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的媽媽,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一篇文章

2020-09-14 蘭花教育

這篇文章將男孩的一生分為了0-6歲、6-14歲、14歲-成年三個主要的階段,並針對這個三個階段男孩的發育特點、父母在此階段的重要作用、養育時應該注意什麼等問題都進行科學的分析,並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雖然比較長,但還是建議家裡有男孩的媽媽能好好閱讀,因為這篇文章很可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當今,普遍而言,女孩子們比男孩學習更有動力,成績更好,工作努力,而很多男孩子學習差,沒有目標,和人關係處理不好,捲入打架爭端。


研究發現,15歲以後男孩因為各種原因(如意外、暴力、自殺等)早死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三倍。


但如果男孩子培養得當,他們可以成為非常棒的愛人、父親和工作夥伴,展現男性的美好一面:能幹、會照顧人和穩重。


那麼男孩子究竟如何成長的呢?我們父母在他們的成長中應該注意什麼呢?關注男孩成長的心理學家們把男孩的成長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0-6歲):溫柔幼年

這段時期裡雖然父親的角色也很重要,但男孩主要是媽媽的寶寶。他們需要很多的愛和安全感。


  • 發展特點:

男孩還是嬰兒時,他的需求和女孩沒有什麼區別,他需要和一個撫育他的人建立特殊的親密連接,這個撫育者往往是母親,母親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撫和擁抱。


父親這時候會和孩子玩一些讓他興奮的遊戲,比如拋高,舉高,騎肩上等,這些是母親一般不會做的。


男孩和女孩的區別開始慢慢出現,女孩子比男孩更會認臉,觸覺更敏銳


而男孩子生長的更快,從2、3歲開始玩的時候會佔用更多空間,喜歡使用物品,喜歡把積木搭高,而女孩子喜歡比較低的搭積木。


  • 父母的作用:

如果母親是男孩的主要撫育者,他會把母親當作親密關係和愛的學習榜樣。如果母親溫柔但堅定地設定規矩,不是用打罵或羞辱的方式,他會接受這些規矩而且進步很快。他知道媽媽愛他。


如果母親喜歡教他說話,他大腦的語言能力會發展更快,讓他更愛和人交往。


而缺乏與人交往的興趣或交流能力是很多男孩長大後的弱點,母親在男孩幼年期就可以彌補這一點。


如果母親經常情緒悲傷,對男孩缺乏關注,男孩的大腦就會發生改變,變成容易悲傷難過。如果母親總是生氣,打罵他,他會迷惑母親是否愛他,缺乏安全感。


所以母親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休息好,才能做好撫育孩子這項重要的工作。母親也需要被照顧,她才能照顧好孩子。



母親應該接受男孩愛冒險的天性。當男孩捉了一隻小蜥蜴或者用泥土堆了一團東西時,母親應該感到驕傲和快樂,而不是催他洗手換衣服。


父親可以逗他玩,和他假裝摔跤,同時是溫和的,也照料他,給他讀書,在他生病時照顧他。


小男孩就會知道:男人可以是讓人激動的、友好的、愛讀書的,也可以分擔家裡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任務。


  • 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於和母親分離,男孩會有更強的焦慮症,如果感覺被拋棄,他更容易關閉內心,不和外界交流。


如果可能,男孩在三歲前,最好由家人照顧,那種孩子很多,班級很大的託兒所或幼兒園特別不適合小男孩。


有分離焦慮症的男孩可能會在幼兒園表現的好動或者有攻擊性,大人們很可能會他貼標籤,說他好動愛打人,而這個標籤可能會一直跟隨他。


如果是由家人照顧或者是在只有幾個孩子的小型家庭式託兒所由有愛心的老師照顧,男孩會適應更好,分離焦慮症會降低。


三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和把他放在心裡特殊的位置的人度過幼年期。男孩們最早需要學到是親密、信任、溫暖、快樂和友善。


這些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會幫助他更平穩的度過容易衝動的青春期,平衡他愛冒險和愛競爭的天性。


  • 總結:

六歲之前,男孩和女孩沒有根本的區別。母親可以是主要的撫育者,但父親也可以承擔這個角色。


重要的是有一兩個關鍵的人愛他,在他的幼年期,把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這樣他會一生都有內在的安全感,他的大腦會獲得親密交流的技能,喜愛學習和互動。


第二個階段(6-14歲):學習男性的一面


大概在6歲左右,男孩會有一個大的轉變,他開始模仿超人、蝙蝠俠等這類的男性英雄的動作,喜歡揮槍舞棒,製造一大堆的噪聲(和麻煩),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很粘父親,如果父親缺位,那麼他會粘身邊的其它成年男性,向他學習,模仿他。


如果得不到父親的注意和關懷,很多男孩開始出現行為問題,如打架、具有攻擊性、在學校不服管教等。


  • 父母的作用


母親:


雖然男孩開始粘爸爸,但不意味著母親就不重要了。社會對於男性的要求通常是堅毅頑強,其實能夠勇於面對內心情感,有溫柔、愛心一面的男性人格更完善,婚姻和人際關係更加協調。


母親應該讓男孩知道她一直會支持他愛他,男孩還可以和母親很親密,保持柔軟的內心。


有的父親抱怨兒子和媽媽太親了,其實不是妻子做的太多,而是他和兒子的互動太少。如果父親懷著抱怨的態度或者對兒子期待太高,只會把兒子推得更遠。


如果母親為了讓男孩堅強,突然疏離他。男孩為了壓抑悲傷,會關閉自己原本和母親相通的一面:愛意和溫柔,因為這些情感不再得到母親的回應。


這樣的男孩長大後往往人際關係僵硬,感情單調。所以母親們,不論你的兒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你都可以多多擁抱他。


父親:


雖然6-14歲的男孩依然依戀媽媽,但他的興趣已經改變了,他更加專注於男性角色能夠給予他的東西。相比母親,他們更注意父親說的話,更願意向父親學習。


6-14歲這短短幾年是父親影響兒子的最寶貴的時機,父親這段時間應該花更多時間和兒子在一起,如果父親缺位,那麼男孩會轉向尋找其他能夠教導他的男性。


很可惜在當今的學校裡男教師越來越少,很多男孩只能在年長一些的同伴中吸取力量,所以在學校中會有男孩的小團體甚至幫派。


沒有年長、值得尊敬的男性的引導,這些同齡人的團體在混亂中探尋方向,接觸如暴力、過早的對性的認識、吸菸等不良影響。



父親這時需要真正承擔父親的角色,深入兒子的生活,扶持他的成長,在人際關係、品格力量、家庭婚姻、價值導向等方面做兒子的模範,成為兒子和成年男性世界之間的橋梁。


下面一些基本的為父之道,可以供工作繁忙的父親一些參考:


1、擠出時間

這是做父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你一周工作50-60小時,你很難成為好父親。如果你的兒子在生活中出現了問題,那麼是你的責任。父親應該拿出時間和兒子玩耍歡笑、教導兒子。


2、表達你的感情

男孩子喜歡擁抱、玩耍、摔跤,但父親們也通過讀書、講故事、並坐聊天、和聽音樂等安靜一點的活動和兒子建立感情聯繫,要真誠的誇讚孩子的聰慧、努力或者創意。

有些爸爸害怕這些會讓兒子娘娘腔,但事實恰恰相反,很多同性戀因為缺乏父愛而尋找與其他男性的親密感情。


3、放鬆一點

不要僅僅出於壓力或者責任感去和兒子在一起。享受和兒子在一起的時間,選擇你們兩個人都喜歡的活動,不要把和親子時間變成學習時間,降低對兒子的壓力,逐步教會孩子你的技能,和孩子一起體會體育運動、遠足、種植等等活動的快樂。


4、也要做嚴父

有些父親喜歡做輕鬆的慈父,把難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分擔家務、監督作業、為孩子做出選擇等交給妻子。


有些妻子半開玩笑的說:我有兩個兒子,其中一個是我的丈夫。不要讓你的妻子陷入這樣的境地,不僅僅做孩子的朋友,還要和妻子分擔養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


  • 需要注意的地方:

6-14歲的男孩會面臨幼兒期沒有碰過的問題,如霸凌、歧視、同齡人和社會過早帶來的性信息等,需要父母密切關注這些問題的表徵。


比如在學校受到霸凌的男孩會有不想上學、缺乏同學朋友、零花錢丟失等現象。而另一個普遍的問題是男孩在這段時間的心智成熟度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儘早入學,好搶先一步,其實男孩如果晚一年上學,才會和女孩同學旗鼓相當,才能比較自信順利的學習和適應學校生活。

  • 總結:

男孩6-14歲是父親為之奠定男性基礎的寶貴時期,再忙的父親在這幾年也應該擠出時間多關注兒子,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夏夜散步、和兒子聊聊自己的成長過程、一起打球、拍拍兒子的肩膀告訴他他很棒。這些美好的記憶會滋養男孩,伴隨他的成長。


第三個階段(14歲-成年):後退一步幫助成年


  • 成年的定義:

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從14歲到成年的過程順理成章的就是好好學習,多發展課外特長,進入理想的大學,然後找到體面工作。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包括我自己。


但直到最近這兩年,在面臨職業、家庭、環境的很多變化時,在失敗和嘗試、辛苦和快樂中,我才明白:我以前的自尊、驕傲、對自身身份的確認很大程度來自於我的技能、學位和工作。


我的安全感來自於和家人、丈夫的關係,我對別人的判斷更多基於他的學位和職業,我從未真正關注過我社會階層之外的人,我也從未真正後悔過自己的過失和給別人帶來的傷害。


我才意識到:如果沒有自給自足的心靈,如果愛只保留給自己,如果總是沾沾自喜的點數一些物質的收穫,我離成年還遠。


真正成年的人有自己的原則、有跌倒了爬起來的勇氣、有不役與外物的能力、有對朋友和家人的愛。


這樣的成年人能面對家庭的矛盾、處理自身健康的問題、面對經濟環境的改變和職場技能更替的挑戰,他對自身的認同、和家人的關係和幸福感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輕易改變。


所以在孩子14歲到成年的這段時間,我們的目標不應該是名牌大學,而是如何培養他成年,我們要做的應該與男孩的前面兩個發展階段相反:繼續愛他,但要後退一步,讓他接觸外界的優秀的人,給他更廣闊的視野,給他幫助別人的機會,給他做決定和承擔責任的經驗。


  • 男孩在14歲到成年期間的發展特點:


1、思考


男孩在這段時間裡發育的重心其實在於他的頭腦。可以說青春期是男孩開始思考的年紀,他開始抽象思維,開始批判、分析自己、他人和他身邊的世界。


青春期的男孩經常說這樣的話:「我父母總是說他們支持我,但他們不讓我去探索真正的自我」、「我愛我爸爸,但他說話會有種族歧視」、「我媽媽人很好,但她總是讓別人左右她」等等。


他開始有沉默獨處的時候,用來思考、吸收、理清自己的感受,分析生活中事件的意義。父母們這時要相信我們在他幼年奠定的基礎,要信任他。


2、多變


青春期的男孩是多變的,容易情緒化。為了探索自我,他會嘗試不同的行為方式,他可能會一時很自信,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時又憂鬱害羞。


一會像個學究型,一會像個嬉皮士。父母們有時會很不喜歡他的一些言行,比如染頭髮、帶耳環、批判別人等,但只要我們記得一點,就可以平靜的對待他,與他溝通.他的行為不是針對我們的,不是故意讓我們難堪生氣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這個世界,或者通過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們接納。


3、從否定到肯定


Between Form and Freedom一書指出, 青春期的發展有兩個階段,從13歲到16歲左右(大概就是高中階段),男孩子們帶著美好的希翼去探索世界,他們期待發現真善美,但卻失望的發現醜陋、不公和人性的缺點。


他們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態度,他們對事情的批判會毫不留情、犀利準確。但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大概是進入大學後),男孩們從希望破滅到接受現實,希望改變現實中的不公,開始期待新生活。



4、精力旺盛


這段時間裡,男孩的荷爾蒙會是幼年期的800倍,身體飛速發育,很多男孩整天坐立不安,打球跑步等成了他們最喜歡的事情。


所有的男孩這時都應該有體育活動,父母們應該幫助他尋找適合自己的活動。雖然籃球、足球等非常盛行,但不是所有的男孩都喜歡或適合團體運動,內向一點的孩子可以練習遊泳、自行車、摔跤等個體運動。


  • 父母的角色:

1、存在的問題


在這個階段,男孩的荷爾蒙和身體發育推動男孩進入成年人的角色,他們渴求更多精神層面的互動,希望能夠追隨激情和夢想。


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只是給了男孩們更多的課業。那些讓父母恐懼的事情比如吸毒、犯罪、醉酒等往往是因為男孩找不到可以追求光榮和實現英雄夢的途徑,他們看著廣漠的社會,找不到可以信仰和跟隨的人。


2、建立溝通的基礎


父母要做的不是關注於男孩這時讓你煩惱的表面問題,如染髮、肥腿褲等。我們要透過這些表面,去發現男孩內心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在男孩們抱怨的話裡,理解他們的正面述求。


比如「爸爸,你總是不理解我」,是否意味著他其實需要你的支持和認可?「我恨你!」是否是表達他感到受傷? 「我找什麼樣的女朋友不關你的事」是否意味著「我需要隱私,我需要更好的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3、避免過度關注


現代父母往往過度關注孩子的成功,他們為孩子聘請昂貴的私教,送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和比賽,拼命把孩子往名牌大學裡推,幫助孩子選擇研究生學院,甚至幫助孩子投遞簡歷。


這種過度關注不僅限制孩子成為獨立的人,而且人為的把孩子的發展劃定了一個框框,限制孩子發展的可能性和孩子的想像力,甚至導致孩子抑鬱和焦慮。


2011年田納西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來自富裕家庭的青春期孩子的抑鬱和焦慮比例和在監獄中的少年犯接近。這應該警醒我們過度關注的家長們。



4、舉辦一場成人儀式


我們無論怎樣希望孩子避免犯錯誤,或者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把他們扶起來,讓他們重新振作,我們無法替代他們去感受悲傷、失望和痛苦。


而不經過彎路和錯誤,男孩無法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習得勇氣和堅持。我們能做的是為他們提供成長的機會,接受更多優秀的成年人的輔導,邁向成年。


家庭可以在男孩一定的年齡,舉行小小的儀式,宣布他將成年,告訴他成年人的責任和對他的期許,討論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如性、交友問題、飲酒等。


另一重要部分是為他尋找一位或幾位導師,比如一位體育教練、教會的領袖、叔伯等。


導師願意關注他成長、願意輔導引領他、給他提出挑戰、關心他不要犯致命錯誤,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家庭結成導師小組,爸爸們或者叔叔們會定期帶男孩們去遠足野營,分享成長的經驗,討論一些問題,回答男孩們的疑問,每一個男孩都會有一個男人代表他、捍衛他、提升他。


  • 總結:

在14歲到成年的階段,男孩漸漸脫離家庭,渴望成為更好更獨立的人。我們父母需要把視線超越上大學這個門檻,關注成年的真正意義,為他尋求可以輔導引領他的優秀成年人,給他獨立發展的空間和經驗。


真正好的教育,都是拼父母的!而父母的言傳身教裡,藏著他10年後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家有男孩的媽媽,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一篇文章
    家有男孩,很多父母都會盼其成人成才,將來做個優秀的人。但其實,你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未來發展如何,一定程度上要看他人生領路人的高度。恰如《養育男孩》中說:「男孩成長為堅韌、有責任感的男人,需要堅定、友善的領路人。父母要為兒子揚起生命的風帆,開闢精彩的人生航程。」以下這四種品質,就需要家長們精心為孩子培養。
  • 家有男孩的父母,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一篇文章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這個社會對男性的要求都更苛刻一些,所以,對於家中有男孩的父母來講,想把孩子培養成才,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這篇文章將男孩的一生分為了0-6歲、6-14歲、14歲-成年三個主要的階段,並針對這個三個階段男孩的發育特點、父母在此階段的重要作用、養育時應該注意什麼等問題都進行科學的分析,並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請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這是冰心老人的話,對我影響很大。兒子剛會走路時,我就把他送到家住農村的外婆家裡。夏天,兒子在沙子堆裡捉蟲子,在樹下捉螞蟻,赤著腳在田埂上跑,整天髒得像個泥猴子,被蚊子咬得渾身是包,滿身的痱子,但他快樂得像小鳥一樣。
  • 家有男孩,媽媽要避免做這3件事,才能助力男孩健康成長
    雖然我家是女孩,但據我觀察,家有男孩的媽媽與孩子的相處方式,確實與女孩的相處方式不一樣,家有女孩的媽媽,因為都是同性,所以雖然是小孩子,但相處起來一定程度上能理解對方的某些行為。
  • 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
    導讀: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你有3-12歲的孩子,這是你最不該錯過的文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百樹雲課堂」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曾經有人說,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你腳下的路將很長很長。我的理解是:男孩子就像一株小樹,需要自然地成長,做媽媽的需要知道什麼時候澆澆水、松鬆土,給予養分和足夠的空間,才能期待小樹自然舒展地成長,長成高大挺拔、鬱鬱蔥蔥的參天大樹。
  • 家有男孩,媽媽可以「懶」一點
    導讀:家有男孩,媽媽可以「懶」一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男孩,媽媽可以「懶」一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我要去吃飯,過來幫媽媽安排菜。」
  • 養廢一個男孩,其實很簡單!家有男孩的不要錯過,值得思考
    要養廢一個男孩,最快的方法就是使勁兒寵他22歲的晨宇,小時候父母離異,全家人對其都有一種補償心理,有求必應。奶奶總是將最好的留給孫子,絕不讓孫子受半點委屈。有一次,5歲的外孫女吃了一片晨宇的麵包片,奶奶不顧自己的老寒腿和外面的鵝毛大雪,二話沒說起身就出去又買了3袋。因為老人家的觀點是:孫子的東西,誰也不能碰。父母在經濟上,也是對晨宇盡力滿足。
  • 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
    導讀: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為什麼男孩總是那麼調皮,而女孩卻更安靜?
  • 13歲男孩親筆信:這才是未成年人該有的樣子!讓無數媽媽淚目
    他的媽媽在5年前被確診為絨癌,從那時開始,這個小小的男孩就成為了媽媽最暖心的支柱:幫媽媽抓藥,給媽媽按摩,還寫詩、寫信、畫畫鼓勵與病魔抗爭的媽媽,讓她開心。因為藥物反應的原因,媽媽的外貌上有了變化,男孩卻依然逢人就誇媽媽的美。
  • 家有男孩,怎麼養不會後悔?你不在意的那些事,都讓孩子買了單
    PS:因為筆者家裡是個男孩,所以存了點私心,這一篇先講述如何養育男孩,下一篇咱們就講女孩。敬請關注! 01下面說回正題,男孩和女孩究竟有哪些不同,需要我們特殊對待?當然男孩一生,體內睪丸素的水平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同的年齡段,男孩的身體和心理特徵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部分內容實在太多了,如果大家感興趣,以後我另起一篇單獨說吧。
  •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家有男孩的可要重視
    導讀: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家有男孩的可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媽媽,方向感來自於爸爸,家有男孩的可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男孩》了解你家男孩,男孩成長中這3點值得關注
    當然,《養育男孩》也會教會你如何做一名好父親。當我看完這本書,關上書本的最後一頁的那一刻,我感慨良多,更加確信自己沒有選錯,它將是我和孩子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這可不僅僅是因為媽媽可以為他提供母乳,更多的原因是媽媽懷抱讓他感受到溫暖和親切以及足夠的安全感。母愛的光輝使我們成為最適合照顧和陪伴孩子的人。
  • 別打開,這是一篇騙你生孩子的文章!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兒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每當我讀起這首詩心裡總會無限感慨和感動曾幾何時,總覺得女人這輩子太累十月懷胎之苦、生產之痛肩扛工作
  • 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
    導讀: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教出的男孩「不硬氣」,別不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男孩最愛的繪本TOP 8
    如果你家有男孩兒,而孩子又沒有看過這個繪本,那麼做爸媽的應該去面壁反思下(3歲以下的先不用急著反思)。如果你家孩子只看過繪本而沒看過電影,那就趕緊晚上回去陪孩子一起看看!TOP 2:《大衛,不可以》上榜理由:大衛身上有所有男孩兒的影子這本書真不想再繼續介紹了,因為已經被大家推薦到泛濫的程度了!沒看過的趕緊去找來看看吧!
  • 男孩究竟有多隨媽媽,其中這三個特徵是最明顯的,你都中了幾個?
    導讀:男孩究竟有多隨媽媽,其中這三個特徵是最明顯的,你都中了幾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男孩究竟有多隨媽媽,其中這三個特徵是最明顯的,你都中了幾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篇文章,帶你看懂腫泡眼該怎麼辦
    -  你有沒有因為腫眼泡而苦惱過?感覺它們不夠好看,但還沒想好要不要一刀去割掉它們?  -  如果你是腫眼泡,相信這篇文章會幫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眼睛,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變美方式!    -  眶隔脂肪不僅存在於上眼皮,它幾乎在包含著整個眼眶,你的眼睛不乾癟、不深陷,都要感謝脂肪。
  • 兒子像媽才有福?看看媽媽最容易遺傳給男孩的特徵,你家是這樣嗎
    周末的時候去堂姐家吃飯,和堂姐一起帶著5歲的小侄子出門去超市購物。路上正好遇到了,原先老家的一個親戚,看到活潑可愛的小侄子,親戚詫異的說道:這孩子和青青(堂姐)長得就好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兒子像媽是有福氣的一種表現。孩子將來長大了,一定也是一個有福之人。這樣的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嗎?
  • 孩子的說明書丨男孩太皮不聽話,讀了這篇文章就懂了
    有男寶或準備再要男寶的媽媽一定要看這篇文章,很長但很重要。男孩的家長諮詢的問題比較多,比如:上課做小動作、說話、愛動、注意力不集中、字寫的差、背課文難,喜歡看漫畫書,愛看電視,愛上網玩遊戲等等。——這是由於我們不了解我們的男孩,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