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初為人父的曹先生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其準確報出了曹先生妻子的名字以及孩子的出生日期後,稱廣州市財政局有一筆給新生兒2530元的財政補貼,由於曹先生的地址填寫不詳,郵件被退回來了,現電話通知曹先生去領取,對方讓曹先生記錄一個新生兒編號,並給了一個寧波的手機號,稱是財政局負責此事的工作人員電話。
曹先生撥打了「財政局工作人員」號碼,對方在電話中向曹先生索取身份證號與銀行卡號,幸得曹先生警覺性高,起了疑心沒照辦。
對此,有記者致電廣州市財政局,財政局工作人員表示,並不存在所謂的「新生兒補貼款」,「我們已經接到好多次電話了,這是個騙局」。
那麼有幾個問題來了。
騙子致電自稱是民政局、財政局或衛生局工作人員,準確報出事主信息並稱事主有一筆「新生兒補貼」尚未領取,而後提供一個指定聯繫人號碼讓事主進行聯繫,聯繫了所謂的指定工作人員後,對方會要求事主提供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帳號,「核對」了事主的信息後,就稱因要留下票據等原因需通過ATM機將補貼轉帳給事主。
而後,對方便「引導」事主到ATM機進入英文操作界面,因為看不懂ATM機上英文提示,不少事主就稀裡糊塗的將卡裡存款轉給了騙子。
騙子手中如此大量準確關於新生兒的信息從何而來?案件當事人曹先生致電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及廣州市海珠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相關人員皆表示並不清楚信息是如何洩露出去的。
而宿遷市公安局宿城警方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交待,他們手裡的這些新生兒信息都是網購得來的。然而,遺憾的是,這些信息的具體源頭不明朗,較難追查。
當前國家還沒有出臺新生嬰兒補貼的相關政策,現實中和生育相關的「補貼」,除了每月幾十元的獨生子女費外,還有就是生育保險。
廣州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提示,財政局是不會使用私人電話通知市民的,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最好先撥打官方電話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