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末,各大獎項和考核接踵而來,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才公示不久,144所在榜高校可謂是風光無限,畢竟能斬獲國家級大獎的,都足以說明該校在相關領域的紮實功底。
由於國家級各大科技獎項篩選評估流程較長,所以基本在本年度各大獎項公示後,就會開始下個年度獎項的提名工作。而這幾年來,高校科研創新所取得的成績,在國家各大獎項中的獲獎比重越來越大,而這些獲獎的高校基本都是教育部直屬的985/211,或者獎項所在的科研平臺也基本是隸屬於教育部。所以教育部於近日又公示了2020年度擬提名項目高校,非最終數據,該擬提名名單還會存在增減變動,但能夠大概了解明年的獲獎高校,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
上圖是教育部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名單,該獎項受眾必須是個體,是個人國家最高榮譽,不能是組織/機構,這五位候選人分別是來自清華大學的王大中教授、武漢大學的李德仁教授、同濟大學的汪品先教授、電子科技大學的劉盛剛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的葛昌純教授。每年該獎項獲獎人數上限是2人,當然獎項成立以來也出現過2次空缺。獲獎者可獲得證書獎章和800萬獎金,很多網友表示,這些國家貢獻先驅,獎勵8000萬也是理所應當。
上圖是教育部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尚未發現闡明、具有重大科研價值且被國內外公認的科研項目),共59項目;幾乎都是清一色的985/211高校,少數普通本科(廣西醫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該獎項提名數量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南京大學9項、北京大學7項、清華大學5項;未見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等強校。
上圖是教育部擬提名的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前人尚未發明、具備先進創造性且能夠產生重大社會效益的科研項目),共28個項目;本名單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名校提名項目靠前。
上圖是教育部擬提名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完成重大科研計劃、推廣重大科研成果),3個團隊和34個項目。這個獎項難度相比前面兩個或略低些,根據往年數據,該獎評選數量也是最多的。高校名單在初步篩選期間還會逐步增加,所以各位校友不要擔心。會有更多的普通高校會加到本名單當中,比如2019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有數十所農業類大學大放異彩。
以上名單只是教育部擬提名的第一完成單位的高校名單,由於還在公示期間,後期還會陸續增加申請名單。當然,多數項目都是多個高校共同努力的結果,所以在下年度獎項正式公布後,都會加入相應的合作高校名單。當然各位網友也可以關注自己的學校網站,也能夠看到相應的申請進度。
我國共設立了5大科技獎項,除了以上4個,還有1個獎項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國際科學合作技術獎,該獎是授予外國人民或者組織的,截止到2020年,共有128位國外專家/1個外國組織/2個國際組織獲獎。
以上由學生範原創,歡迎關注,每天與你分享大學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