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瑋——嫁給教育的平遠奇女子

2021-02-10 客家平遠

身懷抱負隻身赴大馬

  林瑋(1908-1980年),平遠縣東石鎮涼庭村人。她的青少年時代,在時任北京香山醫院院長的姑姑幫助下,一直在北京讀書。1932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次年春回到廣州,先後任廣州師範和中山大學附小教師。當時軍閥當權,政局動蕩,林瑋極端不滿於政治腐敗社會浮囂之現狀,更遑論實現教育救國之抱負。

  1935年冬,適有時任馬來西亞吡叻女子中學(華人學校)校董會董事長的華僑領袖梁燊南先生回國考察,經友人推薦與林瑋相識。深談之後,林瑋仰慕梁先生以德高望重之身,為華僑教育事業而操勞奔波,真誠辦學之品格;梁先生則讚賞林瑋年輕有為,才華出眾,有為教育事業獻身的精神。兩人一拍即合,商定林瑋若應聘,即聘為該校校長。林瑋在一周之後辦好手續,隨梁先生南渡,來到人地生疏、無親無故的吡叻州首府怡保,開創她苦苦追求的事業。

1950年林瑋(左)剛從馬來西亞回國與其長兄林公頓在廣州合影

怡保女校長成績卓著

  吡叻女子中學是1932年由公立的怡保女子小學改辦的。由於初辦,人事複雜,意見分歧,以至風潮迭起,未入正軌。林瑋上任後,一方面對所有教職員工從工作到生活關懷備至,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另方面又通過各種場合,大力倡導敬業精神。作為一校之長,她處處身體力行,親當表率,廉潔奉公,待人以誠,處事公允,深得教職員工的擁戴。為了深入實際,提高教育質量,她常兼課講學,十分認真,甚至在小節問題上,也一貫嚴於律己。全校一改舊日教職員工離散疲倦的狀態,而形成團結一致,各盡職責,積極向上的風氣。

  林瑋主張對學生素質評價持全面觀點。她發揮教師的積極作用,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整頓教學秩序,嚴格課堂紀律,要求學生刻苦學習。重視學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學生做一個道德良好品行高尚的人。嚴禁學生習尚奢華,培養質樸耐勞的品質。鼓勵學生在學習課本之餘多參加家務勞動。開設手工課程,舉辦手工成品展覽會。重視體育和文娛,組織和訓練學校各種體育代表隊伍和文娛團體。吡叻女中的田徑隊、籃球隊曾蜚聲大馬備受推崇。

  通過全面改革治理,不到一年,吡叻女中面貌一新,上至社會賢達,下至普通群眾,無不為之嘖嘖稱道。當時,董事會聘任校長的合約為一年一任,由於對林校長的工作十分滿意,此後便年年續約。

帶頭捐款支援祖國抗戰

  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祖國發動全面抗戰,海外華僑掀起抗日救國高潮。當時馬來西亞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倡導組成抗日籌賑機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籌集資金,支援祖國抗戰。林瑋立即傾盡全力,積極響應。她帶領師生走出校門向廣大僑胞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領導全校師生開展籌賑活動。她在教務會上提出並議決教職員工每月捐獻薪金百分之十,學生則自由捐獻。每逢紀念日、節日,組織頗具規模的各種特捐、義賣活動,如賣花、賣食物、拍賣學生手工藝作品等。由於師生們熱情高漲,籌集的款項數額相當可觀。學校將所捐款悉數上交「南僑總會」,支援祖國抗戰。

拒當「漢奸」 避居山村

  1941年秋,日寇入侵,馬來西亞淪陷,學校停辦。此時的林瑋,曾考慮北返神州,報效祖國,但終未成行。平日的她只知嘔心瀝血,清廉辦學,以至身無積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幸得不少學生及家長給予幫助,才得以勉強度日。

  怡保淪陷一年後,日寇為維持其強盜統治,粉飾太平,指令復辦學校,並誘林瑋繼續出任吡叻女中校長。林瑋胸懷民族大義,對日寇恨之入骨,她甘居貧困,毅然不就。為避免日寇加害,她一面託詞稱疾,無力辦校,一面在學生家長的協助下,與學校另一位女教師一起逃離怡保,避居於偏遠山村。她們一面充任農家子弟的家庭教師,換取餬口之需,一面學習體力勞動,養雞種菜砍柴做飯皆親力親為。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終於投降,迎來和平。林瑋又回到怡保。久經戰亂,昔日美麗的女中校園滿目荒涼,百廢待興。在她的帶領下,全體同仁團結協作,經過短時間艱苦緊張的籌備,於11月復校開課,吡叻女中又獲得了新生。

回國效力教育事業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而當時馬英當局乃殖民政權,對中共政權持敵對態度。林瑋為馬英當局所不容。從1946年6月起,馬英當局政治部人員開始向林瑋尋釁,橫生枝節,無中生有,製造事端,後發展到暗中監視,公開傳訊。此外,還策劃女中與另一所僑辦學校合併,以圖排擠林瑋。受此迫害,林瑋已感到難於安身。

  與此同時,又不斷傳來剛獲解放的祖國政局穩定,社會安定,但又百廢待興急需建設的消息。林瑋出於一貫愛國的真誠,萌生回國參與建設的心念。思慮再三後,最終於1950年底合約期滿之時向校董會提出辭呈。董事會再三挽留,並議決她不許辭職,只給她三個月假期,回國探親。就這樣,林瑋於次年春天,回到了闊別的祖國。回國後,即致函女中董事會,言明不可能再返校履職,並望另擇賢明。董事會曾一再促返,但已不可逆轉。

  林瑋回國之後,曾在北京受到當時國家領導人李濟深、何香凝的接見。旋即返回廣州,先後出任廣東省教育廳主任科員、科長,廣東師範學校教務科長兼教材科長,廣州市第三十二中學副校長等職,一直工作在教育領域,直至1972年退休為止。

  林瑋專於事業,終身未婚。她鼎力培養胞兄所遺的六個子女,視為己出。她晚年並不孤寂,親朋相聚,兒孫繞膝,享受天倫。

  1980年林瑋因心臟病去世,享年72歲。

  (註:材料主要來源於林紀曾《林瑋——一位值得永遠懷念與尊敬的人》)來源:梅州日報

梅州市自然資源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杜振球(平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平遠現場查扣私宰肉265公斤

石正這個老闆在市場裡做「生意」做得太過分了……

平遠多名駕駛員被梅縣區交警部門曝光

平遠法院公布2019年第四期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掃黑除惡舉報平臺來了!這個二維碼務必收藏!


相關焦點

  • 林瑋:嫁給南洋華文教育的平遠奇女子
    林瑋的青少年時代,在時任北京香山醫院院長的姑姑林演存幫助下,一直在北京讀書。1932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教育系,次年春回到廣州,先後任廣州師範和中山大學附小教師。當時軍閥當權,政局動蕩,林瑋極端不滿於政治腐敗、社會浮囂之現狀,更遑論實現教育救國之抱負。
  • 清華大學優質教育資源 穿越「雲端」到平遠
    日前,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廣東梅州平遠遠程教學站在平遠縣委黨校正式揭牌。作為廣東為數不多的建站單位之一,「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遠程教學站」的建設是平遠縣深入實施校地合作引智工程的重要抓手,平遠將借力清華大學的人才優勢和學術優勢,整合教學資源,為高質量推動「一城一區一帶」,建設「精緻小城·大美平遠」,打造梅州「優山美水生態之星」提供智力支撐。
  • 《聊齋》中的奇女子們
    《聊齋》中的奇女子們文/吳瓊《聊齋》算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異類,異在它裡面講述的絕大多數都是鬼狐精怪的故事。在《雲翠仙》中蒲老先生為我們塑造了這樣一個女主角的形象。雲翠仙是位美貌的女子,正值嫁齡,待字閨中。
  • 「西康王」劉文輝的妻子,不僅貌美如花,而且還是一個奇女子
    不過,高氏嫁給劉文輝後整日鬱鬱寡歡,沒過多久精神也不正常,因此高氏也未能生育。之後劉文輝的大哥劉文淵做主,為劉文輝娶了第二任妻子李氏。劉文輝非常喜歡李氏,可惜李氏在生劉文輝長女時沒坐月子,導致後來不能生育。那時候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劉文輝雖然喜歡李氏,但是沒有兒子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1927年2月,在大哥劉文淵的安排下,劉文輝娶了第三任妻子。
  • 勤字為先,教學為王:平遠中學譜寫梅州教育教學新篇章
    近年來,平遠中學秉承「誠、愛、勤、勇」的校訓,以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以「育高素質的優秀創新型人才」為辦學目標,營造良好育人氛圍,不斷譜寫教育教學新篇章。日前,平遠中學高三學子們回到學校,精神飽滿地開啟高三的學習。課上他們認真聽講,課下虛心向老師請教或與同學討論難題,盡情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
  • 梅州平遠頒發發展教育基金和劉憲獎教獎學金
    平遠縣委書記宋才華參加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棟主持會議。大會宣讀了平遠縣人民政府關於2019—2020學年度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及尊師重教先進單位的通報《平遠縣人民政府關於2019—2020學年度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及尊師重教先進單位名單》。
  • 平遠女子耳痛就醫,耳內竟然取出一隻活生生的… - 梅州網...
    女子耳內取出的牛蜱。  本報訊 (記者王麗莉 通訊員曾旋輝)昨日,平遠的肖女士耳痛難忍,於是前往平遠縣人民醫院就醫,結果醫生竟從其耳內取出一隻活蟲--牛蜱。
  • 廣東梅州平遠黃粄,有吃過的嗎?
    下鍋純手工打的黃粄炒黃粄真空包裝好的蒸黃粄梅州平遠黃粄被列入梅州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平遠黃粄是平遠傳統風味小吃,也是送禮佳品,凡吃過黃板的人無不為黃粄的香、嫩、爽而讚嘆不已 每年春節,當地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除夕夜上吃年夜飯時餐桌上就有一道菜是「黃粄」,平遠黃粄以「顏色金黃、香味清香、韌爽滑口」的特色,初譽為「客家小食第一名」,是平遠鄉親逢年過節家家必備的年貨,也是招待來客,饋贈親友的理想手信,由於原材料來之不易,加上製作工藝繁雜,如今只有平遠和興寧等地山區農村還保持製作這一傳統風味小吃。
  • 文山電力(600995.SH)擬解散註銷平遠公司
    格隆匯 9 月 14日丨文山電力(600995.SH)公布,為有效解決雲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雲南電網公司」)與公司在雲南省文山州硯山縣潛在的同業競爭,減少並簡化日常關聯交易,公司擬同意雲南電網公司提議,解散註銷文山平遠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平遠公司」)。
  • 一農村女子,嫁給農夫,作詞送不識字女閨蜜,卻攀登了詞的頂峰
    今天小編我給大家帶來的是一個「另類」詞人,說她另類是因為她沒有像李清照、徐燦等一樣,有良好的成長環境,有著開明的受文化的丈夫,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個女子能夠成名, 如果能有作品留下來, 造成一個女子有很好的文學成就的,一個是她家庭的教育,她先要受過很好的教育,她才能夠有能力來寫作
  • 中國大案要案紀實——九二年平遠嚴打紀實
    1992年的平遠街,儼然是國家「法外天地」:人們不必辦戶口和身份證,不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種地不交糧,經商不納稅,買汽車不掛牌。在這兒家家私藏武器,販賣槍枝;戶戶經營毒品,盜竊、搶劫、殺人屢屢發生。公安分局被砸毀,執行任務的警察被打死。文山州政法委書記帶人去平遠街的泥村抓罪犯,竟被罪犯甩出的一個手榴彈炸死。
  • 重溫《還珠格格》「奇」女子慕沙:她對爾康,不是真愛
    但,有一位奇女子,不論是十多年前,還是現在來看,出場充滿豪氣,後又美麗迷人,對她,總是帶著些許欽佩。她,就是慕沙。慕沙,是緬甸王猛白的第八個女兒,稱八公主,從爾康見到女裝的慕沙後,問了一句「你是仙女嗎」可以看出,她美貌動人,天資非凡。不僅如此,慕沙跟著緬甸王南徵北戰,巾幗不讓鬚眉,可見她大敵當前,英勇有氣魄。
  • 平遠:科技武裝生產 服務經濟騰飛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
    「十三五」以來,平遠堅定不移推進「11356」工作思路舉措,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服務實體經濟,著力抓運行、穩存量,抓項目、促增量,抓防控、保穩定,積極推動工業經濟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 晚清第一奇女子賽金花,雖出身青樓卻俠肝義膽,一句話保住一座城
    1981年,電影《知音》在全國上映後,引起巨大的轟動,大家都知道了護國將軍與風塵女子小鳳仙的驚世愛情,人們為之感傷,在歷史上,蔡鍔第一次見到小鳳仙后,曾送給她一句話,兩人由此引為知音「不信美人終薄命,從來俠女出風塵」自古以來,俠女出風塵的例子數不勝數,明末柳如是,清末賽金花,是的,今天,我們要來說的故事主角,就是被譽為「晚清第一奇女子」
  • 興寧龍田鎮平遠官仁村入選
    其中,我市興寧市龍田鎮(肉鴿)、平遠縣長田鎮官仁村(油茶)入選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 據了解,為加快發展鄉村產業,農業農村部開展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和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監測。
  • 愛你就是等待花開的日子│張茂淵,一個嫁給愛情的女子
    」讓我們拂去歷史的塵埃,走進歲月的長廊,去翻開張茂淵的人生之書,循著她的蹤跡,看看這朵出塵白蓮的修煉之路,一個等待52年,終於嫁給愛情的奇女子。01 原生家庭的榮耀與傷痛雖是晚清那個閉關鎖國時代的貴族女子,卻有著不一般的眼光和見識。
  • 梅州平遠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國道358線平遠縣湍溪至八尺段改線工程初具雛形,粵東北出省通道越走越寬;東石鎮茅坪村山間風電機林立,驅動綠色發展新動能;新進駐廣州南沙(平遠)產業轉移工業園的年產50萬件高檔木質家具生產線開始隆隆作響……金秋的平遠大地,時刻保持著高質量發展的「熱度」與「速度」。
  • 幫助扣好未成年人「人生第一粒扣子」:梅州平遠10名「新時代好少年」受表彰
    日前,平遠縣文明辦、平遠縣教育局等多部門聯合在縣實驗小學舉行2020年平遠縣 「新時代好少年」表彰會,平遠中學高一(2)班的官佳文等10名學生受表彰,獲評2020年平遠縣「新時代好少年」。,是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 「舌尖上的梅州」客家美食非遺項目——平遠黃粄
    「平遠黃粄」是梅州傳統小吃,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平遠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黃粄在平遠常見,目前平遠的黃粄製作技藝已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全國最大鮮奶出口企業與臺資企業合作在梅州平遠設立基地
    7月11日上午,平遠•晨光乳業奶源基地項目投資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平遠縣富港酒店舉行,縣委書記宋才華、深圳市光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弘等參加。合作企業梅州和信達農牧有限公司是平遠縣一家臺資企業。    此次籤約的平遠•晨光乳業奶源基地項目位於平遠縣長田鎮長江村,由深圳市晨光乳業有限公司與梅州和信達農牧有限公司投資,規劃用地約300畝,預計至2020年建設成為一個存欄2000頭奶牛的綠色、生態、環保的現代化牧場,每年將提供優質鮮奶9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