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科目自選、加分政策……快給你身邊的考生看看2017年高考的變化

2021-02-24 央視新聞

近期,全國已有包括北京、安徽、上海、重慶等20餘省份相繼公布了2017年高考報名時間和相關政策。據悉,新的隨遷子女的報名標準、高考加分政策以及部分省市高考科目的變更等內容都將在2017年的高考中體現。

多地明確隨遷子女報名標準

高考報名時間公布後,各地針對隨遷子女的高考報名門檻也隨之揭曉。包括黑龍江、遼寧在內的多個省份均針對學生學籍以及父母合法職業、穩定住所做出規定。

黑龍江規定,非本省戶籍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參加高考報名,須具有本省高中學籍且高級中學階段在本省連續實際就讀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遼寧也規定,在省內高中階段有三年學籍,並有完整學習經歷(須具有該省高中階段學校初始註冊學籍)。父母在該省具有合法穩定職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

此外,陝西還對隨遷子女父母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提出要求。外省來陝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陝西戶籍在陝就業人員隨遷子女申請在陝報名參加高考者,除具備基本條件外,截至高考當年8月31日,本人的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應持陝西省居住證3年以上,並按照國家規定在陝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年以上(含3年)。

相較其他省份,北京的規定更為嚴格。根據《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報名工作通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只能參加高等職業學校招生考試。

不過,也有一些省份的隨遷子女報考政策較為寬鬆。例如,甘肅規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具有甘肅省高中連續三年完整學籍並實際就讀的,可在甘肅省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北京重慶等地調整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報名的同時,一些考生也著手申報照顧性加分。不過,從2017年高考來看,部分省份的照顧性加分項目呈縮減趨勢。

在北京,明年高考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有所收緊。根據《2016年北京市高考照顧加分政策規定》,少數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5分向高校提供檔案,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該政策僅適用於北京市屬高等學校招生錄取。不過,從2017年起,少數民族考生加分範圍調整為「從邊疆、山區、牧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轉學到本市就讀的少數民族考生」,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北京市屬高校招生錄取。

在山東,同樣也調整了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根據報導,從2017年起,山東取消「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項目。

此外,重慶的高考加分項目也有所調整。重慶規定,到2017年,取消農村獨生女、三峽庫區搬遷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顧政策。

不過,多數省份的高考加分項目基本不變,仍和去年一致。諸如,少數民族、烈士子女、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等將繼續獲得照顧性加分。

高考改革 浙江上海實行「3+3」科目

作為國家確定的新高考首批試點地區,浙江和上海的2017年高考將採取3+3的新模式進行考試和錄取。與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考生還在備考不同,對於浙江和上海的高三同學來說,新高考的前哨戰已經提前打響。

以浙江為例,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考試科目變更為「3+3」,前一個「3」,指的是語數外三門必考科目,後一個「3」是指考生可以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這7門中任選3門,簡稱為選考科目。

不再「一考定終身」 壓力與機會同步增長

新高考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改變了考試的時間和次數,也就是不再一考定終身。除了語文和數學,其他計入高考成績的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在參加完一次考試後,如果對成績不滿意,可以再考一次。截至今年10月,浙江所有高三考生都至少完成了一次選考。

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每個科目劃分為21個等級。以物理科目為例,一次選考中,成績排名前1%的學生等級為1,在高考計分中對應的是滿分100分,接下來排名前2%的學生等級為2,在高考計分中是97分,以此類推。除了選考,新高考中還包括「學考」,相當於傳統高中的「會考」。這類考試也有至少兩次考試機會,成績最終劃分為ABCDE5個等級。由於「學考」成績會和一些學校或者某些專業的錄取要求掛鈎,很多學生都不敢掉以輕心。

雖然「一考定終身」成為了歷史,很多考生不用擔心一次考試失常就影響整個人生的前程,但這種考試方式對學生和老師是減壓還是增壓,卻還並不好說。

杭州第二中學副校長陳鈞表示,考兩次的初始設想是希望學生多一次機會,但在高中3年時間中,考試的時間佔比會比以前更大。例如,以前的高考僅僅3天,而現在,兩次選考佔去6天,考語文數學佔去1天,英語第2次考試佔去半天,一共涉及到8天。

杭州第二中學高三學生鄭荇說:「如今,每一次考試都要全力準備,每一次都有一種很緊張的感覺,這種緊張的次數太多的話,心裡就會有壓力,導致狀態欠佳。」


對於老師來說,學生每經歷一次選考科目考試,老師都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調整教學計劃,各科課程在教學節奏上的變化也為老師的教學加大了難度。此外,在考試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選考科目的部分老師會面臨無課可帶,沒有課時津貼可拿的境地,這也一定程度上為老師帶來了壓力。


監製/朱曉陽  主編/張天宇

編輯/蔣安琪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焦點 | 2017高考的「加分政策」 已經確定,看看內蒙古考生都有那些加分項目?
    那麼,你可以得到哪些「加分項」?你有沒有在優惠行列當中?今年的政策和往年相比有何不同?  自主招生信息平臺為各位考生和家長整理了《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加分政策匯總》,快來看看這篇關係到你人生大事的文章吧! 除去新疆等地較為特殊的50分優惠,20分優惠可謂高考加分中的最高福利了。
  • 【關注】高考政策改!改!改!(內有廣西考生加分政策)
    還記得你當年的高考考試科目嗎?文科考語數外政史地,理科考語數外理化生,背朝代更替表、化學元素周期的晚自習不要太充實哦!不管你是否偏科,高考來了,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今後不一樣啦,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3月7日首度解讀廣東高考改革方案,「廣東版」高考改革方案確定,統一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同時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 2017年新疆高考取消雙語班考生普遍性照顧加分政策
    2017年新疆高考取消雙語班考生普遍性照顧加分政策 2017-04-14 09:42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廣西高考:2020年高考延期,加分政策也變了
    2020年,因為疫情,公考、國考、高考等考試時間都有變化,時間在變,政策也跟著在變。高考作為每年參與人數最多、熱度最高、討論量最高的考試之一,其政策變化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高考政策中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變化。
  • 2021河北省高考政策將變,考生和家長需了解,看看都有哪些變化
    其實國內高考政策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大的變化了,考生們已經很熟悉現在高考模式,但是現行的高考政策確實存在很多弊端,學校為了提升升學率和考生成績大搞應試教育,甚至很多地方的高中在高一就進行劃分文理科,這樣雖然能提高學生的高考成績,但也忽略了學生對其他高中科目的不重視。
  • 高考報名啟動,多地更新加分政策,涉歸僑、華僑子女等考生
    近期,不少地區的高三學生都在經歷一件人生大事——高考報名。今年高考報名,不少地區都強調嚴格審查考生報名資格,例如審核考生的畢業學校、應往屆屬性,嚴防「高考移民」等。此外,由於高考改革探索,一些地區明年的高考將出現新變化。資料圖:2020年7月,廣西南寧沛鴻民族中學內,高三學生乘坐高考專車前往考點。
  • 2017高考報名啟動 少數民族考生加分政策有所「收緊」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天8時起至12日20時,2017年北京高考啟動網上報名,符合報考條件的京籍考生,需在網上提交報名申請。記者了解到,考生在這一階段報名時,需要在報名系統中自行設置密碼。此外,少數民族群體加分今年有所「收緊」。
  • 教育關注 | 教育部考試中心,首次公開2018年高考命題導向!(附:各省份考試/錄取政策最新變化)
    相較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高考將執行全國統一的考試時間,語文、數學、外語和綜合科目使用全國卷,由省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卷。二、文學編導類全省統考與過去相比,變化最大的一點就是文學編導類專業將實行全省統考,之前考生在省內各高校間來回奔波的情況將大大減少。
  • 臨近高考,看看防城港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
    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因為疫情的影響,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推遲到2020年7月7日至8日。對於這屆高考考生也是特殊的一年,不到三個月就要高考了,我們梳理一下防城港2020年高考加分政策。
  • 高考報名啟動,多地「三僑生」高考加分政策有調整!
    這些地方的高考將有新變化對一些地區而言,2021年高考將有不少變化。在2021年的高考中,江蘇、湖北、福建、遼寧、廣東、重慶、河北、湖南等8個省份將會啟動新的高考政策。在報名方式上,根據遼寧省招考辦發布的說明,2021年高考,遼寧省首次將高考報名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成績相關聯,首選考試科目對應的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報名參加統一高考,僅可報名參加單考單招考試。
  • 2020高考:「加分政策」,最高可加20分,考生必看
    2020高考報考人數再破「千萬」,同期增長40萬有人感嘆說「原來不高考的6月7號和6月八號竟然是不下雨的。」據悉雖然今年有疫情影響但是報考人數比2019年還是增長了40萬,也就是說今年高考的學子達到了1071萬人次。
  • 今年高考兩天倒計時,多地加分政策有變化
    今天距離2020年高考還有2天,疫情背景下舉行的高考,家長和考生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今年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一起來了解:數據看變化和往年的高考相比,今年高考,考生和家長最關注什麼?哪些專業會成為考生選擇的熱門專業?日前,《百度2020年高考搜索大數據報告》公布,通過大數據了解一下↓↓↓■ 「高考」相關內容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上漲248%報告顯示,今年「高考」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創下近5年新高,較去年同期上漲高達248%。
  • 2020年遼寧高考加分政策新出爐,考生要注意,部分政策將取消
    目前,遼寧省高考對於考生的加分政策,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各大高校招生制度上面的缺陷來制定的,由於高考的加分政策有著不公平現象,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們都知道,在高考中,考試成績多出1分,就能夠壓倒1000人,何況如今又有了高考加分政策,最少也能加4分,這相當於一下就超過了4000人,這對於大多數考生都是不公平的。現如今遼寧省高考的加分政策又有新規定,部分加分政策自2023年起將取消,不再施行加分政策。
  • 8個省即將取消部分高考加分,你能否能趕上最後的加分政策?
    自2022年起,取消「僑眷、港澳同胞及其眷屬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少數民族考生」兩項地方性加分項目。2020、2021年符合條件的高考考生仍具有加分資格,加分分值為5分,僅適用於我省省屬高校招生。 全國31個省份自治區,隨著新高考的開展,加分政策會越來越少,但是會有一些其他的機會,如綜合評價等。綜合素質評價的考察,不僅看考生的分數,還要看考生平時的表現,如身體素質、社會公益、競賽成績等。
  • 2020年「新中考」政策實施,這幾個變化考生需關注
    2020年,全面實施新高考政策,從2019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來看,全國各地的中考也在慢慢改革。在近幾天國家教育部教育考試中心頒布的《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改革指導意見》來看,不僅要對高考進行深入的改革,中考改革也勢在必行!可以說接下來的中考改革力度非常大,與之前的中考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此次中考改革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一起隨小編去看看。
  • 2018年廣西高考有哪些項目是可以加分的?加分政策是怎麼樣的?
    全國範圍內很多省份的的加分項目都取消了很多,也就是說將會有更少的考生會在高考中無法在高考中獲得額外加分。因此有很考生詢問2018年廣西高考有哪些項目是可以加分的,加分政策又是怎麼樣的呢?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高考加分的資格呢?或者是滿足那些條件你就可以加分呢?下面是廣西高考加分項目和政策的具體內容。
  • 多地將取消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此外,湖南、廣西、海南、貴州等多省也對「少數民族考生加分」項目予以規範,降低加分分值或實行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年限三重認定。2017年,山東取消了少數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  近年來,各省對全國和地方性高考加分項目進一步「收緊」。
  • 安徽高考加分政策調整,取消2項,保留4項,家長考生關注
    對於高中學子和家長而言,高考政策的變動時時刻刻都牽動著大家的心,畢竟這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高考分數除了常規的高考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加分項,部分符合條件的考生可以在高考中獲得對應的加分,這些加分在最終錄取時會得以體現。
  • 安徽高考加分政策調整,取消2項,保留4項,家長考生關注
    對於高中學子和家長而言,高考政策的變動時時刻刻都牽動著大家的心,畢竟這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高考分數除了常規的高考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加分項,部分符合條件的考生可以在高考中獲得對應的加分,這些加分在最終錄取時會得以體現。
  • 遼寧高考加分政策有變
    1月21日,遼寧省教育廳等五部門印發了《遼寧省進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遼寧將遵循「從嚴控制、嚴格程序、規範管理、確保公平」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政策,進一步減少加分項目,降低加分分值,逐步取消地方性加分政策,加強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公示,進一步促進公平公正。