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一家美國高端留學服務機構推出的《CEDCA 2018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綜合排名》出爐。
據悉,本次發布的排名所依據的評價體系無論是在參考依據、評論要素或是數據參數等方面都已趨於成熟,因此在目前留學市場上實屬最權威的一份排名。該排名嚴格參照美國寄宿高中協會和學校官方信息,從學校的校務基金規模、SAT均分和申請難度等三個維度對學校進行綜合性考慮,對於美國寄宿高中申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所發布的《美國國際中學留學生報告》顯示,2013年全美國共有大約7.3萬名外籍的中學留學生,中國學生佔比超過三成以上。根據美國國安部2015年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就讀小學加中學(K-12)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達到34,578人。在2015年美國私立寄宿高中年會(SSATB)會議中也提到,美國私立寄宿學校的國際學生中,大約40%是中國學生,排名表上前50名位於美國東岸的寄宿高中,在2016年申請的中國學生平均人數達到300人以上,部分熱門學校甚至有高達700位中國學生表達申請意願。
胡潤百富的相關報告也顯示,當前「高淨值人士」——資產淨值在600萬人民幣(100萬美元),偏好在高中階段即送孩子出國讀書,約佔30%;大學排在第二位,佔比逾23%;偏好在初中階段即送孩子出國讀書的人士,則佔13%。反映了在很多富豪的心中,低齡留學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價值觀。2015年,中國教育在線組織的《低齡留學調查問卷》調查結果也呼應了國內留學生低齡化趨勢,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在高中及高中以下階段就已經有了出國留學的意向。在擁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學生中,初中以下階段學生佔比22.58%,初中階段學生佔比32.26%。
由此可見,赴美就讀高中的中國學生人數增長速度極為迅速,留學低齡化的熱潮也是一浪蓋過一浪。
2018年的排名相比於2017年主要有兩個差異:
1. 排名學校從100名增加到150名,這主要是為了符合大眾的需求,由於目前寄宿高中的申請非常激烈,所以許多家庭也考慮申請100名後的學校,所以此次排名增加到150所學校。
2. 錄取難度的排名是同時參考SSAT分數和錄取率兩項指標以便更準確的反映錄取難度,而不是僅僅參考SSAT分數或錄取率,這樣在擇校時才更能判斷錄取的可能性。
正是如此,如何在美國選擇一所又好又合適的寄宿高中也就成為了家長和學生共同關注的問題。目前在網絡上流傳的美國寄宿高中排名五花八門,評選依據也是多種多樣,在這種情況下,這樣一份數據精準、條理清晰的排名就顯得至關重要,排名提供學校的硬指標,至少能體現學術的強度,它可以成為家長和學生選擇寄宿高中時一個有力的依據,至於適不適合小孩的選擇,就必須家長另外去了解學校的特色,最好是能夠親自去參觀學校才有足夠的訊息來判斷,看了學校就有感覺就知道適不適合了。
此次排名主要參考的三種指標:
從校務基金看學校實力
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的校務基金來源比較廣泛,主要是依靠學校自己籌款(包括校友捐款)和投資收益,基金規模從100萬美元到10億美元不等。學校財政收入約三分之一來源於各類捐款,三分之二來源於學生的學費,財政穩定是私立寄宿高中學校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柱。
通過校務基金的金額大小,除了可以看出學校的財務狀況,還可以反映出學校的歷史性、傑出校友的數量以及校友對學校的認可程度等。而校務基金的用途,除了可以更新硬體設備外,還可以為優秀的美國本土學生提供財務資助,及聘用高質量的教學團隊等。同時,校務基金規模反映的「貴族成分」也被美國人廣為看重——美國上層社會的家庭普遍認為人脈關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產,在貴族中學就讀的學生大多具有優秀的家庭背景。因此,就讀美高名校可以使學生在中學階段就能建立起一定的貴族社交圈,這無疑是另一種附加價值。
從SAT平均分看申請大學的競爭力
在美國,申請大學也有 「高考」——包括SAT和ACT兩種考試。儘管在申請大學過程中,SAT只是其中一項指標,大學招錄也考察學生的在校成績、活動獎項以及學生本身的綜合素質,但SAT分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高中四年的學習成果,和申請大學的成果成正相關。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來雖然ACT的總體考生已經超過SAT,但是在美國比較頂尖的高中生依然首選SAT,或者兩項考試都考。我們注意到 SAT均分比較高的高中,其申請大學的成果也相對輝煌,並且ACT的成績也相對較高。因此,此次學美留學發布的排名中依然選擇SAT均分作為美國高中排名的參考指標,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但是要注意的是SAT雖然和大學走向是成正比的關係,但是個別學校因為中國學生較多,反而導致SAT分數偏高,因此要了解學校申請大學的情況,除了SAT之外,也要關注每個學校公布的歷年大學走向。
從申請的SSAT百分比和錄取率看學校的錄取難度
由於受到國內高考制度的影響,中國家庭普遍認為SAT分數就能夠反映美國高中的排名—— SAT分數越高的學校就越難申請,所以很多家長只參考目標學校學生12年級的SAT分數來判斷學校的錄取難度,其實這種觀點存在一定的誤區。實際上,學校的硬體設施,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學校規模、招生人數、是否單一性別,宗教色彩等眾多因素都會影響學校的熱門程度,進而影響學校的錄取難度。有些SAT均分排名不是特別高的學校,錄取率反而較低。
事實上,相當於國內中考的SSAT的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美國高中學校的錄取難度。但是,隨著中國學生參加考試培訓的人數激增,導致SSAT高分的學生每年遞增,目前來自中國的申請者SSAT均分普遍比美國本土學生的均分高出一大截。因此若是單以SSAT均分來反映美高學校的錄取難度會有相當大的偏頗。而學校也因為很難通過SSAT分數來挑選他們滿意的學生,加強了對來自中國申請者的面試要求,並傾向於通過面試來了解申請者真正的英語水平。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美國高中採用國內的第三方機構作預先面試,通過預面試的學生才有機會進一步到校園正式面試。
另外還有一項指標錄取率也可以反映申請錄取的難度,錄取率就是錄取人數佔總申請人數的比例,錄取率較低的學校說明申請該校的人數眾多,也能反映出申請者對該校的認可程度。例如,因為中國家長和學生強烈偏好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的學校,所以這個地區的學校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更高的知名度,申請者眾,錄取率較其它地區的學校也低許多。
綜合上述2項分析,我們在2018年度的排名將SSAT百分比和錄取率兩項指標合併計算以便更準確的反映錄取難度,如此更能為中國的家長和學生在擇校時提供明確的方向。
通過以上三項指標,學美留學此次發布的美高排名讓申請者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學校的辦學實力、生源情況、錄取難度以及畢業生學術水平,便於學生選擇一所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衡量自己被學校錄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入學機率,對掌握來年的錄取結果更為有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排名只針對寄宿高中,而不考慮走讀學校,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為只有美國寄宿高中提供的高質量環境才是最適合「小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完全避免入住寄宿家庭的風險。因為寄宿學校錄取門檻高,學生如果不是具備了優秀的英語與學術能力,特長或活動,良好的社交能力與獨立成熟的性格,是不可能被錄取的。反之,如果不能被寄宿學校錄取的學生則可以被推論是不適合或不具備足夠的能力去讀美國高中的學生。對這類學生我們建議應該等本科甚至研究生再出國,而不是隨意找所錄取門檻很低或沒有門檻走讀學校,住寄宿家庭,小孩寄人籬下,這樣一味跟風的「小留學生」在未來幾年的學習和生活,勢必是很艱難的,發生問題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這點是所有家長需要深思的問題。正如最近大家都在熱議的電視劇《小別離》所傳達的信息,美國私立寄宿高中和其他國家的高中相比是非常難申請的。劇中兩位學生也是經歷了辛苦的託福和SSAT考試準備,加上經過了細緻的活動規劃和特長培養後形成的活動經歷才順利申請到學校。在低齡化留學的熱潮中,家長不僅要適當評估家庭的經濟條件,不要以孤注一擲、傾家蕩產的模式送孩子出國讀高中,更要尊重孩子的出國意願,謹慎挑選就讀學校。並在長期規劃中,注重孩子英語能力、興趣愛好的培養,才能提高錄取美高寄宿名校的機率。
以下是排名前20的學校:
(原題為:《CEDCA 2018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綜合排名權威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