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如懿傳》中,有一條主線貫穿了整個劇情。那就是雍正的皇后烏拉那拉宜修讓自己的侄女如懿(當時還叫青櫻)嫁入皇家,為延續烏拉那拉氏的榮耀而奮鬥。電視劇的前幾集,就是鋪墊了如懿入宮的背景,然而在歷史上,雍正的孝敬憲皇后與乾隆的嫻妃素無關係,甚至兩人都沒有見過面。
首先,兩人並非姑侄,甚至連同族都不是,關係相差十萬八千裡。雍正的在位期間,正兒八經的皇后就只有孝敬憲皇后,兩人關係很好。孝敬憲皇后出身與烏拉那拉氏,然而嫻妃的家族卻是輝發那拉氏。《清史稿》中雖然也記錄嫻妃是烏拉那拉氏,但從她的父親記載來看,是屬於筆誤。
聽起來,烏拉那拉和輝發那拉名字差不多,其實相差很遠。那拉氏是滿族的一個大姓氏,在入關之前屬於海西女真四個部落的王族姓氏,非常尊貴。明末時的海西女真分為四個部落,這四個部落分別是烏拉部、葉赫部、哈達部以及輝發部。
後來,他們就分別加上自己的部落名,被稱為了葉赫那拉、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輝發那拉。如果硬要說部落之間的關係,哈達那拉、烏拉那拉被認為是同一個祖宗,他們稱為「同姓那拉」。葉赫那拉與輝發那拉,一個原本姓土默特氏,一個原本姓益克得裡氏,均被稱為被稱為「異姓那拉」。
所以,這兩個部落早在入關前的女真人時,就已經沒有血緣關係了。到了清朝入關之後,甚至到了雍正、乾隆時代,這兩個姓氏就更加沒有什麼瓜葛了。連姓氏、宗族都不一樣,孝敬憲皇后與嫻妃當然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在清朝歷史上,烏拉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源遠流長,但都不算是太過顯赫。烏拉那拉氏最出名的除了孝敬憲皇后以外,就是生育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的阿巴亥,而輝發那拉氏則更慘,知名人物就是乾隆的繼皇后,也就是嫻妃。無論是烏拉那拉氏和輝發那拉氏都遠不及鈕祜祿、富察等盛產皇后的家族。
其次,孝敬憲皇后是康熙二十年五月十三日出生的,在康熙三十年,年僅十歲便被指配給雍正作嫡福晉。雍正繼位之後,她就是皇后,死於雍正九年九月。
然而嫻妃呢?她是康熙五十七年出生的,雍正十二年才嫁給了時為皇子的乾隆作側福晉,此時也才16歲。在那個時候,孝敬憲皇后早已死去了三年,根本沒有機會見面。即使是在孝敬憲皇后的生前,作為既不同宗同族,父親地位又並不算高的輝發那拉氏,是根本沒有可能見到尊貴的皇后的。
歷史上的孝敬憲皇后地位尊崇,還死在了雍正之前,是名正言順以清朝皇后之禮下葬,並與清世宗雍正合葬於泰陵。她根本不是棄婦,也不需要如懿為她操心封號以及禮節。
所以,在《如懿傳》中,皇后為青櫻面授機宜,悉心教導的劇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是小說的作者為了情節的需要,增加了故事的張力,使得後續故事更好地展開。作為小說,這樣的安排,顯然能更為豐滿,也更為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