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日子越接近預產期,準媽媽們就越是坐臥難安。懷孕初期擔憂寶寶健康,懷孕晚期又擔憂生產困難,果然天下媽媽都愛憂心。
臨產前,身體自己會發出信號,在沒有發生這些信號前,媽媽們只管在家安心休息,別超時2周以上就行。
一旦出現了這些臨產指徵,媽媽們就可以整理好小小的待產包,準備出發啦。
這4種常見表現,遇上一種就意味著快生了
小茹懷孕39周了,前幾天上廁所的時候,忽然發現內褲上出現了斑斑血跡,顏色較深,有點像紅褐色。
初步判斷,小茹覺得是見紅了。一家人很快收拾好待產包,小紅簡單衝了衝澡,就準備開車去醫院。
在電梯上遇到鄰居的王大嫂,王大嫂瞅一眼小茹的肚子,說:「頭胎沒那麼快,去了也生不了,別折騰了!」
可是小茹沒有生娃經驗,呆在家裡哪能放心的下?婆婆當年也是剖腹產生的老公,這一家子誰也沒體會過臨產啥感覺。
沒想到剛上了車,小茹就開始肚子疼了。跟著腹痛的節奏,小茹拿手機掐著時間:「宮縮開始了,哎呀,還好出來了,王大嫂真不靠譜。」
到醫院後才過4小時,小茹就順利生下了娃。醫生都忍不住誇小茹:「產婦配合得很好,生的速度快,自己遭罪也少。」
每個媽媽情況都不同,雖然頭胎普遍都生得很慢,但不排除像小茹這樣順利的情況。如果沒有早點到醫院,還在家裡傻等著,很難保證安全。
臨產前的常見信號
◆ 宮縮
作為宮頸口打開、娩出胎兒的必要條件,宮縮是生產前最有說服力的信號。但子宮需要慢慢學會運動,在真的宮縮來臨前,往往需要一段「假宮縮」來熱熱身。
① 在臨產前2~3天左右,會出現假性宮縮。假性宮縮的特點,是疼痛不強烈、規律難尋,有時候30分鐘一次,也有時候15分鐘一次,讓準媽媽摸不著頭腦。
② 假宮縮會漸漸縮短間隙,慢慢來演變成真正的宮縮。等到媽媽感到疼痛很頻繁,達到3~5分鐘一次,每次還會持續30~60秒,就趕緊去醫院吧,真的宮縮來臨啦。
◆ 破水
胎膜早破,也被稱為破水。破水其實是個比較危險的臨產信號,包裹寶寶的胎膜破裂,羊水流出,寶寶和外界的分隔線消失了。
羊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流出不受媽媽控制。可千萬被把羊水和尿液弄混了,在臨產前,媽媽還沒有大小便失禁吶。
發生破水需要平躺下來,萬一羊水流出太多,寶寶就有危險了。破水的媽媽可得儘快去醫院,為了避免寶寶宮內感染,就醫越快越好。
◆ 見紅
「見紅」這個說法,聽起來還有點唯美,只是媽媽發生的見紅,並不是真的紅色血液,而是褐色的。
見紅是宮內的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輕微出血,是臨產的徵兆。如果媽媽真的見到大量紅色出血,寶寶可能有危險了,得快馬加鞭地趕到醫院去。
◆ 入盆
頭胎媽媽入盆比較早,寶寶一般在38周就入盆了,離生娃還有1~2周的時間;二胎寶媽入盆就比較晚,入盆也就成了臨產的一個信號。
寶寶入盆,媽媽從肚皮外面是看不到的,但是明顯的身體感受,會給媽媽傳遞準確信號。
入盆後,媽媽原本被壓迫的胸腔豁然開朗,呼吸變得通暢了;胃口大開,食慾和食量都有所增加隨著寶寶下墜,下腹部受壓變強,膀胱儲存量減少,媽媽尿頻更明顯了媽媽還會感覺到恥骨疼痛,寶寶頭部下降到骨盆位置,撐得骨頭要張開啦胎兒入盆,媽媽需要注意什麼
▼ 飲水
寶寶入盆後,媽媽尿頻會非常明顯。為了夜裡能睡個好覺,媽媽們睡前可得少喝水。孕晚期的媽媽非常辛苦,起夜多次,身體可吃不消哦。
▼ 飲食
飲食上,媽媽們不需要吝嗇鈣的補充。每日鈣攝入不超過2000mg就可以了,這個上限很難達到,媽媽們只要按照正常攝入(1200mg)來補鈣就可以。
媽媽們要注意鐵和維生素K的補充,分娩多少會發生出血,補充鐵元素可以預防媽媽產後貧血。推薦動物肝臟、動物血等,補鐵效果高於植物性的紫菜、海帶。
維生素K有凝血的作用,媽媽們可以多吃菠菜、萵筍、花菜等。
【孕育島寄語】
生娃是件人生大事,出現臨產信號,媽媽們可別馬馬虎虎了,趕緊去醫院待產吧~
【今日話題】
媽媽們去醫院多久生的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