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發布,河南大學文學院梁工、劉思謙、李偉昉、張先飛等四位教授榜上有名。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部分名單(文學類)
梁工,1952年8月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大學畢業後在河南大學中文系任教至今。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聖經文學研究所所長、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CSSCI來源集刊《聖經文學研究》主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是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被授予國際華裔聖經研究"前輩"學者稱號。主持完成"20世紀多元文論與聖經批評的關係研究"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社科規劃項目,出版多種著譯,發表多篇論文。
劉思謙,河南偃師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和女性文學研究方向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女性文學委員會委員,曾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獲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建設獎"、《花城》文學獎、當代文學研究會研究成果獎及省部級多個獎項。
李偉昉,教授,博士生導師,2008年11月-2018年7月,任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河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點一級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領域第一個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張先飛,1971年6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省特聘教授。國家一級學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理事,曾任日本東京大學《赤門華風》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新文學淵源、五四文學思潮、周氏兄弟研究。獲頒河南省委百優人才,河南省青年社科專家,河南省高校創新人才,河南省高校創新團隊、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該榜單以對科研成果在其學術領域及同行間影響力的評價為基礎,突破簡單計數辦法,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在其所屬學術領域的貢獻度,由教育部直屬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在文學類上榜學者地域分布表中,河南省位列全國第12位,共有來自河南大學等省內三所高校的7位學者入選。其中,河南大學文學院梁工教授在入選的7位學者中位列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入選"文學一級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的教授。
在"文學各二級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中,梁工教授在二級學科"世界文學"榜單中,以綜合分值734.55位列該榜單第23位(共計111位),劉思謙教授、張先飛教授在二級學科"中國文學"榜單中,分別以綜合分值644.42和603.54位列該榜單第98位和第118位(共計147位),李偉昉教授在二級學科"文藝理論""世界文學"榜單中,以綜合分值601.73和603.50分別位列榜單第73位(共計103位)、80位(共計111位)。張先飛教授同時入選歷史文化學排行榜,在"歷史文化學各二級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中,張先飛教授在二級學科"文化"榜單中,以綜合分值669.80列該榜單第36位(共計93位)。
本屆排行榜數據主要來源於中國引文資料庫(CNKI),在指標設置方面,將學者論文、圖書著作多種形式學術研究成果納入考核範圍內,指標包括重要期刊發文量、受關注度、發文與被引綜合指標、重要獎項、圖書引用次數等因素,綜合衡量學者學術成果對其所在領域的影響與貢獻,將學者論文、圖書著作多種形式學術研究成果納入考核範圍內,在對各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之後,結合對應的權重計算每位學者的得分,最終形成學者學術影響力排名。該榜單具有相當的嚴肅性、科學性與公信力,上榜學者均是在各學科領域論文影響力較大的學者,在某個學科範圍內具有非常強的科研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原素材來源:河南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