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記者 董怡虹 徐鳴慧 李穎
這兩天
上海一個8歲小學生「程式設計師」火了
就是他
暑假開始,名為「小學生Vita君」的
一位「小老師」通過視頻教學為大家傳授
編程軟體Swift Playgrounds的使用方法
目前,該系列視頻播放總量已破百萬
粉絲數迅速超過5萬
新民晚報記者聯繫上了Vita君的爸爸,
聊一聊他是如何開發出兒子的編程能力?
Vita君平時怎樣錄製出走紅B站教學視頻?
對於目前社會上的「編程熱」
他們一家又是怎麼看的?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全職爸爸的育兒經:
借鑑自身,走紅是機遇
Vita君的爸爸名叫周自恆,來自天津。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他,在家中二寶出生後,於2015年做起了全職奶爸。他表示,Vita君的編程啟蒙與自己的經歷有關。「7歲左右,我的表哥家有一臺中華學習機,內附basic語言系統,這是我接觸編程的契機。」周自恆回憶。從此他與計算機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步步地自學編程知識,初中時還參加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普及組,獲得了天津賽區第一名。
Vita君5歲半的時候,Swift Playgrounds才發布不久,這是一款適合初學者入門的編程軟體,父子倆就這麼開始搗鼓起來。「今年暑假,Vita君回天津的家住了一個多月,有一天他告訴我這款軟體的《學習編程1》模塊版本升級了,自己重新寫了一遍,而在這過程中,我發現他提出問題的角度與解決思路十分適合教學,這就有了網上的視頻。」周自恆說。
不過,錄視頻的「小老師」有了,剪輯與後期還得自己操心。周自恆表示,Vita君每次錄一期視頻需要1小時左右,而自己剪輯則需要花上約8小時,最新的一期視頻由於是受邀在上海的蘋果設計開發加速器錄製,Vita君現場有些緊張,錄製就花了2小時,自己更是用了10多個小時才剪輯成片。「除了我們自己的努力,如今在網上小有名氣也離不開網站對科普視頻的推廣,從許多網友的留言也可以發現,對編程的關注也促成了視頻點擊的飛漲。」周自恆說道。
編程父子的小建議:
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
生活中的Vita君十分調皮,甚至有些古靈精怪。Vita君的名字取自一款知名遊戲掌機「PSVita」,而Vita君對於錄視頻也是一種遊戲心態,「是我和爸爸一起在完成任務,一期視頻就是通過一個關卡。」Vita君專注著電子屏,記者的提問絲毫影響不了他。
「這段命令是控制磚塊的耐久,這裡可以調節磚塊顏色……」在涉及到編程問題時,「小老師」才顯示出興趣。周自恆介紹,由於兒子在讀小學2年級,其實對於在網上的走紅並沒有什麼實感,而他作為父親也不希望兒子感到自己正受到關注。
最近,Vita君正在備戰一場編程比賽,周自恆每晚都會給兒子提點複習,視頻教程的錄製更新也暫緩了。對於自己的教育方式,他認為模仿並不必要,每家還是要從自身實際出發,「我的微信微博都會收到家長們的留言,比如推薦書單,報哪家早教機構學編程,甚至還有直接問我開不開班的,我認為編程中的算法思維是未來一項重要的技能,對孩子是有益處,但術業有專攻,不必強求掌握或者精通,有些了解就行了,Vita君興趣在此所以專注這個,你的孩子興趣在哪裡,才應該往哪裡發展。」
對於這個「小學生程式設計師」
你怎麼看?
編輯 李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