做好涉考人員保密培訓工作,確保高考試卷存放安全,信息不外洩……
以實際行動切實維護高考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是我省公平高考發出的最強聲音;讓高考成為最能體現公平的大考,是我省一直致力並已實現的高考目標!
公平高考的背後,是萬千考務人員的辛苦付出
04. 開展多維度、全方面的誠信教育,引導考生在「大疫」大考中珍惜機會,誠信高考
「親愛的同學們,在鄭重踏上考場的那一刻,你胸中湧動、筆下書寫的不僅僅是十年苦讀教會你的文化和知識,更是十年育人帶給你的誠信、公正之理念……」7月4日,省招辦《致全省2020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如約而至,帶著溫度的話語激勵著我省百萬考生。
充分考慮到今年的疫情影響,我省教育招生系統積極組織開展誠信教育宣傳周活動,在考生中廣泛開展「把疫情當教材,與祖國共成長」理想信念教育,警示、引導考生誠信應考,在「大疫」大考中歷練自己,涵養家國情懷,實現個人成長。
誠信少年迎來自己的大考
在此基礎上,省招辦今年不斷提高自身諮詢服務水平,在傳播渠道、傳播形式上再次創新,加強對考生的誠信教育: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解答考生疑慮,強化考生誠信應考意識;創新推送「遵規守紀,誠信應考」短視頻,生動、全方位解析高考作弊的嚴重後果;努力為考生創造舒適的迎考環境,讓考生通過考試全過程體現誠信價值觀。
除此之外,今年省招辦於考前繼續發布、普及《刑法修正案(九)》知識,並通過考生逐一籤訂誠信考試承諾書、考務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等形式,確保考試各環節無縫銜接的同時,為廣大考生營造風清氣正考試環境,為他們人生的第一次大考提供一條最公平的賽道。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這是大眾對於我們這屆考生最形象的描述。在這麼特殊的考試背景下,誠信考試,對我們的人生來說,意義深遠。」結束考試,考生楊飛與記者談起了自己對誠信高考的認識。
以家長的心態來組織管理考試
05. 北上北京、南下武漢、東奔上海、西到西安,把優質服務貫穿高招全過程,讓溫馨高考更有具溫情、溫度
以考生為本,主動作為,以正能量正確引導,讓高考跳出緊張的氛圍,讓考生靜心備考,「把考生當成自己孩子一樣去愛護,以一名家長的心態來組織管理考試」,我省打造了溫馨和諧的高考品牌。
「疫情防控是重點,高考公平是關鍵,兩者不可偏廢,但不能因為疫情防控忽略了我們對考生的關愛……我們工作做在後臺,注意適度保護考生不受影響……」在安排部署高考疫情防控工作時,霍金花的一番話再次為我省的溫馨高考注入新的溫情。
高考未考,積極為廣大考生爭取高質量的教育資源。4月24日,尹弘親自協調,鄭邦山帶隊赴上海召開高校座談會;5月8日,省招辦赴武漢召開駐漢部屬高校座談會;5月29日,霍金花親赴北京,主持召開駐京高校座談會;6月17日,我省在西安召開高校座談會……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我省積極研究「如何協助高校做好招生宣傳工作」,北上北京、南下武漢、東奔上海、西到西安,以優良服務、優惠政策、優質生源千方百計為河南學子爭取更多上大學、上好大學的機會。
想家長所想,急考生所急
在服務方面,省教育廳、省招辦分別加強服務型招考機構建設,堅持站在考生的立場來考慮工作,加深我省各級招生考試機構與廣大考生及家長之間的信任理解,爭取考生、家長和全社會的支持配合;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充分利用語音電話、網站、微信三位一體服務平臺,增加與考生溝通交流渠道,對考生問題諮詢及時準確回復。
近年來,省招辦對於考生服務事項、政策利好信息的發布應時而變,採用微視頻、圖文、動畫等方式向考生推送疫情防控流程圖、高考服務大禮包系列短視頻等,在廣大考生中獲得了好評。
除此之外,我省今年還要求各地要依託中學和心理輔導機構,為考生減少考前、考後焦慮情緒;傾情關注貧困家庭考生,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精準識別,助力清寒學子圓夢大學;對殘疾等身體特殊考生平等參加高考提供必要合理的便利……一系列細心貼心服務,緩解了考生焦慮,也讓我省高考的人情味兒更濃。
「孩子,你快去考場,車子我來放……」「請給考生留出入場通道……」「您別擔心孩子腳受傷走不到考場,我幫您送他進去……」
在我省2020年高考現場,這些溫暖聲音的發出者,是服務在一線的考務人員,他們的一舉一動,所映射的不過是我省高考工作的一個側面,卻發出了我省高考工作最有溫度的聲音!
來源:《教育時報》
作者:教育時報記者 梁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