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軍車」齊聚天津小站練兵園
「二戰軍車」齊聚天津小站練兵園 2015-10-01 15:07:1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
小站鎮「增特杯」青少年武術套路邀請賽在小站練兵園舉行
小站鎮「增特杯」青少年武術套路邀請賽在小站練兵園舉行 2020-08-13 20:0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袁世凱發跡之地,行腳津門之小站練兵園
天津小站小站距天津東南70裡,原名新農鎮。清同治十年(1871年),周盛傳部盛字軍屯防於直隸青縣的馬廠駐紮;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屯防需要,在馬廠和新城(今屬天津濱海新區塘沽)之間修築了「馬新大道」,沿途設立驛站。光緒元年(1875年),盛軍主力由馬廠移屯津南澇水套,這裡是大沽以西的第5個驛站,軍士習慣稱小站。
-
小站練兵園——中國第一座近代化軍事訓練基地
」沒錯,就是這小站練兵園便是中國第一座近代化軍事訓練基地下面就跟著小津往下看吧~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袁世凱奉旨督練"新建陸軍"。於是便選在當時天津的小站。袁世凱在原10營近5000人的"定武軍"基礎上,又增募新兵2000多人,聘請德國教官,採取近代德國陸軍制度,組建步、馬、炮、工、輜等兵種,全部採用外國新式武器裝備,並制定新的營規營制、餉章、操典。為了提高兵士的素質,還建立了步隊、馬隊和炮隊等隨營學堂和德文學堂,統稱「行營武備學堂」。
-
遊中國的歷史名鎮-小站練兵園,大家知道嗎?兵家屯兵及防禦之地
大型建築標誌-中國歷史名鎮小站小站鎮也有很多的值得旅遊的地方,現在只講練兵園。先說一下地理位置吧。為了方便交通,「盛字軍」在馬廠至新城間修築一條馬新大道,沿途分驛站,每20公裡設一大站,每5公裡設一小站,於是這個小鎮有了它別致的名字 ——「小站」。
-
歷史老照片:袁世凱的發家之路——極其嚴格又不失特色的小站練兵
甲午戰爭後,袁世凱在天津小站以德國軍制為藍本,制訂了一套近代陸軍的組織編制、軍官任用和培養制度、訓練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糧餉制度等為內容的建軍方案。小站練兵摒棄了八旗、綠營和湘淮軍的舊制,注重武器裝備的近代化和標準化,強調實施新法訓練的嚴格性,成為中國近代陸軍的草創先河。
-
天津小站「稻」夢空間
海河以南、渤海灣畔,古老的南運河在此與田埂稻穀相遇,為天津小站鎮這一面積不足64平方公裡的土地,帶來了悠長的歷史澤養和富饒的農耕文明。小站地盤雖小,卻早早就聲名遠揚,19世紀末的「天津小站」是近代歐洲地圖上唯一被標註的「中國小鎮」,這裡更孕育了我國第一個糧食作物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
歡迎來到Sandyyyyy的分享小站!!!
大家好,這裡是Sandyyyyy,歡迎來到我的個人分享小站
-
小站雄起!又一個複合大盤亮相津南!和「稻米俠」做鄰居,下樓就能逛吃
,打響「百年天津看小站」的旅遊品牌。 政府文件裡,正式官宣了新的藍光文旅主題樂園項目正式落地小站鎮。 終於在這麼多年之後,又一個全新的大型文旅項目進駐,並有望和之前的小站練兵園、米立方海世界等,構成小站文旅板塊的「三叉戟」。
-
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
12月25日中午,我校與臺灣中華大學聯合組織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舉行了線上結業儀式。兩校50餘名師生代表相聚雲端、暢談收穫、共敘友情,結業儀式由中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師鍾益禾主持。至此,歷時兩個半月的2020「中國近代史實境教學」活動圓滿落幕。
-
小站教育堅守教育本質 學員「表白」小站老師
回首2018年,小站教育不僅收穫了上萬名學員,更在每一次出分日喜見學員通過考試的興奮。在感恩節前後,小站教育收到了很多學員們的「表白」。 在收穫一條條「表白」的背後,是小站教師團隊始終堅持的「教師觀」的支撐——讓知識與情感的傳遞更高效。小站教育每年發起的「五心」教師評選活動,讓這一「教師觀」實實在在地落地。小站教育定義的「五心」為真心、愛心、耐心、恆心、責任心。
-
甜蜜小站的堅守
渠舊火車站是目前鎮上唯一的火車站,這個四等小站依山而建、蔗地環繞,素有甜蜜小站之稱。今年51歲的甘強是土生土長的渠舊人,他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在渠舊在工作,30多年來,甘強先後在渠舊站當過扳道員、調車員、值班員等多個工作。因為業務能力強、為人熱情、好客友善,被同事和當地的老鄉親切的稱為「甜哥哥」。
-
集集小站
一個小站,便是一段歷史。隨著鐵路的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原有的火車設備,包括鐵道、站房,都在適應性地進行改造。但是,臺鐵的做法讓人基本滿意。建新的,還要想方設法保留一些舊的設施,後人不至於因新而不知舊,這樣才能把歷史的發展脈絡延續下去。 南投縣的集集火車站就是保留最好的小站之一。這座建於1922年的小站,站房採用純檜木建成,外形典雅古樸,加上近九十年的風吹日曬,越發顯得溫文爾雅。
-
「左公柳」與「小站米」
十九世紀下半葉左宗棠收復新疆,率他的楚軍來到西北大漠,深感氣候乾燥,環境惡劣,遂命令築路軍隊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帶和近城道旁遍栽楊樹、柳樹和沙棗樹,名曰道柳。凡所到之處,都要動員軍民植樹造林。後來人們便將左宗棠和部屬所植柳樹,稱為「左公柳」。
-
有個小站 叫玉山收費站
序言:一個小站高速人,三尺崗亭寫人生,四班運轉無晝夜,甘灑熱血獻青春。——江西省高速集團南昌東管理中心玉山收費站 小站,是高速人的心靈驛站,走進這裡的每個人,都能聞著家的的味道,感覺很愜意,很舒服!
-
記憶深處的小站
"這是一個鐵路線上的小站,只有慢車才停靠兩三分鐘,快車疾馳而過,旅客們甚至連站名都來不及看清楚。"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一篇課文,題目叫做巜小站》。是一篇看圖學文。 我那時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在當時的巴縣曾家鄉小學教了三年,覺得沒意思,便想換個環境。於是和一個叫做蘭英的小姑娘對調,回到家鄉土主小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