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不斷說再見的年紀,尤其對80後、90後來說體驗更深。在經歷與QQ寵物、QQ音速說再見後,漂流瓶也暫時離開了這一代人的生活。
再見了,漂流瓶
11月30日晚間,微信派發布消息表示,經用戶投訴與媒體報導,微信官方發現仍然存在用戶利用漂流瓶等功能發布色情內容或色情招嫖廣告的情況。對此,微信團隊暫時下線微信漂流瓶和QQ郵箱漂流瓶相關服務,進行專項清理。
現在打開「漂流瓶」,要麼扔出去的瓶子有去無回,要麼只能撈撈海星、螃蟹、魚打發時間。隨著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能慢慢填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很多人可能對「漂流瓶」已經沒有太多印象,但它其實已經上線了8年有餘。
2010年9月28日QQ郵箱推出了「漂流瓶」,在國內網際網路創新的浪潮中,這個功能可謂大受歡迎。上線僅3天,用戶量突破100萬。半年後,用戶量突破1000萬。於是,2011年微信上線之時,「漂流瓶」也來到了微信。
對於初代網友來說,在瓶子裡寫下自己的心事,然後收到來自陌生人善意滿滿的安慰,不可謂是一件積極向上的事。這在曾經還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功能,卻不知何時演變成了今天這般充滿色情、搭訕、粗話連篇。
「僱傭兵」是壓死漂流瓶的最後一顆稻草嗎?
11月27日,《中青報》發布文章《藏在微信「漂流瓶」裡的「色情秘密」》,文章表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漂流瓶」功能,傳播色情內容,非法收取費用,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據《中青報》記者測試,如果在清晨或者夜晚「撿瓶子」,撿到包含有色情內容的「瓶子」概率則更高一些。當微信號性別為男性時,25個瓶子中有7個包含了色情信息,如「掃碼加看片群」的圖片、「8.2日最新高清資源」的相關網址連結、「30元一小時裸聊」等內容。
通過掃描微信「漂流瓶」廣告內容中的二維碼進群後,「群秘」更是鼓勵用戶拉好友進群,免費看片。有的甚至轉而將「看片群」改成「賭博群」。
如果說中青報的報導是微信下架「漂流瓶」的直接導火索,那麼「僱傭兵」則是引爆這個事件的關鍵。有網友曬出漂亮瓶的聊天記錄圖,男子在玩漂流瓶時假裝自己是僱傭兵,並聲稱自己明天就要上戰場,很可能回不來,企圖通過博取對方同情來騙取裸照。
這些聊天記錄轉而在百度貼吧引發熱討,從而引發全網「僱傭兵」的說法。虎撲網友更是戲稱,「僱傭兵」讓「漂流瓶」火了起來。只不過這個「火」是自燃之火。
「漂流瓶」涉嫌低俗色情早已為人所詬病,話術裡往往都暗藏著曖昧情色信息,而利用「漂流瓶」進行犯罪的案例也不少:
2015年6月至9月間,龐某某利用註冊的4個微信號,以投放微信「漂流瓶」方式對外宣傳銷售色情視頻,被判處拘役4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 2016年5月,董某某同吳某某、吳某二人通過QQ把自己包裝成漂亮女性,再通過微信漂流瓶尋找客戶,以女性身份和對方聊天談戀愛,從而騙取錢財。 2017年11月,嘉善的一個小夥通過微信「漂流瓶」功能認識了一個女朋友卻深陷詐騙團夥,該詐騙團夥的受害者涉及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新疆等全國十幾個省市,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
陌生人社交的未來
在網友的熱議中,我們看到評論區還出現了「搖一搖」「附近的人」兩個功能的身影,不少人說這兄弟倆估計也快了。作為微信陌生人社交入口三巨頭之二,「搖一搖」和「附近的人」似乎也並沒有百分百安全保證。
據介紹,「搖一搖」是微信的一種隨機交友應用,通過搖手機或點擊按鈕可以匹配到同一時段觸發該功能的用戶,從而增加用戶間的互動。這個2015年上線的入口,初心是為了給更多商家提供便捷連接用戶和精準近場服務的能力,只是隨著發展,陌生人社交的屬性讓這個功能開始出現偏差,比如越來越多的小廣告,甚至色情信息。
同樣是微信陌生人社交入口之一的「附近的人」,通過授權公開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搜索到附近的人也可以被附近的人搜索到,以此建立社交關係鏈。功能剛上線時,不少人出於好奇進入體驗,但隨著湧入的人慢慢增多,這一入口也開始變質。
當一個平臺出現了陌生人聚集地,部分心懷欲望的人也漸漸會被吸引過來,甚至被犯罪分子盯上,出現違法違規的產業鏈,以下的案例不過是冰山一角:
10月22日晚上,一名男子在鯉城公安分局浮橋派出所報警稱,他用微信搜索「附近的人」,觀看對方朋友圈色情視頻時跳出一個二維碼顯示需付費5元,他識別後發現關聯銀行卡被扣500元且視頻也看不了。 年初,廣東公安網警發現不法分子利用「群聊」「漂流瓶」「搖一搖」「附近的人」等功能發布淫穢色情推廣連結,引誘用戶付費觀看。至8月,廣東省公安機關成功打掉犯罪團夥11個,查處關停涉黃平臺、QQ群、微信群650餘個,凍結涉案資金2000萬餘元。 7月,長沙望城某涉黃窩點老闆通過「附近的人」添加男性,然後給對方發曖昧信息表示自己提供有償性服務。目前犯罪團夥已被抓獲。
可見,無論是「搖一搖」,還是「附近的人」,但凡和陌生人社交沾了邊,想要有完全純淨的天地是絕不可能的。不僅因為水至清則無魚,更因為這是人性。微信這種側重熟人社交的開放個入口也已經如此,那些專門做陌生人社交的平臺,如探探、陌陌,又會是怎麼樣呢?
2011年推出的陌陌,專注於LBS,定位是「中國開放式社交平臺」,但在發展過程中,其逐漸奠定了「約X神器」的地位,甚至有報導稱後來在陌陌上和女生普通的打招呼很難得到回應,不如直接發價碼等信息更有效。所以,陌陌曾在2015年被點名,罰款6萬元並向社會公開道歉。
顯然,陌生人社交存在風險,這一點毋庸置疑。陌生人社交更像是一個偽命題。那麼,對於微信下架「漂流瓶」,你是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探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